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十四行●云间第一桥兼怀陈子龙
[打印本页]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3 00:20
标题:
十四行●云间第一桥兼怀陈子龙
本帖最后由 马上 于 2012-6-5 21:35 编辑
十四行
●
云间第一桥兼怀陈子龙
厌损芳波一段愁,愁时梦未休。
——陈子龙句
后来被证实只是慢慢画圆的句号
跨塘静卧的石阶是翻不动的扉页
征服者征服不了耸立云间的节操
你还是阻止不了一次凄绝的交接
历史进入加速度决定皇冠的殒落
仅以另一种方式推导血腥的更迭
已极少壮士悲歌青燐带血的闪烁
祭江亭见证惨烈也见证纸醉金迷
并刀匣鸣的诗稿剪不断桥下愁波
似乎走远的世界仿佛又尽收眼底
难道那一次殉葬还不是最后一次
最后还暗藏多少偷梁换柱的绝技
五百年的深呼吸桥石缝野树盘枝
桥看我忧心忡忡我看桥举步迟迟
韵式:aba,bcb,cdc,ded,ee
(2012年6月2日初稿,6月5日第一次修改)
[attach]3193[/attach]
[attach]3194[/attach]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3 08:06
本帖最后由 马上 于 2012-6-3 10:06 编辑
云间第一桥在上海松江区松江镇西,初名安龙桥,因横跨古浦塘又称跨塘桥,初建于宋代,系木结构大桥,南北向。北桥在明代某年端阳节相传一次龙舟节,观众挤于桥上,因超重而坍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府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从此,改名“云间第一桥”,即现在的三孔大桥。该桥至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曾再度重修,呈三孔石拱桥,高8米,宽5米,长30米。拱券部分用青石砌成,桥面及阶栏杆则用花岗石。《明史列传》记陈子龙“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获,乘间投水死。”即殉节于此。
陈子龙《辽事杂诗》: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燐夜夜哀。
青燐,俗称鬼火。明夏完淳《哭吴都督》诗之五:白草荒春月,青燐大泽烟。清顾炎武《莱州》诗:郊垒青燐出,城陴白骨枯。柳亚子 《咏史》之二:可怜半壁东南劫,十万青燐带血飞。
陈子龙《渡易水》: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并刀即并州剪。宋陆游 《秋思》诗: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清陈维崧《念奴娇·与任青际饮》词:沥尽并刀悲壮血,看有何人怜惜。朱锡梁 《白门怀古》诗:销铸并州刀,剪尽尾形辫。
宋词中有“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的句子,借并刀锋利尖快的特征,来表现心中的愁索。
云间第一桥视频欣赏:
http://video.sina.com.cn/v/b/76127646-1403359653.html
作者:
芳草斜阳
时间:
2012-6-3 08:27
我学习来了。:)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3 08:34
回复
3#
芳草斜阳
您客气了!请多提批评意见!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3 21:31
匆匆交上的作业!:)
作者:
芳草
时间:
2012-6-3 22:59
拜读诗兄的佳作,同时也增长了知识,问好诗兄!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4 10:50
回复
6#
芳草
问好芳草!找到那张从祭江亭拍过去的图片时特别开心!我们自己拍过的一些照片,都没有选择过这个角度。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12-6-4 11:32
与马上先生等众诗友同游此桥,同缅忠臣才女;今又读马上佳章,心中共鸣!
作者:
海棠依旧
时间:
2012-6-5 12:24
马上兄的用心之作,说起石阶,“跨塘静卧的石阶是翻不动的扉页”我没有想到,佩服。怀古抚今,忧国忧民。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5 15:03
第一次修改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5 17:27
回复
9#
海棠依旧
有老师以及您和众诗友的佳作在前,我觉得我必须换一个思路。回来查了一些资料,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请多提批评意见。
作者:
三生石
时间:
2012-6-6 10:10
作者从无我的角度入诗,也把感情写得很充沛,已很难得了,但我仍觉得作者的句子是不是太冗长了点,如果单从追求音乐美的角度来分析,应该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才动听,而我现在听到的,都是大珠的声音,没有小珠的声音,缺乏音乐的差参流动美。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6 13:45
作者从无我的角度入诗,也把感情写得很充沛,已很难得了,但我仍觉得作者的句子是不是太冗长了点,如果单从 ...
三生石 发表于 2012-6-6 10:10
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再进一步的探索、尝试、寻求解决的各种手段。谢谢再次提醒,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12-6-6 15:17
诗写得很好内容很丰沛,学习着。现在再看到这桥,比现实的美了好几分,也才发现旁边还有个亭子,我晕大了,后悔当初不知此桥为何桥,还以为就一坐普通的桥呢,居然没兴致上桥一走,不过,我也有桥下之乐哈:))
再问,陈子龙跳江时,是木桥还是修后的桥?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6 15:58
回复
14#
梦飘飘
陈子龙跳江时的桥已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修后的石桥了,不过我们现在看到的清同治年间又再度重修过,但三孔石拱桥的形制未变。
作者:
一了山人
时间:
2012-6-7 10:40
五百年的深呼吸桥石缝野树盘枝
桥看我忧心忡忡我看桥举步迟迟
好句!欣赏佳作!
你的图片很棒,这回我要借用你的图片了哈:)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7 11:00
回复
16#
一了山人
这两幅图片还是蛮专业的!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12-6-8 11:09
回复
15#
马上
谢谢马上兄,其实真不想叫你兄,因为一直都像他们一样,以为你是个小朋友呢:))
我也很赞这片片照的超好。
作者:
马上
时间:
2012-6-8 13:33
回复
18#
梦飘飘
哦!我的“损失”惨重啊!我为我还有过“扮嫩”的角色狂喜过!不过谁愿意还叫我小马,我太感谢了!:)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