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赵熙重庆诗一瞥 [打印本页]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12-9-3 20:06     标题: 赵熙重庆诗一瞥

本帖最后由 诗酒自娱 于 2012-9-4 08:30 编辑

20世纪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表明,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新诗应运而生,且对传统诗词必欲罢黜而后已,到了1950年代,又有伟人发话,令其产生断层;但是诗词具有极其顽
强的生命力,以及表现新时代、新生活的极大适应力,在抗战期间形成创作高潮,又于1980年代奇迹般复兴,与格律体新诗的再起同时成为引人注目的诗文化现象,从而打破了自由诗独霸诗坛的局面。
四川历来是一个“诗歌大国”,名家辈出,佳篇纷呈。有一个现象向为人们所注意,即外籍诗人入蜀必有每有上佳表现,最著者为杜甫、陆游,以至形成创作高峰;而另一反向运动亦十分醒目,即川籍诗人外出,经过陶冶历练,终成大家,以李白、苏轼、郭沫若为显例,李士棻近年来亦渐为世人所重。
至民国期间,四川诗词创作并未消弭,仍然形成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胡迎建在《民国旧体诗史稿》中对民国期间四川整体状况如此评价:“思深力厚,卓然名家,可与岭南•江浙诗歌并驾齐驱。”而这一时期四川诗词界首席代表则非赵熙莫属。在《近代巴蜀诗钞》中即选入120首之多,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他留下的这些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笔值得珍视的精神财富,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值得认真研究,发扬光大。
这无疑是自贡的光荣,自贡的骄傲。对赵熙的纪念、研讨活动在自贡举行,此其宜也。
考赵熙生平,可知他与重庆关系甚为密切,一生中对重庆很有感情。1897年,赵熙三十岁.即应川东道黎庶昌之聘,出任重庆东川书院山长,先后两次主持重庆府考.迁任重庆东川书院山长工作、职务都事关重大,对重庆贡献不小。
赵熙一生,多次到重庆任事、居住,在渝期间,每以生花妙笔,留下吟咏重庆的诗篇。他的作品中,迳以《重庆》为题者即达3首:
其一
自古西南镇,沧江日夜东。水围巴子国,山压禹王宫。
鼓角人声外,华夷市气中。石城非广武,何处问庞雄。
             其二
万家灯火气如虹,水势西回复折东。
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
楼台市气笙歌外,朝暮江声鼓角中。
自古全川财富地,津亭红烛醉春风。
             其三
西望长歌入汉关,大江东去客西还。
樱桃红了芭蕉绿,且认渝州作蒋山。
可以明显看出,写了五律,意犹未尽,又吟七律;其二是其一的扩写,用同一韵部,连前三个韵字也相同。这两首作品都写得有声有色,气势非凡,浓墨重彩描绘了重庆山水城市的特点,和夜晚灯火辉煌的繁华市景,肯定了重庆在全川的重要地位。这应该是清末明初重庆城市的生动写照。
其三写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庆:她成为全国人民精神所系、希望所寄的抗战陪都,第二次大战亚太战区的指挥中心。全诗以豪迈、乐观为主调,充满胜利的信心,一个“且” 字力透纸背,流露出胜利还都南京的强烈意愿。
至于题中出现“渝州”二字者更是常见,就不一一列举了。
1934年,赵熙 67岁之时,携家属与门人陶元用、曾进游峨眉,秋去重庆:门人周孝怀约游上海,冬乘轮过三峡,住宜昌。就是这次,一路行吟,咏赞三峡风光,题留甚夥。其中以地名诗者即有《夔府》:“平沙汉将营,万古一江声。八阵盐烟合,双崖峡路晴。当关宜据险,怀古失骄兵。杜老三年客,悲歌白帝城。”《夔州》:全川争一峡,风力聚夔州。八阵平沙没,重关万古愁。江心盘皂鸟,石角怒苍虬。此地穷天险,寒荒白帝秋。两首五律,都当得起“琢词警炼,举重若轻”的评语(胡迎建)。还有七律《万县》:“布帆一转见钟楼,落日青山古万州。老去三巴惊岁晚,客中无雁识乡愁。绿苔滩石安鼋背,红叶霜风到马头。往事江声流不尽,苦吟南浦廿三秋。”笔意流转,洒脱自如,意蕴丰厚,诚为佳作。还有《云阳二首》,姑录其一:“明月随人送远寒,幸无杜宇哭云安。中宵忽领英雄气,知泊桓侯庙下滩。”有识者谓赵熙七绝“尤多隽语”,由此可见。
1936年,赵熙69岁,又应重庆门人友好之邀,为其预祝七十寿辰, 于9月12日由陶元用陪同抵渝。住通远门慈香阁。师友唱和诸作汇为《慈香小集》。其《抵渝州诸知好召集》之颔联云:“别去一年谈近状,老来万事入新诗。”由此可知赵熙与重庆友人感情深厚,重逢畅叙别情的情景历历在目;而当年赵熙虚岁七十,仍然诗情焕发,才思敏捷。《十二夜慈香阁盛集》尾联云:“欢情久旱逢甘雨,潋滟瑶觞海并深。”把重庆友人的盛情誉为久旱之甘霖,把所饮美酒誉为琼浆,道是如海之深,未为过也!
赵熙在光绪31年(即1906年)写了《渝州》一诗:“路长知水性,山转见渝州。雨意频看月,江声渐入秋。巴歌云外峡,夷火树边楼。出入停三日,中年始识愁。”这“夷火”所说的是电灯呢。据查,重庆是1904年才有电灯的,赵熙在两年后就以其入诗,算是敏感于新事物,得风气之先吧?
在重庆文史专家彭伯通所编《重庆题咏录》中,赵熙咏渝诗几近百首(未收直辖后划入地区),数量居全书之冠。彭氏在该书中对赵熙这样介绍:“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又述其影响曰:“奖掖后进,不遗余力。蜀中文士,多出其门。”其诗坛领袖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赵熙吟咏重庆的作品不但描绘了当年重庆的山川形胜、人情风习,有的直接触及历史风云,质优量丰,为重庆增添了文化积淀,使他成为客居重庆的优秀诗人,在重庆诗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庆应该感谢赵熙,记住赵熙!
作者: 青木之灵    时间: 2012-9-4 01:10

“这“夷火”所说的是电灯呢。据查,重庆是1004年才有电灯的”
1004,恐应为1904?

学习了!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12-9-4 08:25

回复 2# 青木之灵


    是,好几处笔误,已改。
作者: 虞廷    时间: 2012-9-4 13:08

有此文与端兄文,我就放心了。到时一起去。顺便说一声,旷翁婆都要去。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