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新诗格律的参考言论____录自死水吧博客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8-11-2 11:12     标题: 关于新诗格律的参考言论____录自死水吧博客

关于新诗格律我觉得格律诗的问题,这是功力问题,是使刀使棒问题。fficeffice" />

有一个惯使刀的,使的是武圣关云长二爷的那种百来斤重的大关刀。下了二十年苦功夫,舞起来其刀如飞;有一个惯使棒的,使的是花和尚鲁智深用的那种 几十斤重的大铁棒。用了十年 苦功夫,舞起来其棒如飞。有天他们两位交锋了。交过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休息的时候,使棒的去试试使刀的大关刀究竟如何。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举了起来。他想我 使棒下 了十年苦功夫才炼到这个地步,他的刀我举都举不起来。他能够舞得这样好,一定是邪魔外道,否则何能如是?但他忘记问他,人家是下了二十年苦功夫的。其间使刀的又去试试使棒的大 铁棒 究竟如何。他费了很大的劲使起也觉得异常别扭。他想我 的刀下了二十年苦功夫,才炼到这个地步。他的棒我无论怎么使起来总不成章法,他竟舞得 这么好,一定是邪魔外道,否则何能如是?

足见这是使刀使棒问题,是功力问题。使惯刀的还是使刀,使惯棒 的还是使棒。

此所谓功力问题,应当是政治修养和艺术修养的总和。

如果格律诗对某些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所限制,那是诗人功力不够的缘故。功力够了,格律的限制也就突破了。

毛泽东的旧体诗词,思想感情不仅没有受到什么束缚和限制,相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后记〉〉

 

 我同样主张要建立新的格律诗。

 

因为旧格律毕竟有了长期的历史,经过了许多发展变化,成了定型。这在一方面固然说明它已经凝固起来了,变成了死框框,终究要否定它自己。而在另一方面,它又证明作为一种格律本身,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确反映了人在咏叹抒情的时候声调变化的自然规律。你不按照这种规律,写的诗词就读不顺口。

 

我这样说,并非企图充当旧格律的保护者;更不打算说服别人勉强都来接受旧格律。不是这样。我认为谁都可以自由地创造新的格律。

 

                          -------马南邨《燕山夜话–三分诗七分读》

诗要四化。

     革命化,典型化,群众化,格律化。

     我不是说自由诗不能写,而是说诗应当叮当作响成为闪光的河流。

     诗要讲究韵律。自由诗也要有一种音韵感。这种自由诗不见了

不要固定于一种形式,要作多种尝试。形式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

形式问题,不是 一个小问题,我们要求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

     我主张诗要有严格的规律。

一、关于韵律

1、最好按普通话的“十三辙”押韵。即:江,征,心,花,哥,威,七,斜,流,路,高,先,开。诗必须押韵脚,近年来似乎已没有争论。其实,这个道理是很容易说清楚的。诗是做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因为诗是以抒情为特征的(不管是抒情诗或叙事诗,都是如此),而音乐性这个因素,是大有助于抒情的。音乐性在诗中有 许多方面,其中,最起码的也是最重要的,要算韵脚。。

2        韵的疏密规律

有的诗韵押的太密,读起来太急促;有的则比较稀疏,读起来有 “断气”之感。

3  我主张至少在一小段内押一个韵。如果在一小段内常常换韵,对于诗的音乐性有影响。

我认为,韵脚在诗中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以为是小事,就掉以轻心。因为诗是艺术,艺术有艺术的规律,这个规律一被打破,对于诗的内容大有影响。用老  学究的办法对待它,搞形式主义,固然不对。丢掉这个规律,将会经常破坏作品的完整性。而且,这个要求并不难做到,对作品的内容没有大不了的束缚,却大有助于艺术表现力。

二、其次是 诗行的排列,诗句的长短,我认为也应大致有个规律。

三、再次是语言的文白问题。

要尽量用口语,避免用华丽的词藻,不轻易用旧体诗句。要搞得和谐统一。

语言问题不止是文白问题,而是艺术诸要素中的  主要因素。诗终究是语言艺术嘛。音乐性就附着在语言 上面的。而语言 问题,又 不仅是音乐性问题,更 重要的是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问题。我理解,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在民歌和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发展新诗,实质上就是指的语言 形式问题(不知对不对)。这就包含着韵律(即音乐性),语言 结构、诗句的组成、对偶、语言的美等等。“语不惊人死不休”,是古人对诗歌语言的一种严肃态度。当然,要“惊人”,主要还是思想内容问题。不过,语言形式也极为重要。在这个问题上是提炼语言,借鉴民歌和古典诗词的问题。要尽量运用和改造那些明朗的、富丽的、有表现力的、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使人感到非常新鲜朴素而有华丽。

创新,又不外两个方面:一、利用原有的格律,根据新的生活和现代口语的要求,使之“推陈出新”。二、吸取原有的格律,根据新的生活和现代口语的要求,创造新的格律。我看,这两个 办法,都是可行的。

 

                       ————  郭小川《郭小川论诗》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8-11-13 03:17

利用原有的格律,根据新的生活和现代口语的要求,使之“推陈出新”。二、吸取原有的格律,根据新的生活和现代口语的要求,创造新的格律。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