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十四行(复合体):“一一.九”是什么日子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11-12 09:32     标题: 十四行(复合体):“一一.九”是什么日子

“一一.九”是什么日子fficeffice" />

本来我早已淡忘

是因为历史的提醒

想起巍巍柏林墙

 

这是把残忍的尖刀

插进德意志心脏

一九八九年这一天

倒塌于滔天巨浪

 

它曾经是那么强固

却完全无力抵抗

那一堆残留的废墟

成为涂鸦的画廊

 

可叹这世界并没有万事大吉

何时才能够实现大同的理想


作者: 一了山人    时间: 2009-11-12 12:13

看到老师这首诗,想起艾青好像也写过柏林墙的。诗名忘了,在《归来的歌》里应该有。
作者: 一了山人    时间: 2009-11-12 12:14

可叹这世界并没有万事大吉fficeffice" />

何时才能够实现大同的理想

 

“一一.九”后是“九一一”,呵呵:)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11-12 20:20

QUOTE:
以下是引用一了山人在2009-11-12 12:14:27的发言:

可叹这世界并没有万事大吉fficeffice" />

何时才能够实现大同的理想

 

“一一.九”后是“九一一”,呵呵:)

“119”是一个人类理想的破灭,“911”是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用毛主席的话讲,即是应该“为人民服务”,如果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特权阶层太多,强势利益集团太多(119),最后必然是“造反有理”(911)。


作者: 海棠依旧    时间: 2009-11-12 20:30

君故一番话好有哲理!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11-12 20:55

本篇韵式为“-A-A//-A-A//-A-A//-A”,总感觉有点儿不和谐。如果按上述韵式处理,第三节与第四节应该合为一节,但根据本篇主旨表达的需要,最后两行单独列出为第四节,韵式应该作随韵处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2 20:56:52编辑过]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11-12 21:08

排韵固然不宜提倡,每节用同一韵脚也不宜提倡,我倾向于每节转韵,但在一篇中,除了如本篇的固定诗体外(十四行,韵脚另有严格规定),每节的韵式应一致,抱韵、随韵或交韵不宜互用。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11-12 21:30

说到了用韵的问题,我愿意把它作如下排列:

“一一.九”是什么日子fficeffice" />

 本来我早已淡忘

是因为历史的提醒

 想起巍巍柏林墙

 

这是把残忍的尖刀

 插进德意志心脏

一九八九年这一天

 倒塌于滔天巨浪

 

它曾经是那么强固

 却完全无力抵抗

那一堆残留的废墟

 成为涂鸦的画廊

 

有韵脚的诗行后退或前置一字,以便于突出韵脚。如果是素体诗,即不用韵,则按平齐排列;或者根据诗意的转换关系,后退或前置两字排列。

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应予以重视。大白话可以不要标点符号,读者自会明白;如果想把话说得婉转传承,一波三折,同时也想让读者懂得,就非借助于标点符号不可——一篇文章,不管读者作如何理解,作者总希望读者作自己属意的理解。


作者: 秋水涟滟    时间: 2009-11-12 22:00

历史让人沉思。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11-13 21:39

君故的排列方式很好,但是容易被误会为交韵。

此诗押偶韵,一韵到底。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9-11-15 05:34

可与微斋《问》并读之。

希望这样的题材多写些。


作者: 但为君故    时间: 2009-11-17 00:28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9-11-15 5:34:43的发言:

可与微斋《问》并读之。

希望这样的题材多写些。

正是,诗歌形式需要重建,诗歌精神更需要重建。


作者: 长歌楚天碧    时间: 2009-11-17 20:26

QUOTE:
以下是引用但为君故在2009-11-17 0:28:57的发言:

正是,诗歌形式需要重建,诗歌精神更需要重建。

 

应当引起重视,好的产品,也要好的包装呀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