《在路上》
那个背着麦草的妇人
在麦草的前面
麦草
在妇人的后面
而我
在妇人和麦草的后面
《杀猪》
那时在乡下,杀猪是一件
畅快的事。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
才会做这件事
全村的人们都围着这头猪
给它准备好桌子,烧好滚烫的热水
然后谁开始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猪发出了一声疼痛的叫
胆大的一直望着,胆小的闭上眼睛
不忍心的就转过脸去
但又会很快把目光集中在它的身上
没有人不想得到一块好肉
没有人不想过一个嘴边沾满油水的年
他们那种内心的畅快、脸上的笑容
足以覆盖 猪的撕心裂肺
6月7日
《三人行》
那天,我独自逛公园
看见了两个男的和一个女的
贴着墙边的草地行走
他们走得很慢,有说有笑的
那个女的被两个男的夹在中间
她的身高于他们很不协调
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别扭
但他们好象又很和谐
这让想起了三种可能:
第一种:他们有一个男的和她是情侣
另一个是他们的灯泡
第二种:他们只是普通朋友关系
大家一起出来散散步的
最后一种:那个女的肯定是一双脚踏两只船
而且男的都同意。以至,从他们后面看去
那个女的像被两根大腿紧经夹住
《爱情之远》
具体地说
我们是同床异梦
再具体一些
就像苹果挨着梨
《倾斜的夜晚》
你一定会想起
乡下那个闪电的夜晚
许多事物反复出现
也反复消失
它包括:一条狭窄的土路
路旁一间用木头支着墙面的房子
房前一座刚堆不久的草垛
和一些还未割完的麦子
那个夜晚,我给你打的电话
信号断断续续
就像雨被闪电多次辟出缝隙
它的声音却无比完整
6月17日
《白月光》
月光是夜的,月光是你的
安静地过滤着草的呼吸
月光是大地的,月光是睡梦的
无数只手在白床单下扶摸着女人的肌肤
但月光不是我的,月光是白的
浮在水面上,白得接近虚无
《 孤独书》
一年的雪又落了下来
冬天,在我拥有的小小孤寂里
有一盆火在跳跃
从我的窗口看到的夜晚
单一而简朴,每天晚上
我都会用这样的煤
反复地生火 生成身体的炎症
而我只想藉此等来
一个抖落了轻雪来造访我的人
《那个在地头睡着的人》
那个躺在地头睡着的人
身边放着一把铁掀
午后的阳光很暖,偶尔有风吹过
地里高低不平的土块
他安静地睡着了,脸上皱纹
像一个人在梦里
扛着铁掀
去了很多没去过的地方
[此贴子已经被凤舞九天于2008-7-12 21:13:02编辑过]
孤独书不错
二三两首语言繁了,诗味淡了
这一组整体而言,都是些小感想。感情投入不多。 诗思也不够深入
这些也可以作为素材来积累。
重新构思一下会写得更好的。
《爱情之远》《倾斜的夜晚》《 孤独书》三首诗意盎然。
其余感觉淡了一些。
喜欢作者这种自然朴实老到的语言。
几知 21:36:07
野渡无人(513350912) 20:34:48
下面我先转发几知的《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那些低贱的草》,请参加讨论的朋友还是按照惯例,先总述自己的看法,然后就有分岐的地方展开讨论
野渡无人(513350912) 20:35:15
《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那些低贱的草》
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沂河淌上
那些低贱的草
那些有名字或没有名字的
能够喂牛羊又可以做药的草
那些被人保护又遭人砍伐
当柴烧的草
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沂河淌上
那些低贱的草
那些秋天以后就无法生长的
只能沉默又不愿透出内心一点点苦的草
那些风吹就会低头去覆盖大地的草
它们多次低贱地覆盖在我的思想里
平息了多少无知的欲望
无论是上升的回忆还是下沉的悲伤
都让我不寂寞,也不喧嚣
经天(573056955) 20:42:15
思想性很强 刻画的很有深度
曾是刀客(113034381) 20:44:41
“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沂河淌上
那些低贱的草”这一句诗的两次重复,在整体格式简朴的这首诗歌里,不仅有着反复咏叹的旋律感,而且和草本生生不息的生命形式暗合,在形式上强化了诗意蕴含的感染力
经天(573056955) 20:45:36
感觉收尾快了点 能部能写点再长的 那样能把情感表现的更丰富些
青牛之惑(348557322) 20:52:49
诗者以舒缓的笔致,委婉的风格,咏叹调般的形式特点,娓娓抒发着内心深处的一种简单的情感。这种情感如草般,简单、低贱但不贫穷。从全诗看,草有所指,喻意确定,它象征着一种微弱而顽强的精神。其实,草何尝不是一种“树”呢?一种与世无争的有志之树?
曾是刀客(113034381) 20:54:11
我觉得这首诗还是偏重于传统的咏叹格调,自然景色的描绘紧随着内心的情绪被赋予象征意义,然后随即归结出其诗意目的,而非通过“确定一个方向,沿一系列偶然事件进程的展开,最后以对生活的澄清而结束”——这一个呈现体验和经验的现代表现技法逻辑进程完成诗歌,所以温经天会提出“感觉收尾快了点”,呵呵
野渡无人(513350912) 20:55:01
这是一首表达上比较朴拙的诗歌,全诗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有着近于天然的坦露感,叙述简洁而递进清晰,诗意的提取的自然生发,在不动声色的平稳推进实现情感和思想的双重抵达体现了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
经天(573056955) 20:55:40
表达形式传统了些 但整体看仍为佳作
曾是刀客(113034381) 20:56:22
恩,情感的把握比较恰当,不游离,也不夸张
经天(573056955) 20:57:43
是
青牛之惑(348557322) 20:57:58
诗的题目为《我为什么要多次提及到那些低贱的草》,引人了一种寻求答案的欲望。而结尾,“让我不寂寞,也不喧嚣”,似乎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实,答案不应该过于明确,因此,作者给我制造的这个秘密有点浅了。
经天(573056955) 20:58:41
题目可以短一些
青牛之惑(348557322) 20:58:53
这与题目无关的
青牛之惑(348557322) 20:59:00
与答案有关
野渡无人(513350912) 20:59:38
这是几知沂河淌系列中的一首,沂河淌是几知乡土情结的载体,在这一系列的诗中,作者是安静的,这种安静正是源于本诗中这种草的生活状态对作者的默化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01:15
青年提出的这个诗意偏浅大家说说看法?
青牛之惑(348557322) 21:04:40
作者既然给我们制造了一个问好,就不能自己化解此问,而应该去让读者化解。然而,作者却在诗中给了我们几乎一个明确的答案。似乎太明确了。乃美中不足。
经天(573056955) 21:04:55
诗歌题目是提问的内容 文本中就是对为什么低贱却要提及的回答 缺少曲境通幽的读感
经天(573056955) 21:05:16
曲径通幽
经天(573056955) 21:05:46
疏曲为美 太直白味道就浅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06:24
经天看来是比较赞同青牛的意见了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06:28
老刀呢?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06:34
如果推广到整体组诗来说,我确实有些担心这种书写方式将无法实现预期的史诗性呈现,而流于一组繁复的咏叹感怀的抒情谣——毕竟我曾经希望作者把诗歌的笔触关注于土地、民俗、人文、形象的记录和呈现上。同样的,这个似乎也可以回答青牛说的“诗意偏浅”的问题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06:45
经天(573056955) 21:06:46
最高的境界应该是作者写下诗句,让读者自己领悟到真正的答案 要引人遐思 才有回味
经天(573056955) 21:07:51
诗句应该是线索 而不是答案 答案在每个读者的感知里面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08:23
我是刀子,不可让人触摸
也不可把握。此刻
你说:“流血之夜是那么兴奋。”
就像眼睁睁的善良
像心口飕飕破空而来的那种快感
说到契合
亲密无间原来也很简单
因为:你就是那柄刀鞘
经天(573056955) 21:08:36
就是说表现的手法再藏一点 会更好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08:53
这个发错了
不要管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11:06
这里我的感觉和大家有些不同,这首诗从营造上说不是求的结构美感,这个直接说出虽然有点破水面的意味,但也因为“我”的介入而拉开了诗的延展性,在诗歌中我们不应该过份强化隐秘的作用,这个透出其实是向更深一层的递解。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12:31
恩,我觉得这个是写法侧重点的不同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13:42
呵呵,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喜好这种在写作保持一定的透明度的手法
经天(573056955) 21:14:20
不用费思量 呵呵
曾是刀客(113034381) 21:14:38
恩,这个作品实际上是较成熟的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15:25
“那些被人保护又遭人砍伐
当柴烧的草”
这一句中的砍伐一词大家觉得有无不妥?
青牛之惑(348557322) 21:16:55
可惜“更深一层”已被作者点破了——“无知的欲望”……“不寂寞”“不喧嚣”。这样的词汇的频频出现,已令诗歌无法向前跨越了。
野渡无人(513350912) 21:15:25
“那些被人保护又遭人砍伐
当柴烧的草”
这一句中的砍伐一词大家觉得有无不妥?
-
我刚开始已经说过了:……其实,草何尝不是一种“树”呢?一种与世无争的有志之树?
所以,砍伐的使用是对的。
经天(573056955) 21:17:04
砍伐 用的恰当啊 单从动词搭配的语法上说 似乎不对,但是联系语境。
凤舞 21:37:31
很好的讨论啊。
几知 21:38:01
是的啊!我也经常参加的!
凤舞 21:38:12
嗯,这样好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