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的神山!普天下的中原,
列祖列宗曾虔诚地祁愿——
被祭奠——愿帝王的霸业长久;
受膜拜——愿臣民的衣食无忧。
是造化造就了浑成的伟力,
是伟力召唤起灵魂的皈依——
峰峦在隐现中前往碧落,
仿佛是神灵往来的道路。
绿野从无尽处向更远处掠过,
更美的风景,在更高的山间——
望着你——怎能不情绪高扬!
望着你——怎能不情思激荡!
要么只仰视,要么来攀登,
向着无上的绝顶迈进——
独立于万山高处的峰颠,
云涛生眼底,气象在胸间。
华族神山!普天下/的中原,
列祖/列宗曾/虔诚地/祁愿——
被祭奠——愿帝王/的霸业/长久;
受膜拜——愿臣民/的衣食/无忧。
是造化/造就了/浑成的/伟力,
是伟力/召唤起/灵魂的/皈依——
峰峦在/隐现中/前往/碧落,
仿佛是/神灵/往来的/道路。
绿野从/无尽处/延伸得/更远,
更美的/风景,在更高/的山间——
望着你——怎能不/情绪/高扬!
望着你——怎能不/情思/激荡!
要么只仰视,要么来攀登,
向着无上的绝顶迈进——
独立于万山高处的峰颠,
云涛生眼底,气象在胸间。
___未顾及译文的准确,仅划分音步.有一处作了调整.
全诗为杂言四步整齐式.
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每两行各各对称.
在划分音步时采用了"的"字后靠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 9:14:57编辑过]
又;古诗今译是学习格律体新诗的良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9 8:00:13编辑过]
作为练习,可以适当地融入"创作"的成分,即加大意译的分量.
如<鲁拜集>的英译接非常成功,成为英诗之经典.
在此再次推荐杨德豫先生翻译的《拜伦抒情诗七十首》,它代表了百年新诗的最高成就,并且指引了诗歌向海洋流去的方向。熟读之胜过雄诗万首,不可不读,不可不熟读。
拜伦的诗歌,我比较喜欢查良铮(也即穆旦)先生的译本。:)
杨译是全格律的译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译诗好的,可以推动中国新诗的格律建设,坏的就起到破坏作用.我早有文章论及.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