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注:
1收录吴兴华诗歌的选本主要有:吴晓东(1998);刘(1996);张曼仪(1974);吴兴华(1986);杨、郑(1989);Yip (1992) ; Yeh (1992)。
2“现代汉诗”的概念早在八十年代即已形成,芒克等人创办过《现代汉诗》杂志。不过,他们只是在文学创作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术语。在中国大陆,王光明等人在一九九七年武夷山“现代汉诗”会议及其后论文正式提出此名词。这个分析范畴既可超越近代/现代/当代的时间划分,又可超越中国大陆/港台/新马/海外的地理疆界,得以在更为宏大的文学史视野中细查现代汉诗的来龙去脉。详参拙作《边缘、本土、现代性——奚密及其现代汉诗研究》,载香港城市大学《九州学林》第2卷第4号(2004年10月)。
3 郭(1995: 108-118);张玮瑛(2000:732-734);谢(1986: 277-280);唐(2000:53-58);孙(1997:165-167);马(1991:2920-2921);Wu & Li (1993: 13)。
4有学者指出里尔克的《奥菲乌斯·优丽狄克·合尔米斯》“是对于古代传说的重新阐释”(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al legend),换言之,即“古事新诠”(Brodsky 1988:15)。
5余凌发现吴兴华在对于古典题材的驾驭中渗透了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审视,耿德华洞察到吴兴华诗的“反浪漫主义”特征,但两人均未察觉到里尔克的影响(余1993:142;Gunn 1980: 193-198);梁秉钧提及吴兴华的《西施》表现出诗人“对于人物命运的里尔克式的思考”(Leung 1996: 221-245);张泉讨论过吴兴华与里尔克的文学关系,但没有举出足够的文本证据(张泉1994:335-337)。
6 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解志熙教授最先发现这首诗并慨然提供给笔者,他还拨冗审阅了拙稿并反馈有价值的批评意见,高谊隆情,谨志笔端。
7松建按:此故事重出于《灵异传》、《吴越春秋》、《搜神记》、《太平广记》等著述中,情节大体相近,文字偶有差异。
8陈小眉把中国的西方主义分为“官方的西方主义”和“反官方的西方主义”两类,她指出,尽管中国的西方主义和西方的东方主义分享许多意识形态技巧和策略方面的相似性,但前者主要是一种话语,被中国社会内部的各集团为了各种目的(主要是政治目的,尽管也有例外)而激发起来,既是一种解放话语,也是一种压制话语(Chen 1995: 27-48)。但我在这里所使用的“西方主义”概念与陈小眉的定义虽有交叉但并不完全重叠,毋宁说更接近于史书美的观点(Shih 2001: 1-32),它主要是一种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倾向于在中国/西方的本质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解释框架内部去理想化地认识西方。
9沉寳基在介绍自家诗集《沉舟》时说过:“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卷一《哭城》,为数不多,却足以说明五四运动之后的某些文学青年(而我是其中之一)起先过分迷信西方文化,特别是现代文学和佛洛伊德的学说。不久,经过反思,又热爱起祖国的优良传统来的历程。古今中外的精华都想吸收,然后融会贯通,力求创新,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沉1991:1)。
引用书目
Berman, Marshall. 1982.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London: Verso.
Brodsky, Patricia Pollock. 1988. Rainer Maria Rilke. Boston: Twayne.
Calinescu, Matei. 1987.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Modernism, Avant-Garde, Decadence, Kitsch, Postmodernism. Durham: Duke UP.
Chen, Xiaomei. 1995. Occidentalism: A Theory of Counterdiscourse in Post-Mao China. New York: Oxford UP.
Compagnon, Antoine. 1994. The Five Paradoxes of Modernity. Trans. Franklin Philip. New York: Columbia UP.
Giddens, Anthony.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P.
Gunn, Edward M. 1980.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Pek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P.
Habermas, Jurgen. 1987."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 Lectures. Trans.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 MIT P.
Hockx, Michel. 1994. A Snowy Morning: Eight Chinese Poets on the Road to Modernity. Leiden: CNWS.
Howe, Irving, ed. 1968. The Idea of the Modern in Literature and the Arts. New York: Horizon.
Langbaum, Robert. 1957. The Poetry of Experience: the Dramatic Monologue in Modern
Literary Tradition. London:Chatto & Windus.
Lee, Leo Ou-fan. 2001. "Incomplete Modernity: Rethinking the May Fourth Intellectual Project." 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China's May Fourth Project. Ed. Milena Dolezelova-Velingorova and David Der-wei Wang.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n Centre. 31-65.
Lehan, Richard. 1998. The City in Literature: A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Berkley: U of California P.
Leung, Ping-kwan. 1984. Aesthetics of Opposition, A Study of the Modernist Generation of Chinese Poets, 1936-1949. Diss. U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 1992. "Literary Modernity in Chinese Poetry." Lyrics from Shelters: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 Ed. Wai-lim Yip. New York: Garland. 43.
---. 1996. "Modern Hong Kong Poetry: Negotiation of Cultures and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9 (1996): 221-45.
Lin, Yu-sheng. 1979.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The U of Wisconsin P.
Longenbach, James. 1987. Modernist Poetics of History: Pound, Eliot, and the Sense of the Past. Princeton: Princeton UP.
Shih, Shu-mei. 2001.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U of California P.
Spears, Monroe K. 1970. Dionysus and the City: Modernism in Twentieth-Century Poetry. New York: Oxford UP.
Trilling, Lionel. 1965. "On the Teaching of Modern Literature." Beyond Cultur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Learning. New York: Viking P. 3-30
Wu, Ningkun & Li Yikai. 1993. A Single Tear: A Family's Persecution, Love, and Endurance in Communist China. New York: Atlantic Monthly.
Ye, Michelle. 1991.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1917. New Haven: Yale UP.
---, ed. 1992.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New Haven: Yale UP.
---. 1998.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the Transnational Critic: China in the Age of Multiculturalism." Boundary2 25.3 (Autumn 1998): 193-222, esp. 214-22.
Yip, Wai-lim, ed. 1992. Lyrics from Shelters: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 New York: Garland.
卞之琳。1986。《吴兴华的诗与译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272-76。
郭蕊。1995。〈从诗人到翻译家的道路--为亡友吴兴华画像〉。《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108-18。
———。1995。《富于音乐的纯美—评吴兴华的《西珈》》。《人生·友谊·爱情——郭蕊诗文集》。北京:群言。119-20。
贺麦晓。1999。《吴兴华、新诗诗学与五零年代台湾诗坛》。《文艺理论与通俗文化》上册。彭小妍编。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7-28。
江弱水。2002。《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外国文学评论》3:124-32。
李思纯。1922。《诗体革新之形式及我的意见》。《少年中国》2.6:16-24。
梁文星(吴兴华)。1956。《现在的新诗》。台北《文学杂志》1.4:18-22。
林以亮。1976。《林以亮诗话》。台北:洪范。
刘福春主编。1996。《中国现代经典诗库》十册。太原:北岳文艺。
林耀德。1988。《不安海域》。台北:师大书苑。
陆志韦。1923。〈我的诗的躯壳〉。《渡河》。上海:亚东书局。8-24。
马良春主编。1991。《中国文学大辞典》。天津:天津人民。
沉宝基。1947。《姊妹篇(纪念诗人节)》。北平《现代知识》1.5:26-28。
———。1991。《沉舟》。太原:北岳文艺。
孙道临。1997。〈念兴华——致郭心晖的信〉。《走进阳光》。上海:上海人民。165-67。
唐逸。2000。〈追思吴兴华先生〉。《荣木谭》。北京:商务。53-58。
王佐良。1947。《一个中国诗人》。上海《文学杂志》2.2:190-202。
———。1996。《论穆旦的诗》。《穆旦诗全集》。李方编。北京:中国文学。1-8。
吴晓东编选。1998。《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南宁:广西教育。
吴兴华。1940a。《柳毅与洞庭龙女》。《燕京文学》1.1:11-12。
———。1940b。《空屋》。北平《中国文艺》3.3:10-11。
———。1941。《给伊娃》。《燕京文学》3.2:13-15。
———。1943。 《黎尔克的诗》。《中德学志》5.1/2:74。
———。1945a。《绝句四首》之一。《新语》5:24。
———。1945b。《宴散作》。《新语》5:25。
———。1945c。《褒姒的一笑》。《新语》5:26。
———。1946a。《演古事四篇·盗兵符以前》。《文艺时代》1.1:19。
———。1946b。《演古事四篇·解佩令》。《文艺时代》1.1:18。
———。1946c。《演古事四篇·吴王夫差女小玉》。《文艺时代》1.1:17。
———。1946d。《诗四首》之一《书樊川集杜秋娘诗后》。《文艺时代》1.2:119。
———。1946e。《诗四首》之二《大梁辞》。《文艺时代》1.2:120。
———。1947。 《吴起》。《现代诗》12:189-90。
———。1956a。《有赠》(一)。台北《文学杂志》1.3:28-29。
———。1956b。《有赠》(二)。台北《文学杂志》1.3:29。
———。1956c。《岘山》。台北《文学杂志》1.1:21-24。
———。1957。 《尼庵》。台北《文学杂志》2.1:22-23。
———。1959。 《记忆》。台北《文学杂志》7.3:16-21。
———。1986。《吴兴华诗和译诗选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263-71。
奚密。2001。《从边缘出发》。广州:广东人民。
———。1998。《现代诗文录》。台北:联合文学。
———。2003。《中国式的后现代?——现代汉诗的文化政治》。《文化研究》。2003年8月26日。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1479。
夏志清。1982。《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友联。
谢蔚英。1986。〈忆兴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277-80.
解志熙。2001。《和而不同:新形式诗学探源》。《文学评论》4:115-25。
杨牧、郑树森主编。《现代中国诗选》。1989。台北:洪范。
叶公超。1937。《论新诗》。上海《文学杂志》1.1:11-31。
叶维廉。1983。《比较诗学》。台北:东大。
余凌。1993。《燕京校园诗人吴兴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134-47。
袁可嘉。1995。《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55-72。
张曼仪等编选。1974。《现代中国诗选,1917-1949》。香港:香港大学。
张泉。1994。《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北京:中国和平。
张松建。2004。《重绘现代主义的文化地图:史书美《摩登的魅惑》评介》。台北《当代》199。
———。2004。《中国现代文学场的形塑:贺麦晓《文体问题》阅读感言》。北京《现代中国》5。
———。2004。《边缘、本土、现代性:奚密及其现代汉诗研究》。香港《九州学林》2.4。
张玮瑛主编。2000。《燕京大学史稿》。北京:人民中国。
郑敏。1998。《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学评论》4:77-84。
———。2002。《中国新诗八十年反思》。《文学评论》5:68-73。
周珏良。1987。《穆旦的诗和译诗》。《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南京:江苏人民。20-34。
周煦良。1945。《介绍吴兴华的诗》。《新语》5:21。
中国翻译家辞典编写组。1986。《中国翻译家辞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
朱光潜。1948。《现代中国文学》。上海《文学杂志》2.8:13-17。
(原载台北《中外文学》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作者: 微斋先生 时间: 2013-1-1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