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汉诗大会在长沙举行
我坛诗酒、微斋出席
快讯 (发于长沙旅次) 由世界汉诗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世界汉诗大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我坛诗酒自娱、微斋先生应邀出席。
开幕式上,世界汉诗协会会长周拥军作了工作报告。
在大会举办的“世界汉诗论坛”上,微斋、诗酒先后发言,简略而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新诗“诗体重建”的意义,倡导建立新诗格律,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以及海外的诗人、诗论家近200人出席,代表们在会上纷纷发言,气氛热烈。
诗酒还荣获格律体新诗理论优秀奖,载誉而归。
在22日下午的选举会上,微斋被选为世界汉诗协会常务理事,诗酒连任副会长。
在闭幕晚会上,与会者共同观赏了湖南昆曲名家演出的昆曲《牡丹亭》经典片断等精彩节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18:11:16编辑过]
祝贺! [em10]
快讯: (本坛长沙讯) 11月21日上午接到诗酒通知,15:00在长沙华悦大酒店大厅见面,我(沙场点兵)14:59分赶到华悦大酒店时,和蔼可亲的诗酒、微斋正从电梯口出来,他乡遇故知让我顿觉一股来自组织的亲情暖流涌上心头!热喧后,诗酒给我引荐一位年轻的新朋友——子南(南通人),一经打听,原来是来参加第二届世界汉诗大会并有幸成为诗酒室友(半夜还有幸欣赏诗酒那跌宕起伏的优美旋律——涛声依旧!)。
为了实现我个人承诺:重庆人在湖南做东宴请从重庆来作客的湖南人饮长沙水!于是,我就把诗酒、微斋和新朋友子南一起拉到了长沙水的发源地——白沙井,并请他们每人喝一大瓢长沙水。哇!那场面,简直会让所有人拍手叫绝:诗酒兄一副“两手扫平天下事,一瓢喝尽古今愁”气势彰显出湖南人胸怀天下、肚容九州特点。而微斋和子南也不甘示弱,挥手一瓢虎咽而饮之!
饮过长沙水,我笑问诗酒:“水怎样?”答曰“好”!“何感觉?”“爽!”“啥想法?”“再喝!”于是,我们就在因用白沙水煮茶论道而名扬天下的全国百佳茶馆——“白沙源”再饮长沙水!进入白沙源茶楼,处处是典雅、清幽文化气息,我们扶栏而上,在以“竹菊梅兰”的屏风旁入坐,当一曲《梅花三弄》的古筝曲缓缓响起时,我们便开始一起品味杯中那君山银针茶的“三起三落”了。在两个多小时里,我们四呼美女添水,真想把白沙井水全部喝干。
夜幕起,诗酒说茶虽尽但白沙意难止,子南立即去商店又买了两包白沙烟,让诗酒再次与白沙同呼吸共扬眉了。接着我们便乘车来到湘江边寻找美食,后来在古渡头——朱张渡(城南书院即湖南第一师范通往橘子洲到达岳麓书院的渡口,因理学家朱熹和城南书院的院长张轼常在此渡口泛舟讲学而得名。)旁的许记大盆牛蛙馆安营扎寨了!在店主的推荐下,我们又选了一瓶上等的国务院贵宾酒——“白沙液”!
“设宴湘江古渡头,坐邀岳麓借风流;举杯共畅白沙液,何处相思明月楼?”
肉余饭后,我们又漫步湘江风光带,共赏文津朱张渡,齐观四羊方樽,在湘江水涛、岳麓风韵的陪伴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滨江之旅!
(未完待续……)
[em57] 本次报道图片量大,多达80多张,由于使用插图链接(不占本论坛空间),给各位诗友带来不便,敬请谅解!为了使大家操作简单,特指出以下方法:
一、右手用鼠标点击图片打开(这样看图片会比直接在当前网页上看更大更清晰),再左手按 Ctrl + W 组合键关闭网页;
二、按照方法一迅速打开当页所有图片;
三、再刷新当前网页,本页的所有图片就可以全部清楚显示了![em5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 13:55:02编辑过]
“两手扫平天下事,一瓢喝尽古今愁”
相拥白沙井
【白沙井】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城南白沙街。自古以来为江南名泉之一,在长沙有第一泉之称。民谣称:"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沙水即指白沙井之水。此井不溢不竭,泉水清冽甘美,冲茶色味殊绝,酿酒芳香甘醇。晋代文学家谢惠连有"饮湘美之醇酹"之赋,唐杜甫有"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之佳句,毛泽东有"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吟咏,都是对白沙井的赞叹。白沙井最早只一眼泉,明末水分为二,其后又增二眼。井周绕以浅沟导水,靠山坳一面横立一石,上镌"白沙泉水"四字,高处有石栏围,汲水方便。1949年以前,长沙无自来水,南区一带市民均食用白沙井水,每日肩挑车推者络绎不绝,著名的茶楼酒肆均以"沙水茗茶"招徕顾客。1983年市政府拨款4万元,由天心区人民政府主持维修"白沙古井"。现长沙市群众已基本饮用自来水,长沙酒厂在井侧建立车间,以白沙井水酿成"白沙液",在国内名酒中颇具声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43:37编辑过]
《白沙二泉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2:36编辑过]
清 唐仲冕 题白沙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4:07编辑过]
《白沙泉 记》 清 张九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5:14编辑过]
昔日白沙井 车水马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7:09编辑过]
白沙井
白沙井与山东济南趵突泉、贵州漏趵泉、浙江杭州虎跑泉并称中国四大名泉。
|
《白沙的传说》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8:01:06编辑过]
毛泽东题白沙井——才饮长沙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4 21:44:53编辑过]
白沙源茶楼
|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58:06编辑过]
白沙源茶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8:33编辑过]
诗酒、微斋登斯楼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49:54编辑过]
微斋摄影间
绝句二首 (清) 王先谦 雪芽沙水最相宜,
寄我新芽谷雨前, |
白沙泉
(清) 周正权 石罅泻珠泉一勺,
酿酒最宜浮大白,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52:51编辑过]
“设宴湘江古渡头,坐邀岳麓借风流;举杯共畅白沙液,何处相思明月楼?”
新朋友子南(原名王培铖,南通人)
左起:微斋、子南、诗酒自娱、沙场点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52:15编辑过]
《文津朱张渡》
湘水为弦岳麓为琴朱张弹出圣贤心时移高韵在;
杜陵有阁贾生有宅今古仰望诗赋杰人去大名留。
八百多年前,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到潭州(今长沙)造访岳麓书院主持张栻,著名的“朱张会讲”即此展开。两位大儒在岳麓山设坛辩论,首开会谈之风,引来远近学子云集于此。三天三夜,“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前来求学的士子们住满了客栈,羽扇纶巾,街头巷尾,高谈阔论。除了在岳麓书院讲学外,朱熹又无法推却一江之隔的城南书院的邀请,只得经常横渡湘江,张陪同他来来去去,后人为了纪念当年“渡人讲学”的教学美德和两位鸿儒的思辩精神,故将当时涉江而过的渡口称为“朱张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8:11:26编辑过]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1938年春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的转耳仑山,被当时锄地的姜精舒兄弟挖出,被黄材镇万利山货号的老板以400大洋收购,后他以1万大洋出卖。由于当时许多出土于湖南的文物被倒卖出境,政府正在严厉打击倒卖行为,高价购得四羊方尊的四位商人还没来得及倒手,就被当时的长沙县政府派人去文物的存放地长沙县靖港镇将文物没收并上交,后在湖南银行保管。同年11月12日,长沙发生文夕大火,3000年的古城基本毁灭。四羊方尊在之前随省银行一起迁往沅陵的途中,不幸中弹被炸成十余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中央政府派人追查文物下落并在原省银行的仓库中找到碎片,随后被复原。1956年,湖南省文管会将四羊方尊移交湖南省博物馆收藏。1959年被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后,此后四羊方尊就一直留在该馆。
2007年4月由于国家博物馆扩建工程的进行,四羊方尊随着其他的文物一起回到湖南省博物馆展出。这也是48年来四羊方尊第一次回到出土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6:48:22编辑过]
沙场点兵 与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8:15:05编辑过]
简讯: 11月23日早,诗酒原计划去登岳阳楼,可早晨在长沙火车站却经历了一场奇遇而未成行,便通知微斋和沙场继续长沙之旅。我们一起游览船山学社、湖南贡院、辛弃疾铜像、中文司门口吃浏阳蒸菜品湖之酒(衡阳一绝,诗酒家乡水)、游黄兴路步行街、坡子街、太平街及贾谊故居。在长沙大街小巷,处处彰显历史文化,实乃文明古城也!(夜已深,我还在网吧未吃晚饭,只能发个简讯,详情参见图片,理解!)
船山学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4 21:36:38编辑过]
船山学社 ——王夫之(诗酒自娱的同乡)
王夫之(1619年-1692年,中国古代明末清初),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或署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晚居石堂山,又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明末大儒。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曾经和管嗣裘在衡山参加抗清活动,兵败后潜回广东、广西,最后在衡山石船山麓定居著述。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等。
王夫之的研究领域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地学,专精于经、史、文学。批评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总结古代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以为“气”是物质实体,而“理”则是客观规律。又用“絪蕴生化”说明“气”变化日新的性质,认为“阴阳各成其象,则相为对;刚柔、寒温、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同时也又“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他强调“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从“道器”关系建立其历史进化论。在知、行关系上,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陆王心学“以知为行”和禅学“知有是事便休”的论点。在社会历史方面,他批判“泥古薄今”的观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化的。他反对天命观,认为历史发展具有规律性,是“理势相成”。
后代研究王夫之思想的学术流派,被称为船山学。所著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6:43:54编辑过]
昔日一贡院
今朝两举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4:54:31编辑过]
科举考试条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4 21:38:58编辑过]
《鹿鸣盛宴》
金殿传胪
朝廷举行盛大典礼,皇帝召见新科进士逐一宣布姓名、名次,称之为“传胪”。古时以上传语告下为胪,即唱名之意,故又称“胪唱”,如宋末诗人方回:“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
“传胪”之制始于北宋,于殿试后二天进行。是日,王公大臣毕集金銮殿丹墀上下,新科进士个个穿戴整齐,分左右两班站立在文武百僚之后。鼓乐声中,皇帝驾到升坐龙椅,群臣山呼万岁毕,礼部官员捧出钦定的金榜展开,由传胪官按榜依次唱名。每唱一名,由多个侍卫高声重复着从殿内传向殿外,其中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均要连唱三遍,示与众不同。
新科进士听到传唱,即走到正中的御道上站定,向皇帝叩拜谢恩。
唱名毕,乐声起奏显平之章,进士们与三品以上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头大礼,感谢圣恩浩荡。
传胪典礼盛大、庄严、隆重,显示了帝王对新科进士的器重。进士们无不喜上眉梢,踌躇满志,自谓“天子门生”。
新科进士宴
自唐中宗起,每殿试发榜后,礼部即在皇家花苑曲江举办盛大的新科进士宴,以示庆贺。
是日,新科进士个个鲜衣怒马,状元、榜眼、探花更头插金花,身披十字大红彩绸,由朝廷命官陪伴甲士护卫,鼓乐彩旗引路,吹吹打打前去曲江。“十二街前楼阁上,卷帘谁不看神仙。”(唐人徐夤诗)所经之处万人空巷,连闺阁千金也都卷起帘子,视新科进士如下凡神仙,争睹其仪容风采。
筹觥交错,欢声笑语,新科进士饮美酒,品佳肴,又时而曼声长呤你唱我酬,时而作诗填词各显才华。宴间有教坊乐工歌舞助兴,四周车马塞拥,围观者摩肩擦背,指点赞誉,羡慕无限。
皇帝对新科进士格外恩宠,驾幸曲江池边的紫云楼观看,赐给御用水果糕点。王公大臣则趁此机会,从中物色东床快婿,更有皇帝遴选驸马,一跃而为皇亲国戚!
宴会上还有一个重要节目——探花。新科进士中推选少年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京师名园,摘取名花。一路上“追星族”紧随簇拥,欢声雷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描述的,正是此时此景的意气洋洋。刘沧的《及第后宴曲江》字里行间,把金榜题名后的称心快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雾景露光明远岸,晚空山翠附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阳香车似水流。”
唐朝的曲江会盛宴,因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诗,故又名“鹿鸣宴”,又因设宴地点不同,还有“杏花宴”、“樱桃宴”之谓。宋时称“琼林宴”,以宴在琼林苑故名,元、明期间沿称之。清代称“荣恩宴”,还有称“闻喜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 14:02:24编辑过]
辛弃疾与沙场点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06:04编辑过]
热烈祝贺!
尤其祝贺诗兄和微斋兄!
辛稼轩与诗酒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汉族。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率部归南宋,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坚决主张抗金。屡受朝中投降派的排挤,人湖南安抚使期间,在飞虎寨(今长沙营盘街)扎营成立飞虎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00:57编辑过]
浏阳蒸菜
共饮湖之酒
酒仙遇酒鬼
见证长沙街头
飘飘的“吧”
祝贺活动圆满成功!
最近两年世界汉诗协会举办的活动拥军都邀请参加,
因为工作的关系一直未能出席,惟有遗憾!
向每位与会者赠送了<东方诗风>
可以点开呀,你好笨!
热烈祝贺!
照片都能点开。
不过,沙场点兵偷懒了:读者看这样链接的照片要点多少次呀?直接贴出来不是更好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0:00:25编辑过]
热烈祝贺!
照片都能点开。
不过,沙场点兵偷懒了:读者看这样链接的照片要点多少次呀?直接贴出来不是更好吗?
不是我想偷懒,没办法,我的权限不够,不能直接贴出来,才想出此招的!
点击图片看原图,会看得更清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23:00编辑过]
今朝白沙井 取水者络绎不绝
万物生命之源——水
四羊方尊横空出世
沙场点兵立地成佛
远望橘子洲头
近思漫江碧透
岳麓书院 对联欣赏
此杏坛也,闻说杨公曾就教;
是枫林乎,争传才子好题名。
纳七十二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接洞庭巨浪声。
书院书声,掩卷难忘南宋子;
名山名寺,流泉长洗古今愁。
惟楚有材,千秋栋梁限于此;
斯文无价,百代风骚蔚自兹。
岳色湖光,三湘形胜朝千古;
地灵人杰,千年学府重东南。
六秩弦歌,无数英才钟岳麓;
千年学府,万般风雅看今朝。
赫赫黉门,新种夭桃香碧野;
曦曦旭日,更沾雨露育良材。
景物常新,岳麓聚三湘奇气;
弦歌不辍,书院育四海英才。
国庆中兴,学府同臻新岁月;
人歌四化,名山亦不负千秋。
继往开来,鳣坛旧价流风永;
据今考古,鹏路新标建树高。
大学镇名山,千载弦歌犹振耳;
长沙留胜迹,一庭岁月正盈怀。
岳气正嵯峨,桃李种来天下丽;
江河流日夜,春风无限古今情。
岳院壮千秋,犹存翰墨馨香烈;
楚材推近代,盛替诗书造化功。
讲究大规模,麓山古筑今尤胜;
堂皇新面貌,祖国文风莫与京。
日夜读书声,随风直送天心去;
往来游客迹,览景无如岳麓多。
大麓焕文章,弦诵千年湘学著;
名山滋雨露,经纶八表楚材多。
理论启湖湘,先哲朱张开学府;
文风荣岳麓,后生桃李阐书林。
节用以爱民,千古遗风传孔孟;
去欲而存理,一生事业数朱张。
贤声育楚材,百泉雨露三春煦;
名教沿邹邑,千载门墙万古辉。
读岳麓之藏书,百家争鸣才有据;
移兰亭于爱晚,群贤毕至且停车。
千年学府重修,岳麓崇阶常焕彩;
百代英才毓秀,荆湘宏教继垂文。
须趁空气新鲜,红叶亭前迎旭日;
莫忘课余锻炼,翠微山下沐清风。
讲学重名山,前称朱张,后称罗欧;
成材光上国,川作舟楫,羹作盐梅。
千年学府巍巍,造就人才荣楚城;
一统儒冠济济,化为时雨润尧疆。
千秋胜迹重新,文史更添岳麓秀;
四化宏图巧绘,诗歌共助洞庭澜。
灿灿新花绿入帘,且看桃李迎风舞;
苍苍古木凉生座,犹听弦歌挟雨来。
纳七十二峰,计算数合孔门贤者数;
囿八百余里,读书声接洞庭巨浪声。
岳云深锁喜重开,欣观中外才人笔;
麓山豪气垂青史,展览湖湘俊杰风。
纵目登楼,且看湘江滔滔,长江滚滚;
穷源竟委,犹忆履声橐橐,书声琅琅。
升讲堂,肃衣冠,持诚守敬,修齐之本;
求治道,研经史,借古鉴今,教化为先。
陟此峰岭,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乍喜归来,又亲见黄蔡丰碑,朱张朴学;
不忙离去,还得看洞庭秋月,衡岳春云。
推翻帝制,再造共和,黄蔡功勋辉岳麓;
继往开来,改天换地,毛刘事业盖中华。
忠孝廉节,书院重光,活水清源延道脉;
杞梓楩枬,楚材大用,宏梁伟栋耀寰区。
岳麓山高,湘江水远,胜会长沙招雅士;
屈原风彩,贾谊情思,贤傅书院集名流。
岳麓流光,伴浩泽湘波,万古名山供景仰;
朱张雅范,喜春风化雨,千年学府树宏谟。
书毓杏花红,想化雨均沾。渥遍春宫桃李;
院钟丹桂馥,看斗光高灿,昭开秋水芙蓉。
源远流长,绵延一千余载,又伴中华崛起;
龙腾虎跃,嵯峨七十二峰,更推云楚峥嵘。
学府仰高风,华夏菁英,远怀互励匡时道;
岳云消俗虑,湖湘子弟,素志常萦立国基。
休说绝顶难攀,天已赫曦,游客早穿古道路;
应知劝学可贵,人皆爱晚,青年少唱咏归桥,
桂馥兰芳,花明柳暗,要坐月观鱼,当来此处;
谷幽林静,竹翠泉清,欲谈经说典,还向何方。
学府誉千秋,纵浩荡湘江,淘不尽流风余韵;
名山开万卷,任钟毓岳麓,培得成壮士奇才。
朱张道脉越千年,继往开来,岳麓永传洙泗泽;
屈贾风流高百代,播芳扬烈,湖南原是芷兰乡。
登百丈峰头,揽旖旎风光,乐而莫忘效民报国;
陟千年书院,数文贤伟绩,钦之应思继往开来。
何人驾黄蔡勋名,湘水奔流,大地沉浮今有主;
此处话朱张教学,麓山环绕,讲堂兴革史无前。
学府著千秋,历宋元明清而来,千国良才承教泽;
道南崇正脉,树杞梓楩枬之秀,兴中大业启文明。
忠孝本励己良规,新学绍前贤,庶几乎克昌厥德;
廉节乃从公正轨,古道为今用,斯可矣长发其祥。
船山思问,濂溪通书,黉舍越千年,神州古已弘湘学;
韶麓扬旗,滇池护国,大风起天外,猛士当今继楚材。
鲁灵光殿久成尘,何如学府千年,重修更壮湖湘色;
宋清献公曾览岳,留得麓山八景,亘古长昭爱直心。
怪他白鹤,也恋丹枫,侧耳听经文,看来红叶能成苑;
对此红墙,空怀绎帐,惊心眺楼阁,除却白云总是书。
岳麓为衡韶七十二高峰,绵亘葱笼,山河崇丽钟俊杰;
学府乃湖湘千余年胜地,光辉焕映,日月熙和育俊才。
缅怀先贤,有朱张理学,屈贾词赋,黄蔡功勋,罗王教泽;
放眼岳麓,看白鹤飞翔,天阁冷空,晚亭落照,湘水横波。
湘江清流,峰峦秀色,喜见胜迹辉煌,恒招浩气笼岳麓;
教化重地,学术丛林,更夸铎声振荡,代有高才出门墙。
放怀想学府当年,野火横空,烧不尽院外丹枫,林中白鹤;
举目眺星垣今日,繁华胜昔,增添了城头画阁,江上飞虹。
济世楚材多,自宋元明清以来,树木树人,教泽溯一千年学府;
兴邦肩任重,继朱张黄蔡而后,尚文尚武,壮怀展四化宏图。
岂天下已安时,看烟火万家,敢忘却屈大夫九歌,贾太傅三策;
此城西最高处,更楼台百尺,好管领卅六湾风月,七二峰云岚。
伟哉山乎,喜南接衡岳,北领洞庭,霞蔚云蒸,为湖湘人民增色;
盛哉水也,看左揽长沙,右跨梦泽,岚光波影,引天下奇士来游。
仗七二峰云气南来,燹劫越宋元明清,犹剩北海丰碑,紫阳遗迹;
听三六湾涛声北去,文彩盛湘资沅澧,难忘船斋黄卷,半学青灯。
百里岳麓横亘湘中,含四水,跨洞庭,峰峦似画屏,妆点神州成绵绣;
千年书院耸立山下,历五朝,扬圣教,桃李遍寰宇,长为楚地出英才。
溯八百里洞庭而上,文津放棹,爱晚停车,景物望难收,风月江山聊一览;
孕衡岳七二峰之灵,南宋开基,晦庵设帐,弦歌声未歇,潇湘洙泗自千秋。
问天下长治久安之道竟如何,须究底盘根,谋略中宜教育领先,人才笫一;
岂世间出类拨萃者流真有种,但决心矢志,指点处令洞庭波伏,衡岳云开。
若银河倒泻,阐古今绝学奥秘,见半学斋楚材济济,此中有科域伟人,治世贤哲;
自赤旗高擎,扬中外文化硕果,听赫曦台捷报喧喧,怎能忘麓山灯火,爱晚书声。
惟楚多材,看左宗棠、黄克强各类英豪,肝胆照神州,全赖此书院育人,老师施教;
斯堂尤美,集禹王碑、爱晚亭诸般胜迹,弦歌传德泽,不负它衡山毓秀,湘水神奇。
迎衡山之爽气,送湘水之清波,喜峡醉丹枫,泉鸣白鹤,宫流晓雾,亭染晚霞,把酒上高台,楚天浩浩秋无际;
承贾傅之遗风,踵陶公之余烈,数碑崇北海,诗美少陵,学仰朱张,功昭黄蔡,披襟寻胜迹,华胄绵绵代有才。
岳麓遗徽,道南正脉,溯书院肇兴,学堂继起,大学更新,弦诵越千年,几度变迁,咸仰懋绩凝光,百代流风昭史册;
清芬永挹,教泽长敷,看湘江源远,衡岳云高,洞庭波涌,声华扬四海,八荒雅集,更喜名出毓秀,九如献颂启鸿猷。
名山自昔集名流,历稽宋元明清,有千秋正学,有一代通儒,有九域楷模,有百世师表,更缅怀那三贤六君五峰二仲,楚材兴盛,灵麓峥嵘,偕来济济英髦,优游文津道岸,源原洙泗,绪衍潇湘,想当年披沥陶甄,缉熙若入春风座;
胜地而今留胜迹,纵览园林楼阁,或台峙赫曦,或亭标爱晚,或碑镌北海,或记著南轩,复点缀些横塘曲涧碧嶂丹崖,云气氤氲,江涛舒卷,阅尽茫茫浩劫,依稀鼓舞弦歌,雾润琴书,峦含栋宇,喜此日腾骧奋发,彪炳频增上国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6:36:35编辑过]
岳麓书院 简介
岳麓书院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年),由官府捐资兴建,潭州太守朱洞设立,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65年)重建,到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年)书院再次复兴,到1903年停办,由进入学院的新学学校所替代。现在岳麓书院为湖南大学的下属学院,依然在延续着千年的办学历史。
据史籍记载,岳麓书院曾先后五次获得皇帝赐额或御赐箴文,无数次得到朝廷所赐经书。“岳麓书院”四字就是宋真宗皇帝御赐的。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曾长期在此主持讲学,为中国古代很有影响的教育学术中心和四大书院之一。
由于历代的战争,书院曾七毁七建,最早一次于1276年被元兵所毁。最后一次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出动27架飞机,对岳麓山进行轮番轰炸,毁坏严重。
自古以来该书院讲堂之内走出的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如王夫之、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唐才常、蔡锷、杨昌济、毛泽东、程潜、蔡和森、邓中夏和谢觉哉等。 宋代的山长(院长)有周式、张木式(弟子包括吴猎、赵方、游九言、陈琦),清代的山长有罗典(乾隆四十七年出任山长,任职二十七年,弟子包括陶澍)、袁名矅、欧阳厚钧(嘉庆二十三年应聘为山长,执掌院务二十七年,弟子包括曾国藩、胡林翼)、丁善庆(道光二十六年继欧阳厚钧为山长,连续任职二十二年,弟子包括曾国荃、刘长佑)、王先谦(最后一任山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6:39:02编辑过]
《城南书院》
城南书院位于长沙城南妙高峰,面临湘江,风光十分秀丽。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浚、张栻父子创建城南书院于此,与岳麓书院隔江面对。张栻号南轩,为宋代名臣张浚之子。绍兴三十一年春,张浚以观文殿大学的职衔出知潭州。张栻随同到长沙,审居城南,创办这所书院。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间或议论时政,使之成为"昔贤过化之地"。张浚亲题"城南书院"匾额。原有屋宇31所,纳湖、卷云亭、琮争谷、南阜等十景。张栻读书处,蛙声嘈杂,投砚止鸣,后人称为"禁蛙池"。乾道三年,朱熹来访时,住此两月。
城南书院在元代成为僧寺。清乾隆十一年(1746),巡抚追捕锡绂于都司衙门旧房,恢复城南书院。嘉庆25年,巡抚左杏庄在妙高峰故地复建,并在峰上建"南轩夫子祠",前为文星阁,道光御书"丽泽风长"匾额。沉寂500多年的城南书院又成为湖湘最大书院之一。名学者余廷灿、余正焕、陈本钦、孙鼎臣、何绍基、王先谦等曾任主讲。曾国藩、李元度曾藏修于此。黄兴于1893至1898年两度在此求学。原有院舍毁于清末,故址现为第一师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27:59编辑过]
左宗棠城南立志
黄兴城南攻读
太平军西王萧朝贵攻打长沙
鐵城鏖戰
清咸豐二年(1852年)九月,太平軍西王蕭朝貴率部攻奪長沙,直達南門及天心閣下。湖南巡撫駱秉章下令將北門鐵佛寺內一尊鐵佛鑄成兩座大炮,命名為“紅毛大將軍”,安放城牆上轟擊太平軍。太平軍晝夜攻城,但由於兵力單薄,難以展開圍攻,使守城清軍難以集中進行抵抗。蕭朝貴身先士卒,執旗督戰,不幸為炮彈擊中,戰死于城南。十月,太平軍曾3次爆破轟塌南城牆四五丈、七八丈不等。正在巡撫幕府的左宗棠急中生智,令用石塊填缺口,並佈告凡向缺口拋石一塊賞錢一千文。頓時,石塊從城內各地運來,向缺口傾瀉而下,砸死砸傷太平軍無數,缺口迅速得以修復。太平軍攻城不克,於十一月底撤去,長沙城成為太平軍入湘征戰以來唯一沒有攻破的城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33:36编辑过]
长沙会战
毛泽东心忧天下
长沙抢米风潮
1910 年(宣统二年)春湖南因上年水灾歉收,米价飞涨,湘潭、衡州(今衡阳)、醴陵、宁乡等县大批饥民涌入长沙。米店囤积居奇,一日涨价数次。卖水为生的黄某妻因买不到米投水自杀,激起民愤。4 月12 日民众捣毁抬价的碓坊,要求平价。清湖南巡抚岑春蓂下令镇压。13 日民众数千人包围鳌山庙巡警局,要求释放木匠刘永福,傍晚群众聚集万余人,拥至巡抚衙门。当夜各米店被抢,次日全城罢市。岑春蓂下令开枪,杀死民众二十余人。民众愤极,烧毁巡抚衙门、税局、官钱局和大清银行,并将外国领事住宅、洋行、邮局、教堂等尽行捣毁。18 日英、美、日、法、德各国派军舰配合清军镇压,民众被捕数百人,伤亡无算。清政府罢免岑春蓂, 出示平粜,风潮始告平息。
老龙潭简介
湖南第一师范——指点江山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4月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学校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这里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张国基、陈天华等求学的母校,也是张栻、何绍基、王先谦、谭延闿、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谢觉哉、周谷城、田汉、李达等从教过的地方,曾国藩、左宗棠、黄兴亦曾藏修于此。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1950年12月,毛泽东为母校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徐特立6次来校视察,并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1993年,江泽民为校园内的青年毛泽东铜像题名。来校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谢觉哉、邓颖超、宋任穷、宋平、李锡铭、尉健行、李岚清、李长春、李铁映、彭佩云、陈至立、周铁农、路甬祥等。并有多位外国元首和领导人来校参观、访问。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学校师生载入《辞海》者就达46人,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7人,无产阶级革命家9人,无产阶级军事家2人,国民政府首脑1人,还有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3人。
第一师范本科八班 毛泽东寝室
第一师范本科八班 毛泽东教室
关羽战黄忠 魏延刺韩玄
关云长不赚马失 义薄云天释汉升
黄汉升虚拽弓弦,知恩图报射盔缨
急韩玄城头觑破,拿下黄忠欲问斩
魏文长袒臂一呼,绕湖追逐刺韩玄
天心阁简介
潇湘古阁,秦汉名城。
天心阁既是长沙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城长沙的缩影。
天心阁座落在长沙东南古城墙上,其名始见于明末俞仪《天心阁眺望》一诗中,至清乾隆年间重修天心阁,“极城南之盛概萃于斯阁”,盛名于世且成为文人墨客雅集吟咏之所。今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相媲美,被誉为古城长沙的标志。
岁月悄然流逝,历史却灿然永存。天心阁其座落处因地势险要,筑有内外两城,外城分为南北两月城,月城内共设炮洞十一个,据同治四年记载,当时城墙高三十三米,加阁高共计四十八米,为古时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塞。现遗留城墙长251米,高13.4米。天心阁饱经战火,屡毁屡建。1852年太平军西王萧朝贵率部进攻长沙,与清军鏖战,不幸殉难于天心阁下。1938年,“文夕大火”,古城长沙一片焦土,阁楼更是荡然无存,唯有那坚实的明清(窑印为证)古城墙在无声地哭泣。
今天心阁为1984年重建,阁楼具有明清两朝城楼风格,高阁用游廊连接,形似山峦起伏,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它的结构用挑梁,不用斗拱,三层阁用四十六根红漆圆柱支撑,廊柱结合,栗瓦粉墙,灰白色石基敦厚稳实,六十二头石狮各具姿态,三十二只龙首托起翼角,翘首蓝天,三十二只风马铜铃迎风鸣响,巨型吻龙各领风骚。石壁图案,更是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狩猎和战车战马,看上去,仿佛仍然是旌旗猎猎,战马萧萧。整个建筑色调凝重而雄浑,风格去华饰而存古朴,是一幅历史的画,是一首古雅的诗。
古阁雄踞,气象蔚然,游者登临,瞰湘流北去,招岳色南来,放眼祖国江山,缅怀革命先烈,振兴中华之志,无不油然而生。
位于天心阁古城墙北入口处的“入胜亭”,又名“崇烈亭”,是1946年为纪念在长沙四次大会战中抗日阵亡将士所建。2004年底,天心阁主阁一楼建成的“百年长沙”史料陈列馆,以百余幅珍贵图片展示了长沙近百年的历史变迁,而“长沙大火”幻影成像展示厅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了六十七年前发生在长沙的那场惊世劫难——“文夕大火”的全过程。景区内其他景点还有:仰贤亭、逸响亭、薰风亭、名人石刻画廊、太平军魂群雕、映山楼等。
天心阁 位于长沙古城墙上,系乾隆十一年(1746)由抚军杨锡被主持兴建。阁名引《尚书》“咸有一德,克享天心”之意得名。阁楼总建筑面积864平方米,当时为全城最高处。解放后市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阁体乃1983年重建,仿木结构,栗瓦飞檐,朱梁画栋,主副三阁,间以长廊。整个阁体呈弧状分布。主阁由60根木柱支撑,上有32个高啄鳌头,32只风马铜铃,10条吻龙。阁前后石栏杆上雕有62头石狮,还有车、马、龙、梅、竹、芙蓉等石雕,体现了长沙楚汉名城的风貌,另外阁内还珍藏了许多名人字画。
天心历史——长沙筑城,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刘邦立汉,封重臣吴芮为长沙王,置长沙国,都长沙,始筑土城。由汉迄宋,随着社会发展,城池亦向南北两向渐次扩展。至元代广袤已形定局,但城垣形状仍较简陋,明初,才垒址以石,使之“上下完固”。清顺治十一年,洪承畴拆明朝诸藩王府之藩城砖,尽数用以修筑城垣,使其增高加厚。此后又续修建,设有窝铺、更栅,增修城楼、炮台、垛口,为之一新。辛亥以后,为了发展贸易和交通,拆除城墙,修筑环城马路,因阁峙城头之故,存此一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5 17:39:18编辑过]
《世界汉诗》第7期全文发表<再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在其后的整齐式举例在,列举了本论坛诗人刘年\万龙生\李长空\王端诚\孙则鸣\余小曲\宋煜姝\王世忠\周拥军的作品.
该文或唯一的理论奖,随刊在世界第二届汉诗大会上散发,人手一册,发挥了影响.
贺!
此会又为诗文化添花.可惜看不到图片
一、右手用鼠标点击图片打开(这样看图片会比直接在当前网页上看更大更清晰),再左手按 Ctrl + W 组合键关闭网页;
二、按照方法一迅速打开当页所有图片;
三、再刷新当前网页,本页的所有图片就可以全部清楚显示了!
日昳时的橘子洲
日入时的橘子洲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 15:25:56编辑过]
黄昏时的橘子洲头
《世界汉诗》第7期全文发表<再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在其后的整齐式举例在,列举了本论坛诗人刘年\万龙生\李长空\王端诚\孙则鸣\余小曲\宋煜姝\王世忠\周拥军的作品.
该文或唯一的理论奖,随刊在世界第二届汉诗大会上散发,人手一册,发挥了影响.
2008年12月7日 快讯 今天在永顺县有幸见到唐古夫妇及夫人之姊,中午受到唐古盛情接待:
小角楼、火锅鸭,觥筹交错笑哈哈;
谢诗酒、谢木蝶,酒入肝肠杯莫歇!(诗酒曾让沙场代酒一杯,木蝶曾在宴席之前提酒相贺)
芙蓉镇、猛洞河,来年聚会齐唱和;
诗友情、滚烫宴,互别西东散散散!!
[em81]
哈哈,
唐古盛宴楼铺,
席间举杯无数;
搬来夫人压阵,
醉倒沙场迷路!
[em68]
从左到右依次为:唐古夫人之姊、唐古夫人、唐古、沙场点兵。
刘年沙场点兵
进军河边古镇
一杯角楼美酒
醉里高歌永胜
又见唐古伉俪,亲切异常
期待明年湘西盛会
希望大家早点安排时间,届时再掀高潮
早知道我就待在家里专门等我老师就好了
唉
后悔啊
《世界汉诗》第7期全文发表<再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在其后的整齐式举例在,列举了本论坛诗人刘年\万龙生\李长空\王端诚\孙则鸣\余小曲\宋煜姝\王世忠\周拥军的作品.
该文或唯一的理论奖,随刊在世界第二届汉诗大会上散发,人手一册,发挥了影响.
再次热烈祝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5 23:04:23编辑过]
100楼的照片来源于84楼。
由于是将84楼的照片链接过来,准确地说是把84楼引用的QQ空间照片链接过来,所以不会占本论坛的空间。
具体操作办法是:
1、打开那张照片;
2、鼠标对准该照片点右键,在出现的界面中点“属性”;
3、在“属性”中复制“地址”
4、在回帖栏上部找到“插入图片”(左起第10个编辑符号——鼠标指向它时会显示“插入图片”)
5、点击“插入图片”
6、将刚才复制的照片“地址”粘贴在指定位置
7、点击确定,完成操作。
网上链接大都如此,各网站表述可能有异,原理或操作程序都雷同。应该说,网上每一张照片都有一个地址。
注意:
1、链接的照片还在QQ空间,源处若删了照片,链接处自然没照片了
2、链接时,注意鼠标光标位置。光标在哪里,链接的照片就在那里。图在文前或文后依此自定
3、链接照片还可编辑,如调整照片位置(让它居中之类)
4、理论上说,照片具有无限可链接性质。但有些网站不让链接,设置障碍,就链接不成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8 23:07:29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