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感想三毛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8 14:17     标题: [原创]感想三毛

三毛是我唯一一个读过她全集的作家,包括她西行的一些作品,那时我收集她的作品应该是很全的了,好几个朋友都来我这里借阅。其实呢,读后觉得她是个朋友,而不是所谓的作家,她灵魂的独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泣血倾诉,鲜有人及!!

尽管她是孤独的,人生坎坷,却留下了一带彩虹,后人仰望。。。。。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8 14:34

中学的时候 很羡慕那个赤脚的公主 在撒哈拉长裙飘舞 神仙眷侣

28岁那年 重读温柔的夜 思奔万水千山 沧海茫然

而今啊已不忍 再看哭泣的骆驼 满纸满纸泪 背影蹒跚

梦里不知身是客

蓦然回首
一生的爱
明日又天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9 10:24:36编辑过]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8 14:51

她的手

我不相信 我绝不相信

如果 不是那枚大大的戒指 我绝不相信

那是她的手吗? 那是一个老石匠的手啊 久久的 我不能动

我想起了她的话 (我的文章)我以为大人才看的 没想到小孩子也爱看

那份沧桑 那份真情 不同的人看了 便有不同的感想


作者: 二十四桥    时间: 2005-3-8 15:34

可惜,三毛的书我一丁点儿也没读过... [em04]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8 20:26

三毛之死

象一只孤独的

夜莺

在唱完了自己的歌

便 欣然飞走了

人们醒来后

只有从林间树梢

寻觅你的芳踪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5-3-8 20:53

深情蕴藉,爱三毛者定当爱之。
作者: 唐古拉山风语者    时间: 2005-3-8 23:20

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不知不觉这红尘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
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
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

让青春娇艳的花朵绽开了深藏的红颜
飞去飞来的满天的飞絮是幻想你的笑颜
秋来春去红尘中谁在宿命里安排
冰雪不语寒夜的你那难隐藏的光彩

看我看一眼吧莫让红颜守空枕
青春无悔不死永远的爱人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激情你的心语
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宿命里徘徊
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5-3-9 00:43

三毛亦是我最爱的才女,读过她的文集,很喜欢她的洒脱,她的撒哈拉故事最迷我,可惜,如唐古帖的这首歌词,要是此刻能听到这首歌,我想我一定会哭泣...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9 07:05

三毛小传:   本名陈平, 祖籍浙江省定海县。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内地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内地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时年48岁。

[flash=480,360]http://220.163.197.58/yule/FLASH/7/718.swf[/flas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9 7:54:18编辑过]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9 07:58

http://www.3705.com.cn/music/MP3b/fengfeifei/35/12.wma

请教管理,mp3格式的怎么不能用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9 8:01:12编辑过]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9 10:30

读书的

她是一个

读书的

--精灵

我只能这样说

书和她 已天衣无缝的

融为一体

也许正是这种纯粹的

结合

才造就了她人生的

豁达。。。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9 11:05

结婚

--大胡子的熊掌

留住你在我身边

我愿赴撒哈拉

留住你在我身边

我愿看大风沙

留住你在我身边

宁舍爱琴海

献一付骆驼的头骨

豪华的结婚礼物

戴一顶草编的帽子

迎着漫漫的黄沙

走路去结婚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5-3-9 12:24

谢谢有心的你,我把这首歌收藏了,听了很多遍,还好,白天总比夜晚坚强:))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11 07:59

三毛与王洛宾

三毛的忘年情。1990年4月16日这一天,乌鲁木齐天气阴冷。午后,王洛宾独身一人,正在开着暖气的室内打盹,被轻轻的叩门声唤醒。

一位陌生的女士,披着长发,身穿黑红格子毛呢外套,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出现在王洛宾面前。她就是台湾女作家三毛。

三毛从小就爱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达板城的姑娘》。她把这些"中国民歌"带到西班牙,带到撒哈拉去唱,一直唱了几十年。而知道原作者大名王洛宾,还是最近一年的事。

三毛参加台湾一个旅行团,赴敦煌、吐鲁番游览。来到乌鲁木齐,只是为了搭乘东返的飞机,只有半天的停留时间。旅伴们都去参观这座边疆城市,三毛却径直找到王洛宾住所。

王洛宾这时还不了解三毛。这许多年,老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对自己歌曲以外的人和事,知之甚少。他只听说三毛是个名气很大的台湾女作家,至于名气大到什么程度,写过哪些书,他一无所知。他对三毛简单地讲述了自己的歌曲和经历。

晚间,王洛宾去宾馆为三毛送行。王洛宾一声“找三毛”,就像触了蜂窝,男女服务生们奔走相告,霎时间搬来一摞摞大陆出版的三毛著作,围着三毛请签名。

搞得王洛宾和三毛说不上话,只得告辞。

三毛跑出来送别,朝着远去的王洛宾蹦蹦跳跳,大喊大叫:“给我写信啊!回去就写,我到了台湾就能看到你的信!”王洛宾回头张望。三毛那种毫不掩饰的热烈,使老人既感动又好笑,觉得三毛简直像个孩子。

经过就是这样,没有任何异常。王洛宾唯一的期望,就是三毛说要为他写书写电影。

三毛却再也不能平静。她为王洛宾的人生和艺术才华倾倒,包含着敬仰,爱慕,同情……三毛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感情,觉得自己的心和这位老人连在了一起,再也难舍难分。她以丰富的想象力,在心中描摹着一位饱经磨难的艺术家的风采,渐渐,年龄的差距模糊了,精神上融为一体。

海峡两岸,鸿雁传书。短短的3个多月,往来6封信件。王洛宾垂暮的心也感到了什么。他写信告诉三毛:萧伯纳有一柄破旧的阳伞,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他出门带着它,只能当做拐杖用。王洛宾自嘲而诚恳地说:我就像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之后,王洛宾延缓了写信的日期。三毛急匆匆来信,责怪洛宾:“你好残忍,让我失去了生活的拐杖。”

三毛真挚的忘年情,恐怕除了她自己,任何人也不理解。她不顾一切地要来乌鲁木齐,陪伴王洛宾老人一起生活。三毛是想以自己女性的温柔,抚平岁月在王洛宾身上留下的伤痕。

王洛宾不知道应该怎么办?8月,三毛在北京为电影《滚滚红尘》补写了旁白,便带着一只沉甸甸的皮箱,盛满了她长期居住所需的衣物,也盛满了三毛炽热的情。她不像往常那样请旅行社安排。她是带着回家的感觉,飞往乌鲁木齐。

三毛在心中认定,乌鲁木齐有一个属于她的家。

圆舞曲中的不和谐音1990年8月23日傍晚,三毛搭乘的飞机降落在乌鲁木齐机场。

三毛非常疲倦。在北京的几天太紧张了。赶写电影旁白;和朋友们整夜整夜地聊天;白天跑琉璃厂搜购古旧图书……实在是太累了,真想美美地睡它三天三夜。

空姐报告已经降落在乌鲁木齐机场,三毛忽然亢奋起来,到了!到家了!在这个遥远的地方,她将远离尘嚣,卸去名人的重负,只有她和他相伴,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

他来了。三毛在飞机上已经看见。不知道他怎样打通了关节,竟然能够破例进入停机坪,径自向飞机走来。他穿着精致的西装,领带打得很规则,显得神采焕发。可是,洛宾啊!你又何必如此正规,像迎接什么贵宾似的讲究礼仪?我不就是你的“平平”吗!随便一些,轻松一些,不是更好吗?啊!情形不对。一群扛着电视摄像机和灯光器材的人,有男有女,突然拥上飞机。这是要干什么?三毛想转身躲进机舱。可是,洛宾已经登上舷梯,送来了一束鲜花。强烈的水银灯突然亮了,摄像机镜头对准了三毛。

“我抗议!”脸色苍白的三毛,发出无力的声音。

洛宾向她解释,这是为了拍摄一部关于他本人的电视片。

原来,乌鲁木齐几位年轻的电视新闻工作者,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反映王洛宾音乐生涯的纪实性电视片。听说三毛要来,编导人员便精心策划了这一场欢迎三毛的“戏”,拍摄编入电视片,以壮声威。王洛宾依从编导们的要求,积极配合。

三毛心中不是滋味。她来乌鲁木齐,完全是她和洛宾两人之间的私事,属于他们两人自己的生活。不料想未下飞机,就暴露在公众面前,身不由己。但听洛宾说是拍片,她为洛宾而来,不能让洛宾扫兴,为了洛宾,牺牲自己这是她的选择。三毛努力屏除心头的不悦,露出疲倦的微笑,说声“对不起!”很快就进入角色,听任摆布。

于是,三毛怀抱鲜花,在洛宾陪伴下,出现在机舱口。简直就像国王和王后,两人并肩挽臂,步下舷梯,接受了10多名童男童女的献花。

到处流浪,走过80多个国家的三毛,第一次遇到了如此隆重的欢迎仪式。见面的礼节,一一握手,频频拍照,终于结束。待到钻进汽车,随着“砰”的一声车门关闭,仿佛把纷扰的外部世界关在了外面。三毛急不可待地点燃一支香烟,躲进了烟雾。

生活中,人免不了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有真正的自我?到家了——王洛宾三房一厅的寓所。三毛在台北就写信给洛宾,希望这个寓所里有她的一个角落,即使睡在沙发上她也无限快乐。睡沙发大可不必。王洛宾为三毛的到来早已准备好一间住房,有床,有书桌,还有台灯。

三毛打开自己的皮箱,取出一套十分精美的藏族衣裙。这是她在尼泊尔旅行时特意订做的。三毛知道那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位俊俏的藏家女孩卓玛,曾经在年轻的王洛宾身上轻轻地打了一鞭。一鞭钟情,创作出世代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天,三毛穿起藏式衣裙,陪伴年近八旬的王洛宾老人,唤醒那久远的记忆——艺术家的心,永远年轻。

三毛和洛宾商议,如何布置房间,配什么色彩的地毯,等等。她要设法让这所宽大清冷的住宅充满生机,让洛宾老人的生活朝气蓬勃。

她给洛宾带来了台湾录制的民歌磁带,那里面就有洛宾的作品。她还带来了现代摇滚,想把洛宾从自我封闭中拉出去,走入时代潮流的音乐大天地。

三毛和洛宾各骑一辆脚踏车,奔走在乌鲁木齐街头,进出百货公司、瓜果摊,菜市场。她要过普通人的生活,如同在撒哈拉沙漠那样,自己买菜煮饭。经历了真实的生活之后,她就会写出真实动人的故事。

三毛在设计并开始实现着她和洛宾的共同生活。

不知道为什么,电视摄制组的开拍日期,偏偏选在了三毛到达的那一天。接连几天来,不是把洛宾拉出去拍外景,就是到洛宾寓所来实拍。纷纷扰扰,熙熙攘攘,打破了三毛的宁静。

这一天,编导们说,要拍三毛访问洛宾的“戏”。三毛又充当了演员。编导一时来了灵感,为三毛设计了一套动作:身穿睡衣,蹑手蹑脚地走到洛宾卧室门前;再轻手轻脚地把从台湾带来的歌带放在门下——给洛宾清晨起床后一个惊喜!戏是好戏,真是创造性的构想。可也完全是做“戏”。三毛已身不由己,忍耐着把“戏”演完。她把早已送给洛宾的磁带拿过来,礼物成了道具,按照编导的要求,如此这般地表演一番,让摄像师摄入镜头。

拍完这场“戏”,三毛就病了,卧床不起。她再也忍受不了被人摆弄的屈辱。

但她又不能发作。只好闭门不出,拒绝见人。

三毛感到委屈,隔膜,陷入极度的痛苦。心中怨怼:洛宾啊!你为什么要引来那么多人介入我们的生活,难道电视片比你我本人更重要吗?洛宾一点儿也没有察觉三毛因为拍电视而引起的不愉快。他尽心尽力地照料三毛的身体。请来医生为三毛诊治,请来一个女孩照顾三毛的起居。而他自己,仍然忙于摄制组的活动。

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楚折磨着三毛,她开始失望。潜在的名人意识,使她觉得自己被利用。心中的无名之火,愈积愈烈,如同地下岩浆,奔突着,寻找喷火口。

这天,终于爆发了!暴风雨是在餐桌上掀起的。三毛下厨炒菜。洛宾盛饭。照往日的习惯,他给三毛盛了不满一碗。两个人对面而坐。正要举箸,“三小姐”(台北友人们惯称三毛为“三小姐”)突然发作:“盛那么少,你要饿死我呀!”洛宾大惑不解,面对脸色熬白的三毛。

三毛却怒火中烧,近于歇斯底里地大叫:“我杀了你!”洛宾更加莫名其妙,默默地坐等三毛的下一个动作。

三毛冲向客厅,拿起电话筒。找旅行社,订房间,订机票。继而收拾行囊,带着那只沉甸甸的皮箱,离开了洛宾的家。

这是怎么啦?问题出在哪里?事后,洛宾只是说,三毛的性格有点怪。

三毛自己也说:我就是这么怪怪的。

就在这天晚上,三毛在旅行社的安排下,飞往喀什。

喀什噶尔的风,吹散了三毛心中郁积的阴云,冷却了三毛滚烫的心。两天后,当她再回到乌鲁木齐的时候,已经完全恢复了平静。

三毛在思索。人生经历,生存环境,观念形态,诸多的不同,使她和洛宾之间,无法疏通30多岁年龄差距造成的鸿沟。

三毛明白了:年近80的洛宾,生活给他刻下的伤痕太深太深;她的一颗爱心,远不能抚平这位老人深重的心灵创伤。

当王洛宾寻至宾馆前来探望时,三毛情不自禁地扑上去,抱住洛宾放声大哭。嘤嘤哭声,有自责,有怨艾,包含着无言的理解和友情。

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三毛心目中为王洛宾定位:一位饱经磨难的民歌大师;一位尊敬的老者,前辈。

寄给死者的恋歌那个震惊全世界华人的悲剧消息,摧毁了王洛宾的心理屏障。老人迟暮的心,燃起了爱的烈火。

几天之前,王洛宾刚收到三毛的来信。那是1990年12月11日三毛的手迹。飞越海峡,辗转送达王洛宾之手,已是12月下旬。这才几天啊!一夜醒来,散发着温热的信笺突然变作冰冷的绝笔,成了遗迹。

三毛啊!你还没有听到我对你的祝福,怎么就不告而别,永远永远地去了?!王洛宾在心中呼喊。他几天前寄往台北的信,只能拜托陈老先生夫妇带至新坟前化为灰烬追随到冥间去了。

实实在在地说,当三毛热烈地飞到王洛宾身边的时候,对于三毛至深至诚的忘年情,王洛宾没有接受的勇气。老人有他自己的思维定势,囿于坎坷人生和现实生活赋予他的理性。而当三毛改变初衷,带着那只沉甸甸的皮箱(那是三毛原打算久住的证明)离去的时候,洛宾才悟到自己失去了一份多么宝贵的感情。9月7日那天凌晨,他去乌鲁木齐机场为三毛送行。当飞机腾空而起时,洛宾觉得自己的心也悬在空中。

王洛宾托鸿雁捎书,然后就翘首以待,期待着回音,更期盼着三毛归来。

三毛结束了自己的梦,把他远远地抛在身后。她由乌鲁木齐直飞成都。又去西藏。又去三峡。又去沪杭。又去香港,为了那部影片。之后,就是由《滚滚红尘》引起的红尘滚滚。回到台北,已是11月中旬,看到洛宾的信在家里等她。

她把那一段激情,连同失望和痛苦,埋藏在心底深处。她只对大陆一个朋友和香港的一个朋友述说了在新疆充当“电视演员”的怪诞经历,除此未向任何人透露真情。既然人们喜欢做戏,就用那些假象去满足人们吧。她宁愿自己默默地承受,决不让别人分担自己的痛苦;更不忍伤痕累累的洛宾老人再受刺激。

三毛非常冷静地给洛宾回信。这是她离开乌鲁木齐以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写给洛宾的信。

她在信中惦记着新疆已是严寒的冬天。仅此一点,洛宾心头就溢满了温暖。那信中还说,她和一个英国人已经在香港订婚。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三毛并不高明的谎话,分明是要洛宾忘记她。而我们的王洛宾老人竟也信以为真。信的最后两行是这样写的:“洛宾!我走了,祝福我未来的日子平静,快乐!谢谢!”署名“平平”。

洛宾为三毛的“订婚”由衷地高兴。他寄去了最诚挚最亲切最热烈的祝福。彼此的心理,似乎由此得到了平衡。洛宾自三毛走后久久空悬的心,也踏实地放了下来。

1991年1月5日凌晨,袖珍收音机一声露雳,猝然击倒了王洛宾。恶梦醒来,不得不接受那个惨痛的事实。人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失去了才懂得宝贵,失去了才开始痛惜和悔恨。

他开始整瓶整瓶地喝酒,麻醉自己,他不想清醒,不敢清醒,但愿永远在梦中。

他不能再沉默,他也不能再隐藏,再逃避。他要把心中的隐痛倾诉……王洛宾拨动了吉他的琴弦: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再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人生本是一场迷藏的梦且莫对我责怪为把遗憾赎回来我也去等待每当月圆时对着那橄榄树独自膜拜你永远不再来我永远在等待等待等待等待等待越等待,我心中越爱!王洛宾把这首歌题名为《等待——寄给死者的恋歌》。

洛宾在永远等待。等待着有一天,飞过海峡,去三毛的坟前献一束丁香,唱一曲《等待》……

摘自《家庭》,作者:李桦


作者: 天涯刀客    时间: 2005-3-12 09:29

所谓绯闻

对待三毛

本来就有很多故事了

绯闻

也许象味精

绯闻之外

应该看的东西很多

何必紧盯着那一点点

问题是

除了绯闻

她留下了更美好的

让我们去追味


作者: 梦飘飘    时间: 2005-3-12 13:18

天,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资料,谢谢楼主。我们都是她的fans)喜欢她的个性!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