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李敖来了, 他再三强调,不是回到中国, 因为他从来不曾离开过。
二、
李敖的话, 就象石场上刚打下来的碎石片, 很多,很硬,也很锋利。
三、
他沉默时, 天地一定静得很可怕。
所以,相信他不会闭嘴, 哪怕坐牢的时候。
四、
当年的铁窗上, 应该有两三只蚂蚁或者一藤牵牛, 一直听他演说。
五、
听久了, 我想,那几只蚂蚁便会不再合群, 至于牵牛花, 则有极有可能长出蔷薇一样的刺来。
六、
有人说, 李敖是狂人。
这很有道理, 正常的中国人是不说直话的。
七、
突然想, 如果二零零零年,他当选了“总统”, 台湾会不会有魏晋那样的风度?
八、
李敖到了北京,上海, 到了国宾馆,到了大学,到了图书馆, 因此,对中国充满了希望。
这我理解,他没去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 也没去过辽阔的农村和狭窄的信访办。
九、
李敖说他七十了, 活不了几年了。
这次来大陆, 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十、
看来, 独裁专制的阎王, 安静不了多久了。
2005-9-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27 9:50:34编辑过]
听久了, 我想,那几只蚂蚁便会不再合群, 至于牵牛花, 则有极有可能长出蔷薇一样的刺来。
传神且贴切。
再读,依然觉得精彩。可以看见作者犀利的目光,沉蕴的情感,深刻的思索,以及很耐咀嚼的机智和幽默。
“李敖到了北京,上海, 到了国宾馆,到了大学,到了图书馆, 因此,对中国充满了希望。
这我理解,他没去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 也没去过辽阔的农村和狭窄的信访办。”
————这一段诗句掷地有声。
加精,学习。
同凤版议,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8 20:04:22编辑过]
凤凰卫视有一档节目叫做《李敖有话说》,诗人有意用了《有话说李敖》这样一个题目,为全诗奠定一个冷幽默的基调。这样的幽默和机智在全诗随处可见。比如:
三、
他沉默时, 天地一定静得很可怕。
所以,相信他不会闭嘴, 哪怕坐牢的时候。
四、
当年的铁窗上, 应该有两三只蚂蚁或者一藤牵牛, 一直听他演说。
五、
听久了, 我想,那几只蚂蚁便会不再合群, 至于牵牛花, 则有极有可能长出蔷薇一样的刺来。
这样的几段,活画了李敖的性格,传神而贴切,又充满了机智诙谐之意,读了不免令人会心一笑。但这不是一篇轻松说笑的作品。在这篇诗作当中,比幽默更令人注目的是作者犀利的目光,沉蕴的情感,以及深刻的思索。作者敏锐地抓住李敖来走访中华文化这一新闻事件,通过对李敖的描写,反映出对自身对历史文化,对新闻人物,以及对社会现状的一些比较深入的思索。比如说:
有人说, 李敖是狂人。
这很有道理, 正常的中国人是不说直话的。——这是对国民性的思考。很尖锐,但是很准确。
再比如:
李敖到了北京,上海, 到了国宾馆,到了大学,到了图书馆, 因此,对中国充满了希望。
这我理解,他没去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 也没去过辽阔的农村和狭窄的信访办。
——这是对社会现状的思索,同样是很尖锐,很准确。这一段诗句是能够掷地有声的。可以引发我们许多的思考。
也许诗人的这些思索得出的论断并不能算是十分的准确和精辟,但这思索本身就是一种价值。他表明了我们这些搞创作的人所应坚持的一个方向。那就是把文学创作同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起来。
唐古拉山风语者的这篇诗作,从立意上讲,关注现实;从风格上讲,幽默风趣;从语言上讲,干净利落,言简意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