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2009-022 那时候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2-27 09:28 标题: 2009-022 那时候
——看重庆旧图片
ffice
ffice" />
那时候街面是很清净
可是也可以说是冷清
那时候人们是很单纯
可是又实在有些愚蠢
那时一些标志性建筑
如今看起来未免寒碜
如果你叫我回到那时
那就会要了我的老命
真想让那些无知愤青
去享受匮乏禁锢斗争
作者: 一了山人 时间: 2009-2-28 00:13
时代的变化,超出了人的想象。那时候,真想不到现在这样。一张旧图片,说明社会的变迁。
作者: 浮云 时间: 2009-2-28 22:19
是呵,没有亲历过那时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那时的一些奇怪的事.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3-1 15:02
亲历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也不是什么经验财富,看一看小说尤其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有果必有因,有因就有果,多少偏狭的心理就是这么造成的。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孩子们要欢笑、开明、智慧而没有机心。
作者: 秋水涟滟 时间: 2009-3-2 17:29
社会毕竟还是进步了,继往开来嘛。
作者: 刘年 时间: 2009-3-3 00:35
不患贫,患不公。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09-3-3 08:08
以下是引用刘年在2009-3-3 0:35:17的发言:
不患贫,患不公。
那时候,既不公,又很贫!岂能“无患”?岂可“回头”?
作者: 凤舞 时间: 2009-3-3 09:23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荒谬处。 理想国还在理想之中,真正的黄金时代也许还在未来。 相对的和平,大多数人的安居乐业,也许就很值得满足了。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孩子们要欢笑、开明、智慧而没有机心。”
————我也愿如君故这样祝愿着,只是,也仍不免为我的孩子将来所处的世界担忧着。
作者: 三生石 时间: 2009-3-3 14:17
愤青,就是愤怒的青年吗?
如果是的话,我不太提倡这样的炼词
两两相对,很有说服力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3-3 14:48
愤青,已经是一个习用语了.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3-3 22:53
白居易43岁了,还是一个愤青,现在是愤青少了而不是多了。无知愤青另当别论,但我还是觉得,把一节删了更好。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