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此帖请管理员删除 [打印本页]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12-7-12 17:27     标题: 此帖请管理员删除

本帖最后由 响水滩客 于 2012-7-23 12:20 编辑

此帖请管理员删除
作者: 齐云    时间: 2012-7-17 11:25

响水兄的观点比较冷静、客观。
自由体新诗的缺陷靠它自己是克服不了的。惯写格律体新诗的作者确实要注意灵动、变化。
格律体的经典作品东方论坛未必没有和稀少,只不过不论有还是无,只有时间能证明,期以三十年。
广为传诵的好诗很难得。对现代人而言,以旧体诗举例,李太白全集一千零几首诗歌,妇孺皆知的二十首,对诗歌有较深入爱好的,能背诵的五十首,熟识的一百首,这个估计出入大不大?如果不大,千古一人的李白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以新诗举例,五四以来的任何名家,妇孺皆知的不会超过五首,全集中广为传诵的十首吧,被多数读者认可的好诗二十首吧。依此而言,吾辈一生有十首诗流传下去,足以自豪了。
作者: 凤舞    时间: 2012-7-18 11:44

回复 1# 响水滩客


    响水兄能够正视现实,敢说真话,敬佩。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12-7-19 17:49

谢谢齐云、凤舞友回应。

齐云兄说的格律体新诗好作品的鉴别要“期以三十年”,我觉得没有必要。其实,对于一个受过一定诗歌训练的读者来说,一首诗(不管是哪种体式)好不好,耐不耐读,有没有味道,一般还是能辨别出来的。
作者: 海棠依旧    时间: 2012-7-19 23:39

收藏响水的文章,一定好好揣摩格律体新诗的写作技法,努力突破自己的语言关,响水最后的意见很中肯,这正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诗意陈旧、技法单调、语言平淡、意境俗套者比比皆是,读之如灌白开水、如嚼蜡,没有多少审美的快感。这也是我的不足之处。
作者: 凤舞    时间: 2012-7-20 08:34

回复 5# 海棠依旧


    海棠姐进步很快,我想,这和海棠姐虚心好学,善于自省和汲取他人建议是分不开的。 :)
作者: 海棠依旧    时间: 2012-7-20 22:55

本帖最后由 海棠依旧 于 2012-7-24 23:50 编辑

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断进步。谢谢凤的鼓励!
作者: 响水滩客    时间: 2012-7-23 10:00

谢谢海棠姐,我只是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感而发。其实,诗歌语言关的突破,是最难的,对每一个写作者都是这样。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