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拜坛诗四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2-12-28 11:02     标题: 拜坛诗四首

拜坛诗四首,多砍

落叶

年年岁岁伴花红,护艳青魂不傲功。
莫叹秋凋缘尽后,来春緑透韵更浓。

秋菊

红瘦緑浅晚来秋。淡雅滨纷初展头。
玉露凋伤金甲染,霜枝带雨色更幽。

感赋

闲步揽风意难留, 韶华易逝鬓已秋。
一粟凡尘缘未了, 风云过眼心底收。
交情何似哥们铁, 事业堪称我辈羞。
常道夕霞烟景美, 波光摇梦再从头。

夜重庆

流光溢彩坠虚空,楼影摇移碧水中。
游艇剪开银汉月,长桥架起两江虹。
轻歌曼舞离离影,锦树浓花暖暖风。
莫道仙家天上景,渝州不与旧时同。
作者: 浩然斋主    时间: 2012-12-28 13:52

欢迎无声的云加盟东方。
品几首佳作看来,意境很不错。《落叶》一首应为新韵,但未注明。如是平水则“红、功”为一东,
“浓”为二冬属不押韵。《秋菊》、《感赋》不论新韵平水,二首多有出律。《夜重庆》韵律完好,
意境不错。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2-12-28 16:39

本人只按新韵整,平水整不好
作者: 海棠依旧    时间: 2012-12-28 21:26

热烈欢迎无声的云!我说过,我们会在论坛里见面的,新诗佳作,向老师学习!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12-12-29 08:47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12-29 09:00 编辑
本人只按新韵整,平水整不好
无声的云 发表于 2012-12-28 16:39



   随着语言的发展,平水韵早已过时,今人写诗"整"它何用?

    如果是从事古典诗歌的研究,"整"它倒是必要的.可是用到当代诗词的创作上,就大可不必!自愿"整"者当然听便!
   
    无声的云此组诗佳,赞赏!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2-12-30 09:29

回复 5# 微斋先生


    谢谢王老师,问好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2-12-30 09:30

回复 4# 海棠依旧


    是的,多关照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2-12-30 09:44

回复 2# 浩然斋主


    且作古风吧,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好像也属古风之类。本人这些年都写自由体,古韵写的少,加上个人学养、技巧不熟,出格是很可能。多指教。问好
作者: 虞廷    时间: 2012-12-30 12:04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12-30 15:44 编辑
回复  浩然斋主


    且作古风吧,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好像也属古风之类。本人这些年都写自由体,古韵 ...
无声的云 发表于 2012-12-30 09:44


不能说只要不合格律就是古风,此乃大误也。古风虽然格律较宽,但是比律诗更难写。古风之质朴古拙,非一般人可以企及,故纵观诗坛,律诗多多,而古风甚少,无他,甚难也。欢迎无声的云,格律不难,只要用心去掌握,很快就可以翻过这个坎。
作者: 虞廷    时间: 2012-12-30 12:10

随着语言的发展,平水韵早已过时,今人写诗"整"它何用?

    如果是从事古典诗歌的研究,"整"它倒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2-12-29 08:47



    不同意端兄的过时说。平水韵中随着语言发展早已过时的只是其中少数,而绝大多数至今依然具有顽强生命力。语言发展首先是基于继承,而不是颠覆,完全颠覆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离开了继承就不是发展,而是另起炉灶。其实端兄的诗词用韵仍然是以平水韵为主体而有所突破。愚见敬请批评。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12-12-30 15:44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12-30 15:54 编辑
不能说只要不合格律就是古风,此乃大误也。古风虽然格律较宽,但是比律诗更难写。古风之质朴古拙,非一 ...
虞廷 发表于 2012-12-30 12:04


此言有理!

古风非自由诗,也有其较律诗宽松的格律!
无律不成诗,此诗界公理也!

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12-12-30 15:53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12-31 07:53 编辑
不同意端兄的过时说。平水韵中随着语言发展早已过时的只是其中少数,而绝大多数至今依然具有顽强 ...
虞廷 发表于 2012-12-30 12:10



    此言差矣!
   
    平水韵适应了南宋以来很长时期的语言实况,故古典诗人恪守之!
    而今语音(特别是法定的标准音)部分已和平水韵大相龃龉,当代诗人若仍胶其柱而鼓其瑟,刻此舟而求彼剑,则当代读者读来,反倒韵律不谐了!反倒破坏了古人制定的行之千年而不废的古典格律的音乐美,有违古人制定格律的初衷了!

   

作者: 青木之灵    时间: 2012-12-31 02:01

诗味浓郁,情感充沛。欣赏!
一粟凡尘缘未了, 风云过眼心底收
游艇剪开银汉月,长桥架起两江虹
这两联对仗欠工整,其中似亦有出律处?

关于用韵,这几十年来是绕不开的争论话题。占主流的意见是用韵放宽。但目前似乎没有象技术标准那样被公认的国家标准。当然是见仁见智了。
我赞成“语言发展首先是基于继承,而不是颠覆”,倒也不必说平水韵过时。在不少的征诗中仍把按平水韵作为基本要求,要循平水韵者能既合平水又合当今,可以回避争论,亦似最佳。
回到本论坛,建议不必一律按平水韵来要求评帖,以认同多样化的用韵规范(不是完全不按规范)。

作者: 虞廷    时间: 2013-1-1 12:11

端兄所言“而今语音(特别是法定的标准音)部分已和平水韵大相龃龉,”我完全赞成,需要补充的是,这里的部分只是很少部分,而不是很大部分。从古到今,语音一部分在变化,另一部分却从无变化,而后者是主流(这正是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诗经里面的韵脚,大部分至今仍然押韵上口并无变化(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之类),遑论平水。平水的大部分读音和今天的普通话依然是相同的,二者的重合举不胜举。如果只见其中之少数变化而罔顾大多数并无变化,进而颠覆之,期期以为不可也。况且,诗词囿于一定的规范,平水虽然有其弊端,不是最好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比他更好的,如果离开平水,还真会乱套。数十年历史之普通话何以规范2000年之诗韵?韵脚放宽是可以的,对平水的突破也是可以的,但是完全颠覆,恐怕不大妥当。不知端兄以为如何?愿聆高见。仁德于成都旅次
作者: 无声的云    时间: 2013-1-6 15:01

谢过各位大侠指教,拙诗一组能有颇多收益,足矣。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3-1-10 11:50

杨贵宾一组拜坛诗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作用,确是东方幸事,喜欢东方这种各抒己见的好坛风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