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化长为短见功夫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8-11-13 21:02     标题: 化长为短见功夫


                                     fficeffice" />

                     —— 序陈默《光的影子》

                            万龙生

青年诗人陈默一口气准备推出两本诗集:<让时间慢下来>和<光的影子>.他嘱我就后者谈谈意见.尊敬不如从命,也就答应下来.

后来他自己说这本集子是以"应时应景"和写人物为主,这可把我难住了:对"应时应景"的诗我向来没有好感,而写人本非诗之长处,那么这文章又怎么写呢?但是已经答应,推辞吧,又说不过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呀.

不过,等我打开稿本,顾虑就消失了.

                           

我之对“应时应景”的诗作没有好感是有缘由的。中国诗歌自1949年以后,沦为政治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才给她松绑。但是仍然有些诗歌作者还在那里自我捆绑,有着根深蒂固的“政治”情结、“配合”意识,每遇节庆、大事,辄作诗月以贺,尤以诗词为甚。这样的产品还能有佳作实在是难矣哉!时至今日,再写这样的作品似乎有点冒险。

然而读了陈默自称“应时应景”的这些作品,却使我颇为惊奇,竟至于对他不能不刮目相看了。这原因何在呢?我以为,诗人对于他所应之“时”与“景”是动了真感情的,此其一;而诗人的真情实感又是利用的诗的手段、诗的语言来表达的;在写作中除了抒情,还有理性的思考,作到了分寸适度,避免了夸饰。这就是他取得成功的“诀窍”。

我们不妨举一些例子。应“七一”和“十一”之“时”的诗不知几多,堪称浩若烟海。陈默的集子里前者有3首,后者有二首。我们来看看他“应”得如何吧。歌颂“七一”的三首,题目依次是:《中国共产党》、《那只船》、《历程》,从构思上就各有侧重,没有重复之嫌。中共已经有80多年历史,而前两首就只是截取了1921-1949年的时段,减轻了难度,显得机智;后一首概括性极强,全诗仅仅18行,第一节写斗争的艰难,第二节写夺取政权的胜利,第三节写搏击、磨砺后的成熟:

     一次又一次的搏击/一次又一次的磨练

     你的羽翅坚硬了

     你的声音成熟了

     你高高举起的旗帜

     成为我们更加信赖更加执着

     更加坚定不移的方向

这当然是说终于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再看《祖国之旅》副题标明是“写在第38个国庆节”,即1987年国庆。这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就,整个祖国欣欣向荣,所以诗人对她说:“你已经不崽是蹦蹦跳跳天真幼稚的娃娃了”,“你就不再是久病不醒的睡狮了”。而第二节可以说是十分精炼形象地描绘了共和国走过的38年,包含了丰厚的历史内容:

    记忆的页码一些苍白一些辉煌

    你的脚步是在废墟与泥泞中磨得坚定的

    你的目光是在雾霭与飞沙中炼得深邃的

接下来的1988年,诗人又为祖国献诗一首,只到了一个新的“小站”,总的情势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又该如何运笔呢?诗人是聪明的,这回他采取了虚写的方法,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补充:

    三十九年有风有雨

    三十九年有数不清的滋味

    被人拾起又失落

从这些作品看来,诗人的“冒险”要算是成功的:既不是泛泛之言,更没有说违心之语,不落俗套,还有一定新意,难得!

最近的这类作品,还有不少。诗人在重庆百年大旱、汶川“5.12”大地震中都有诗作,他也热情地为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年热情歌唱。这些作品的难度相对要小些,因为“事件”本身要小些,时间跨度则更小,可以捕捉更加鲜活的形象。今年的汶川地震触发了全国诗歌的“井喷”,形成了奇迹。毋庸讳言,那成千上万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是率意为之,不乏平庸之作。然而,我以为陈默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不但都是动了真情,有感而发,而且在选材、构思、立意、造语上都很用心,很在意质量,而不求多图快。限于篇幅,就不举例了,读者可以自己去体味。

                            

我们再看看陈默写人的作品。前文说写人非诗之长,也不能绝对化。事实上,古典的和现代的诗歌,写人的优秀之作也不是没有,尤其是抓住生动细节,捕捉人物情态的小诗,有的可以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例如杜牧的《秋夕》写宫女就活灵活现,脍炙人口。长篇叙事诗当然也离不开人物。陈默确实有中国人难以避免的政治情结,他写人物竟然不回避领袖,偏要知难而上。须知他们都有几十年的革命人生,波澜壮阔,起伏跌宕,是需要以宏篇巨制来叙述的,区区短诗又怎能为力?

就像敢于“应时应景”而碰硬,陈默也要在人物诗领域一试身手。本书的第一辑《光芒》除了一首《雷锋同志》,都是写领袖和烈士的,计有毛泽东2首、周恩来4首、邓小平5首、杨尚昆1首、杨闇公4首。他写毛泽东也采取了止于前半生的策略,选取了抽烟的细节和微笑的表情,重点歌颂长征;而观看电影《周恩来》后,则着重刻画他的悲剧形象,突出长街送别。陈默对小平同志倾注了更多的笔墨,一组诗的5个题目是精心选定的,涵盖了这个伟人一生的各个阶段和几个方面的盖世奇勋。“三起三落”、“特色理论”和“一国两制”委实是的功邓平的独特“标签”,但是以其为题作诗难免令人起疑:这能行吗?但是看了内容,我不能不会心一笑。且各录一节,以见诗人的高明与睿智:

    翻开历史

    我们看到一位勇敢的水手

    成长为船长的故事

                     ——《三起三落》

    从此共和国甩掉手杖

    走成一串

    醒目的惊叹号

                      ——《特色理论》

    你给祖国丢失的孩子

    指引一条归家的路

    一个民族痛了百年的伤口

    正一笔一划的愈合

                       ——《一国两制》

此外,写杨尚昆撷取了他“纯朴的乡音”、“平民情结”、“以平常成就非常”等特征,就把这位诗人家乡的领袖写活了。《闇公陵》仅10行,却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历史的纵深感,难能可贵:

    一种倾听的姿势

    在风风雨雨里伫立

    城市拔节的声音

    一朵一朵

    盛开在花岗岩的脸庞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越过高大整齐的绿色植物

      越过幸福的庄稼

      注视

      祖国葱茏的过程

 第二辑《印象》也全是写人物的作品,不过诗人把目光转移到了现代普通人身上,写的不是单个的人物,而是一种“类型人”、“职业人”,如教师、老农、初中生、山里汉子、山里女人、山里娃等。窃以为这样在某类人的共性上做文章并不可取。虽然有的也有一定的生活气息,有的诗行也显示了诗人的才华,但是离开了“这一个”的独特风貌,离开了以小见大的诗的特质,其效果就难如人意。倒是四首《话说古人》,写了杜甫、李白、王昭君,显示了诗人受传统文化的浸渍,获益非浅。对几个古人的理解比较到位,《诗仙李白》诙谐,幽默,并且有借古讽今之妙,诚为佳作。

                             

虽然陈默能够化短为长,把“应时应景”和写人物的这么多诗写得不错,但是如果仅仅限于这两个范畴,那路子就太窄了。幸而他的另一本诗集就是地道的抒情诗,本集的第五辑也是一些以表现人生感悟为主的短章,在另一个方面展现了他的才情。我不想再就此饶舌,还是借此机会,结合陈默的作品,谈谈关于新诗的一些观点吧。

本来,我是几十年来一心一意从事格律体新诗的创作与研究的,对于如今的自由诗没有什么兴趣。当今的自由诗几乎完全丧失诗的文体特征,连“分行的散文”都不如。因为但凡象样的散文都不会让人读了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也不会是一些随随便便就可以说出来的毫无意义的如“梨花体”那样的口水话。诗坛已经没有用以判别妍媸的标准,所谓“多元时代”其实就是混沌世界。有鉴于此,吕进先生提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主张,其中“改善自由诗”就是其中的一项使命。对此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所谓改善,就是要改变目前新诗极端自由化,不受任何束缚的状态,要使诗像诗,是诗。诗要有一定的音乐性,与散文划清界限。以此衡量陈默的作品,使我看到了改善自由诗的希望。原来,自由诗还是可以既能让人理解、欣赏,又不是大白话,毫无诗意可言。可以很含蓄,耐得住咀嚼,有一些能够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地方。既能够表现一些重大的主题,要能够抒发诗人内心的微妙感受。我为陈默庆幸,他没有受到诗坛流行病的感染,独自在走着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陈默在诗歌的园地里默默地耕耘已经20多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如果他在今后的岁月里,永远也不放弃诗歌,而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前进,我相信他一定会得到诗神的青睐,登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是为序。

                                      2008.11.渝州悠见斋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