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ffice" />
——读孟广函、国庆长篇小说《莽原传奇》
孟老作风朴实,为人谦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我所尊敬的老同志。读了他新近出版的洋洋45万言的长篇小说《莽原传奇》,得知他在离休多年之后,还怀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辛勤笔耕,取得丰硕成果,就不能不对他益发敬重了。
<莽原传奇>的定位应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初期和内蒙古草原为时空背景的军事文学作品.虽然可以看出其中含有自传成分,但是又有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所以得以小说来看待.我们在评价它的时候,也就要使用小说的尺度.那么,作为一部历史军事小说,它有什么价值呢?
首先,看看<莽原传奇>的认识价值。这部作品生动地描写了解放战争初期发生在内蒙古草原的一场新生红色政权与疯狂对抗的敌对势力之间的殊死搏斗,及其令人信服的结局,雄辩地表明革命必胜的历史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从一个“旗”的细小角度,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的大方向,大潮流。历史不能假设,不能重复,不能装扮,不能“戏说”,更不能随意改写。作为小说,作者虽然有虚构的权利,但是不能超越历史的真实,所描写的情节即使是不曾发生的,其人物即使是不曾存在的,也必须是可能发生和存在的。从我们已知的当时全国的大背景来看,与作品中人物生活、活动的小环境是完全符合的;而我们感到陌生的这种小环境里的人物、他们的关系所构成的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纠结而成的起伏跌宕的情节,作品的展示也是合情合理的,可以令我们确信其可靠,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那么,白音旗革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就正是全国许多类似县级革命政权建立与巩固的预演,也是整个中国革命胜利的预告。那么,它的分量就应该不轻了。
当然,小说不是论文,其认识价值的实现,不是通过翔实的数据,充分的论证,而是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要通过成功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让他们自己打心眼里认可作品意欲表达的主题,信服作者所给定的结论。那么,让我们又从艺术上来对《莽原传奇》来作一番考量吧。
以《莽原传奇》来命名,表明作者的作者意图,就是要利用读者的好奇心理和阅读需要,以人物、故事的传奇色彩来吸引读者,这是一种巧妙的写作策略,而且实施得非常成功。一方面传奇性是由题材本身所决定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特殊时代,矛盾纠葛,人物命运,无不具有“天然”的传奇因素,而且这又恰好吻合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与国人的阅读习惯。似乎这是生活的赐予,作者不这样选择作品的叙事风格都不行呢。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轻看作者的自觉选择。从情节的跌宕起伏,“话分两头”的写法,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作者的着意结撰。他往往“知而不言”,把我们关心的情节有意“后推”,就是精心的安排。作品中充满了悬念,“包袱”,让读者欲罢不能;一处处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让我们会心一笑。这些良好效果的取得,都得归功与这“传奇”二字呢。
小说的成功离不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不有几个立得起,“信”的过,记得住,留得下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判断一部小说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以此考量,《莽原传奇》也是经得起追问的。我不曾统计,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动有百十来个吧,其中有一定性格特征的怕也数得出十几个。而塑造成功的人物,我以为首推蒙古族巾帼英雄其其格。她是猎人之女,身怀绝技,英勇过人,热情似火,疾恶如仇,又美丽非凡,貌若天仙,确实当得起孔冬怀念她时用的“侠骨柔肠”四个字。她在革命熔炉里锻炼成长,却又在感情生活中遭遇不幸。这是一个立体化而不是概念化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虽被誉为“女战神”,使敌人闻之丧胆,在战友和群众心中却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她对于自己的丈夫,又是万恶的特务巴音不能不爱,因为有“青梅竹马”的渊源;更不能不恨,因为他血债累累,罪不容赦:这种内心的痛苦,灵魂的冲突表现得非常充分。唯其如此,这一人物才更加可信,可爱,可敬。尤其是她临终的遗嘱更是显示了人性的光辉,让我砰然信动:“请你们把巴音的尸体带回去,埋在他父亲身边,别让他被狼给吃了。”就我的视野所见,其其格是新文学作品的人物画廊里一尊崭新的塑像。
作品着力塑造的的“男一号”孔冬当然也“是一个人物”。我估计他身上能够找到孟老青年时代的影子。他堪称大智大勇,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大敌当前,指挥若定,独当一面,开创局面,功勋卓著而谦虚谨慎,最为可贵的是大局在胸,忍辱负重,心细若发,又宽宏大量。这个人物有点近乎完美了,但是他的美质都是由行为和心理体现的,而不是硬贴的金箔,所以仍然能给人以可亲可敬的感觉。
反面人物中,我以为要数巴音和王叔贡布扎布性格比较鲜明,尤其是巴音的堕落轨迹清晰可辨,有迹可循,亦不乏内心的苦恼与挣扎,无奈上了贼船回头难啊。这一形象也不无“反面教员”的警示作用。
关于人物,还有许多话可说,限于篇幅,就不再谈了。总而言之,长篇小说《莽原传奇》是军事文学创作的一大收获,值得我们珍视。有人说,长篇小说创作也是一种耗时费心的体力活,我是相信的。那么孟老的奉献就更加可贵了。
当然,由于作者初涉这一领域,作品不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如有的大段宣传性对话失之枯燥,也有的地方叙述还有“纪实”之弊(第28章合作生产计划与教育协会规定都是原文照录,似可不必)。尽管如此,瑕不掩瑜,《莽原传奇》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之作。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