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公告]紧急通知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3-13 14:59     标题: [公告]紧急通知

 

《诗评人》第10期正在组稿,本期稿件全部为新诗赏析,要求对一首、几首或者一本诗集进行评论的文章.主编杨继晖请我代约若干格律体新诗的赏析文章,请有兴趣的朋友应约写稿.可以先发到本论坛,然后由我转发.


作者: 凤舞    时间: 2009-3-13 15:09

知道了。找不出时间写新的诗评。 找几篇旧的,看看能不能用吧。
作者: 凤舞    时间: 2009-3-13 15:12

 
为什么这样“红”?
 
——读唐古拉山风语者新作《红》
   
    《红》



    作者/唐古拉山风语者



    1、



    花儿
    为什么
    这样红?



    旗帜
    为什么
    这样红?



    钞票
    为什么
    这样红?



    2、



    花儿
    为什么
    这样红?



    旗帜
    为什么
    这样红?



    公章
    为什么
    这样红?



    3、



    花儿
    为什么
    这样红?



    旗帜
    为什么
    这样红?



    火焰
    为什么
    这样红?



    4、



    花儿
    为什么
    这样红?



    旗帜
    为什么
    这样红?



    砖块
    为什么
    这样红?
   
    07-6-19写于洪桐黑心砖窑案发之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是一句被说得烂熟的话了,而我们的有些花朵经受了什么?那红的,是血还是泪?


    旗帜为什么这样红——还有一句被说得烂熟的话,“红旗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当年那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什么?为建设一个新中国,现在新中国的某处居然倒退回了奴隶制社会,那些先烈们如果有知,会作何感想?


    钞票、公章、火焰、砖块也许该是红的,但是怎么会“红”得如此令人怵目惊心!
   
    这首诗自然巧妙而又无比精确地抓住了一个锲入点——红,醒目而又深沉。诗歌一连串的提问,沉痛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读后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这样的题材是不好驾驭的。表达愤激之情的诗歌往往都容易流于直白浅露,这首诗厚积薄发,举重若轻,不失诗歌含蓄深沉之美,斯人而有斯作也!
   
    重言复唱是一种很原始很简单的写作方法,在这里和作品的内容结合得非常完美,一句跟一句的追问,引出了主题,带给人思索;反反复复的咏叹,强化了情感,深入了读者的内心。可见不同的内容总有与其相称的写作手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简单的未必不是最佳的。
   
    个人感觉这首诗从选材到构思,从结构到语言,从思想性到表现力,都是一篇非常不错的作品,简单写些评语,录之以纪念。
   
    2007-6-2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15:13:09编辑过]


作者: 凤舞    时间: 2009-3-13 15:15

《等你》
 
等你

作者:唐古拉山风语者

春天,
我会种几树暖风,
开在路边。

夏天,
我会点一盏月亮,
挂在门前。

秋天,
我会酿一坛寂寞,
埋在心底。

冬天,
我会炒一碟红豆,
放在夜里。

2005-11-29


这一首,结构严谨,诗句奇巧,感情深挚,是很好的诗。

春天,
我会种几树暖风,
开在路边
——“几树暖风”一语极妙,新鲜而又生动,可以想见春风的柔和暖。也可以想见风拂杨柳或是风卷飞花的姿态。“开在路边”大约是说诗人在伫望“你”来的那条路吧?春天的等候温馨动人。
         
夏天,
我会点一盏月亮,
挂在门前。
——仲夏之夜,举头望月,澄澈光影,想必思念也会变得清透,夏天的月夜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很多,比如荷塘,比如萤火,诗人在倚门而望,夏天的等待是优美宁静的。

秋天,
我会酿一坛寂寞,
埋在心底。
——等待日久,终不免寂寞了,把寂寞埋在心底,会沉淀成什么呢?酒藏越久越是香醇,寂寞藏久了,会是越来越深的伤,还是越来越浓的情?

冬天,
我会炒一碟红豆,
放在夜里。
——在冬夜里,独自嚼着相思,上面的问题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情是越来越重的,等待是始终执着的,历经春夏秋冬而不曾改。读到这里,不由感动了,这是何等深挚的情感啊。

古律讲究起承转合,作为格律体新诗也应该这样,在有限的篇幅内尽量展现出情绪的发展变化来,诗歌才能摇曳生姿,这一首小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这首诗,题为等你,通篇没说等,也没说你,但是四时变化的这一种思念的状态,却使人清楚地看到了诗中那一种等候的心情。带人到一种唯美的意境当中。

(文/凤舞)

作者: 凤舞    时间: 2009-3-13 15:19

我在深秋想起四月

作者:凤舞

我在深秋想起四月
我在风中想起暖

当一片落叶打在肩上
我想起迎春花
嫩黄的花瓣

当一层薄霜覆盖大地
我想起春江夜晚
月色下的船

当看到向南飘去的云朵
我想起那些欢叫着
衔来春光的燕……

当我在深秋想起四月
我在风中感到暖

2005/10/25

评论:
1
曾思考过诗的本质问题,以为“反复”是诗的一大特色,这适用诗的形式(结构)、诗的语言,也适用于诗的内容。相反、递进、重复、对称等都是反复的一种形式。“反复”作用于读者,不仅帮助记忆诗歌,理解诗歌,也能层层递进、不断深化诗的感染力。这首诗“反复”的特点比较明显,首尾重复是种反复,中间三节都是收缩句式是种反复,押韵是种反复,由A想到-A的诗歌内容构建模式在五节里都有体现是种反复。
这首诗感情隐藏得很远,或者说诗的原动力被一再转化、淡化,已经快无迹可寻了,形而下的感情已经向形而上的认识跃升,所以按我的读诗理解,也可归纳为纯诗的范围了。(文/齐云)


2
当我读到这首诗时,禁不住停下手头的事情,沉浸在诗歌所创造的遐想里,四月,春风下的迎春花,嫩黄的花瓣,暖气喜人。

凤舞的诗重在意境,很少见她诗中纷叠的意象,让人难懂。有也只是些古典的意象,这首里就有,例如:春江夜晚,船,燕等,这些都是古诗中常见的,凤舞其他的诗中也如此,可见她对唐诗宋词的喜欢了。

此诗开篇很是惊人,但凤舞并不是如那种很是犀利或者沉重的显露,恰恰舒缓,符合女子特有的柔性和她一贯的风格。“我在深秋想起四月”,此句中必要注重两个词“深秋”和“四月”,这是两个相反的季节,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现在评诗者常用的一个词“张力”就在词显现了。且古人也善写这样的回望诗,有秋忆春思春,这点可以古诗词对如月的熏陶了。“我在风中想起暖”,是在九月的风中?显然不是,想起四月,必然想起四月温柔的风,而诗人已经把自己置身在四月的春风里,想起暖,是对你深秋的凉气来说,这点更加强对春的思念之情。

二段,三段,四段表达的情调是对一种填充,使春的形象愈发鲜明了。“当一片落叶打在肩上/我想起迎春花/嫩黄的花瓣”,落叶与花,本就是两个对立的意象也是两个季节的标志,打在肩上,诗人想起迎春花,嫩黄的花瓣,念春之情跃之脸上。“当一曾薄霜覆盖大地/我想起春江夜暖/月色下的船”,我之前已说出凤舞的诗古诗功底很深,这几句是这首之中最能表明的,春江夜晚,月色,这是古人常吟咏的主题啊,是春的象征。“当看到向南飘去的云朵/我想起那些欢叫着/衔来春光的燕”,由云朵想起燕,多么自然的想象啊,衔来春光,绮丽的句子,令人喜欢。我们再细观这三段,二段作者从自身出发,三段从大地,四段从天空,这个宇宙不就是天地人三者构成的吗,诗人的用心可知了,仅仅三段九句话把所思念的春天全部描绘出来了,花、船和燕,土、水和空,这些都被烘托出了,春还能不在诗之上呈现吗?

再看此诗节奏,每段皆以“当”字领起,诗人想起时的情景便可感知了,很从容的思春,读起来好象听到个人吟咏着诗句在赞美春天,秋便抛之脑后了。
只是最后一段,我有点不太赞同完全和一段相同,虽然这样能有效的和首段相接,但总觉得略显不妥。西马不才,一些小感。

(文/西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15:20:22编辑过]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3-13 17:20

就选西马的文章,和凤舞评<等你>先发去吧.

希望其他诗友跟上!


作者: 李长空    时间: 2009-3-13 22:44

杨是老朋友,2006年我曾经为《诗评人》第3期“新月派诗评”栏目组过稿。

我的《现当代格律体新诗赏析》已经邮过去了,其中对二十首左右格律体新诗有赏析。具体见理论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22:56:15编辑过]


作者: 李长空    时间: 2009-3-13 22:45

发重复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22:56:39编辑过]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3-15 08:33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长空在2009-3-13 22:44:46的发言:

杨是老朋友,2006年我曾经为《诗评人》第3期“新月派诗评”栏目组过稿。

我的《现当代格律体新诗赏析》已经邮过去了,其中对二十首左右格律体新诗有赏析。具体见理论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3 22:56:15编辑过]

好,这样的规模!


作者: 一了山人    时间: 2009-3-16 09:21

可惜今天才看到
作者: 雨    时间: 2009-3-18 12:41

《后来》

 

作者:雨

 

不如就这样吧,
装出一幅心满意足的样子,
给妈妈看,给孩子看,
好让他们放心。

 

不如就这样吧,
坐在淡水河边,
看黄昏,看风景,
让自已看起来比河水安静。

 

不如就这样吧,
手里握着个杯子,
水凉了再添一些,
仿佛等待,又仿佛什么都不等。

 

 

诗评----无法突围,不如安静

 

作者:子青

 

 

    有张问卷,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答案,我暂且选择其中一个答案。
    第一题:你所有的梦想实现了吗?你现在还幸福吗?
    有人答:一切都好,我心满意足。
    第二题:你会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吗?
    有人答:目前这样已很不错了。坐在水边,看看黄昏日落,看看风景。
    第三题:茶要是凉了,选择倒掉还只是添点茶水?
    有人答:还是添加点好,手留余温。我怕新的茶水不合口味。

    不如就这样吧,
    装出一幅心满意足的样子,
    给妈妈看,给孩子看,
    好让他们放心。

    不如就这样吧
    坐在淡水河边,
    看黄昏,看风景,
    让自已看起来比河水安静。

    不如就这样吧,
    手里握着杯子,
    水凉了再添一些,
    仿佛等待,又仿佛什么都不等。

    这是风来风去写的一首诗-《后来》。所有的故事都在诗上,我们看到的只是现在,但我们没法去追问以前怎样,过去又如何?我们得不到答案,尽管答案呼之欲出。

    一、梦境
    我们都希望我们能拥有我们想拥有过的,比如幸福,比如健康。
    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实现心中想拥有的那一切美好,比如梦想。
    然而,生活,都在不断地验证我们,不停地逼迫我们:每个人心底里想要实现的,想要得到的,与梦想无关。尽管梦想从未被抛弃过,尽管总是被我们深深埋藏,无论怎样,梦想,还是作为可以让自己逃脱当下的力量。

    我们常会在梦里飞翔,有被无情地追赶的时候,或有失足,或有深陷;也有快乐的时候,或是开怀,或是自在。还能梦见长出翅膀,腾空而起,飞过高山,掠过树梢。
   真不愿意梦醒。一遍又一遍地降落,一次又一次地飞起。在梦境里,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所有的威胁都可以轻易地化解。

    二、突围
    遭遇过沉陷过沼泽吗?青春,已成了一张支离破碎的网,越是挣扎越是零乱,激烈又单调。
    那场我爱我恨的恋爱,那场以为不可得的恋爱,被表象吸引,彼此相识。等到很晚的时候,才知这种胶合太无力,漫长的岁月里,压迫着,薄情着。会遗憾吗?灯光下拉长的身影,索然地写着:失之交臂。

    这个旋涡太过强烈。其实从投入的那一天起,就如一场慌不择路的避难,没有足够的庇护可以安身立命。
    其实手掌上本就刻着突围的纹路,在很多年前早已预知。只是,不够坚定,不够果断,不足以抵挡。逃离,已成为一种赘余。

    三、安静
    在单纯得只有纯粹的童年面前,现在所向往的,不过是想获得某逃离当下的力量。比如阅读,做梦,诗歌,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
    让黄昏成画,把风景入画,获得此时的欢愉与悦目。不去登荒芜的幽州台,听不到呼啸的长风,看不见墙角中的衰草。
    把手轻轻放在诗歌上,用心去抚摸它。写一首山重水复,写一篇柳暗花明,去抖落每一片落叶,踏过满地残红。
    无法突围,不如安静。添一杯茶,手留余温,也是不错。

 四、

    总有一些心事需要独自咀嚼,入夜无声的景致,便是自己给自己设问,然后自己填埋,然后反悔,接着重设。如是往复,周而如是。

把自己放在黎明与黑暗之间,这是给自己一种煞尾的底线。所谓理由,是故意忽略了的裸露与紧闭的边界。而边界并不显眼。沉醉于一些温馨的往事。每一个字,都会引伸出一段未曾公开的故事。或宁静清淡,或神秘舒缓。

无论在哪,都会留下自己的一连串的坐标,可以循迹而至。或许是上一次,又或会是下一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眼前的一张张脸,更多的只是平面的影像。若是加以催眠,便会生动有加。

五、

    诗中的这一句"不如就这样吧",跟那就这样吧,是同一种语气一样的心态。语气里有长长的叹息与无奈。在无力无能去颠覆去改变既定的事实后,已举手投降。宿命,是最好的选择,命运就此定格。
    不这样,又能如何?活着,不仅为自己,还有家人,孩子,朋友,同事。在群体面前,个体更象是尘埃一样渺小。

    在这里,幸福只成了一个奢侈的词。当幸福成为一种表象,生命中的千疮百孔,已是一片凌乱,一塌糊涂。

    看黄昏晚霞,看迷人风景,朝着太阳落下的方向。就算是无人并肩观望,也不以长歌当哭。

    手中握着的这杯子,盛装着的也许是一个完美的梦想。但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选择一场冒险。
    茶凉了,倒了再注入新的茶水。茶是新的茶,水也是新的水。这已成了一种惯性。
    而诗里,却是一种不舍,是舍不得。只见她面容淡定镇定,缓缓起身,把茶杯轻轻放下,拧开水壶盖子,静静地把水注入杯中,那早已淡得无味了的这杯茶,冒出了腾腾的热气。
    还可不可以在这里起飞?还可不可以有着一双翅膀?有期待,也有希冀。在等待什么吗?仿佛是,又仿佛不是。

 


作者: 李长空    时间: 2009-3-18 20:54

已经定稿,目录如下:

 

《诗评人》新诗鉴赏集(总十期)目录

 

卷首语

 

    本期《诗评人》集约式地推出一辑针对诗歌文本本身的诗评,以对具体诗歌与诗集解读为呈现方式,拒绝诗评语言的晦涩,拒绝大纲式的内容解析,旨在以一种更直接、更通透的赏读形式,将诗歌从既有的小众阅读范畴中挣脱出来,成为一种自主的、大众化的阅读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做的,并非就“立场”或“主义”的某种具有倾向性的归纳,也无意就“民间”、“立场”做某种定义。我们只是借此引出一种关于诗歌解读方式的思考,其中包括对内容、形式、语言、意象以及对一首诗歌的完整解构,也包括对一个人创作技巧或人文情绪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希望通过这一解构过程,使现代诗歌逐步走出被质疑的尴尬处境,再次成为一种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文学样式。

    本期所选诗评文章,主要突出诗歌在诗评中的现场感,所谓现场感,是指诗评不是游离在诗歌之外的机械式、教条式说教,不是鼓吹式的自我毁灭,不是远离诗歌文本的学术与道德启蒙,诗评应该陈述一种关于诗歌的客观存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与释义。我们极力推崇诗歌的鉴赏与品评,提倡基于诗歌文本的客观评价,反对把诗歌批评当做论文来写,更反对想象式的轻浮的赞美与批评,相对诗评的专业性与艺术深度,我们更需要一个完整的诗歌解读过程,以及在对具体文本解读中,对诗歌发自内心的认可与接纳。

    诗评是对诗歌及诗人所做的某种判断,但这种判断并不具有裁决性,它只是一种建立在阅读基础上的诗歌体验。它应该是温暖的,平和的。我们倡导的诗评不同于诗歌学术理论,它意不在建立一种诗歌体系或标准,而是诗歌阅读的延续或延伸,诗歌理论重在规范、扶正与指导诗歌的创作,而我们所陈述的诗评,则重在对诗歌文本的赏读与情绪消解。

    我们希望以这种更接近民间的、大众的诗歌赏读行为,带动诗歌创作与诗歌鉴赏的积极、良性发展,让诗评形式更为深广宽泛,同时竭力寻求一种适合的解读方式,以还原诗歌的本真状态,消解诗歌逐渐被文学异化的处境。

    我们无意确立一种成形的诗歌解读秩序,无意确立或建构我们认为可行的诗评范式,更无意约束诗评形式的多样化存在。我们只是试图质疑早已应当但尚未置疑的东西,删除诗评活动中过于僵硬、隔阂的因素。希望这次辑刊性的诗评尝试,使诗歌阅读受众的拓展成为一种可能,使新诗创作、鉴赏的普及成为一种可能。

 

《诗评人》编辑部

 

目 

 

《诗评人》编辑部/卷首语

 

白  鸦/第三种消解:一个自由、侧面的吕约——谈谈吕约诗歌

北  塔/“在那里:诗神在黑铁上发烫”——重读骆一禾的诗

北  野/身体的守望者:关于梅依然的组诗《女人的河流》《女人的声音》及其他

边建松/我们离自己有多远——读濮波近期诗歌

蔡庆生/隐痛,各有千秋

蔡  俊/唐果诗歌阅读札记

陈福成/想起四川老乡作家诗人们——赏读傅智祥诗集《拾蚌者之歌》

陈  卫/白日梦写作——评老员外(金黄的老虎)的诗集《春服既成》

程  文/刘章的“白话律诗”

段从学/李小洛:在宿命的贫困中孤独地飞翔

樊  子/朱巧玲诗歌中的美学倾向

高 平/回望纷飞的大雪

高嗣照/怀揣诗歌  浪迹天涯——点击黄葵和他的诗歌轨迹

郭  伟/形下之诗——评阳明明诗歌及对湖南诗人论坛诗学的批判

韩宗宝/处境或者言说的困顿——浅析宋方金诗歌《怎样才能告诉你一场鹅毛大雪》

寒山石/拆迁是一种永远的痛——王学忠诗歌《等待拆迁》赏析

何山川/《小杨和马丽》等四本诗集的读后感

胡  亮/中型诗《空着》:理性与非理性的“杂色织锦”

呼岩鸾/随缘于尘世与净土:就是诗歌舍利

黄灿然/弗洛斯特的拒绝

霍俊明/求真的汲水者和诗美的跋涉者——非马诗歌印象

蒋登科/刘清泉:低姿态与高追求

蒋  楠/在诗海里静候的水手——评楚中剑的诗歌练习册《孤独的城》

柯  平/榆木错错爱

老  船/隐秘花园的旁观者——朱朱诗歌的主观阅读

乐思蜀/回归日常的抒情——推荐陈傻子《看太湖》

李  犁/写诗是一条回家的路——评刘川诗歌艺术

李  侠/以异乡人的姿态在故乡写作——诗人雷子的他者性写作

李长空/向缪斯献上精织的花环——菊花诗人王端诚十四行花环体组诗《秋菊之歌》赏析

李晓玲/简评小衣诗歌《肖像》

林馥娜/陷入轨道——读陈陟云诗歌《石子》《两只蝴蝶》

刘  春/地火在燃烧

马立鞭/无痕之痕无言之言——读《涉水之痕》致林新荣信

马步升/缩略时代的大风歌——读成路的诗

马永波/动态平衡的多向性动力——读育邦

马 忠/灵思漫舞歌一曲──读曾美玲诗集《午后淡水红楼小坐》

潘颂德/执者的诗歌结缘者——《海上新声》序

钱志富/序肖益人的《弯弯的山路(二)》

青海湖/民心河畔悲悯的吟唱——读李南诗歌

孙慧峰/一只在襄北上空盘旋的大鸟——对陆陈蔚诗歌的阅读

唐  欣/关于《他手记》的手记

凸  凹/对呈圆环状行走的表达的表达——祁人短诗《和田玉》小析

万龙生/取自台湾的“变步整齐式”格律体新诗标本

王式俭/马来西亚的一棵榕树——田舟诗歌印象

西  马/沉浸在诗歌所创造的遐想里——读宋煜姝《我在深秋想起四月》

向  明/“乱”而诗记之

徐振清/我要从南走到北——刘建民(老剑)和他的诗

徐敬亚/男人类的英雄诗气——与诗人天界的一次单向对话

徐  强/象男人那样的思考和写诗

杨四平/寻找悄然失落的世界——序向天笑爱情诗选《或远或近爱一个女人》

杨青云/唐德亮诗歌印象片谈

杨继晖/复活、轮回之后——读陈先发诗集《前世》

叶建宝/思乡:诗歌叙述的溯源本能——浅析李晓泉《时间的针》

尹克轩/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诗境──读诗人台客《与石有约》随想

袁  勇/从亡者的思考到终极精神的逼近——读兰马的小长诗《另一边》

赵  卡/经验混成:论广子诗歌的词语磨损和文本悖谬问题

赵思运/勿的诗歌创作

赵  四/魔幻之真

张子清/有趣的差异——读王耀东《插翅膀的乡事》有感

张延文/“童话诗人”荒原的唯美世界——阅读荒原的《风过林梢》

沈奇、李震、陈超、陈仲义、周  瓒、徐敬亚、唐晓渡、谢有顺/评余怒《守夜人》

 

◇ 17家论坛(民刊)共同发起“中国诗坛感恩之旅”暨十大影响力诗人评选

◇ 台州当代作家评论丛书出版

◇ “台州十友”诗群成员简介

 

封二:《诗评人》(1—9期)封面

封三:“台州十友”诗歌沙龙海报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09-3-19 08:36

我有一文,评诗酒作品,周日完稿传出,为知能挤上否?

 


作者: 李长空    时间: 2009-3-19 12:00

QUOTE:
以下是引用微斋先生在2009-3-19 8:36:35的发言:

我有一文,评诗酒作品,周日完稿传出,为知能挤上否?

 

好象已经定稿交付印刷厂了,杨兄说4月出刊发行。老师完成后,如果赶不上可在下期《东方诗风》刊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12:01:33编辑过]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09-3-20 07:47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长空在2009-3-19 12:00:15的发言:

好象已经定稿交付印刷厂了,杨兄说4月出刊发行。老师完成后,如果赶不上可在下期《东方诗风》刊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9 12:01:33编辑过]

 

好的,我就用不着急赶了,但仍将在近期完成,希望下期能上吧!

谢谢长空!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9-3-20 12:30

有劳长空兄。:)

 

既然结束了,这个帖子就撤下来吧。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