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者言:读了桥的《寂寞鼓浪屿》,想起吾女万晓在一本即将出版的旅游类著作中关于鼓浪屿的描述,特地要来发在这里。
鼓浪屿浮生一梦
万晓
和厦门岛隔海相望的鼓浪屿,是厦门这座城市的美丽极至,你当然要去鼓浪屿,乘三元钱往返的轮渡。这个不到2平方公里的海岛,是一座真正的海上花园。下了轮渡,顺着人流上岛,开始还觉着拥挤,一会几个弯一转,就远离了人群,拐进了那些街巷,它们一律地幽美古老,像极了特吕弗电影里的法国南方小镇,满眼的繁花和肥美的各色植物,空气里有种甜香,还有淡淡的海风带来的大海的气息,以及隐隐约约的涛声。从某个窗口传来铮铮琴音,是德彪西的《月光》吗,还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
把行李扔到驴友们吐血推荐的家一样的宾悦旅社,就可以在岛上放心地乱逛。徜徉在那些幽深曲折,异国风情十足的街巷,令你不知今夕何夕。走过的地方似乎都有出处,都有被人们传送过许久的故事。毓园是纪念林巧稚大夫,她在这里渡过青少年时代。漳州路48号廖家别墅,一代文豪林语堂新婚时住过。黄家花园曾是中国第一别墅,主人最初是个剃头匠。笔架山顶是林同庆的厦门大学校长别墅,而你早知道他怎样到厦大,又怎样黯然离开。这一切看得你眼花缭乱,忽喜忽悲,还依稀看见历史的云烟从面前飘过。
鼓浪屿有很多细节等待你去发现。比如你刚刚擦肩而过的提个菜篮子的老太太,头发全白了,却纹丝不乱,脸上有一种特别的安详和宁静。有老外问路,你还发着愣在想他要去的地方是哪里,人家老太太一口牛津腔对答如流。你还会看见,路边店鱼丸店的中年店主平庸归平庸,可是,一说起来,竟然是舒婷的邻居,说舒婷两口子都是很和气的人。不管在鼓浪屿的哪条街问路,也不管是大人孩子,他们都会很认真地听你说清楚你要去的地方,然后自己再尽量言简意赅地告诉你,有必要的话,带你一段路。
很多小巷子口都有盛开的厦门市花三角梅,鼓浪屿的诗人专门为它们写过情歌:“不拘墙头、路旁/无论草坡、石隙/只要阳光长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即使身在异乡他水/只要想起/日光岩下的三角梅/眼光便柔和如梦/心,不知是悲是喜/”。
在龙头路口问,谁都可以告诉你音乐厅在哪里。这样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有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还有鼓浪屿音乐厅,你那么热爱艺术,一定会去。掩映在古老的榕树和樟树的树影里,音乐厅虽然不算大,但是通常是相当有水准的乐团才能来登台献艺,可见鼓浪屿人对音乐的挑剔。
除了到处都在卖的肉松、铁观音、馅饼,岛上居民最喜欢的,是在离家近的巷子口喝一碗鱼丸汤。都是老街坊,谁不吃胡椒,谁多加一点葱,鱼丸店老板都了然于心。穿着拖鞋一起吃鱼丸的几个中年妇女,说着丈夫和孩子的事情,一个人不小心被胡椒粉呛得差点背过气。这是一群一起长大的朋友,小时候一起相约着从街口的杂货铺一起出发去上学,后来悄悄在街角彼此分享青春的秘密心事,后来,她们都在码头等过自己的男友跨海而来。现在,她们喜欢闲暇时约了喝一碗鱼丸汤,说说家里的烦恼或者快乐的事。
斜阳里的鼓浪屿是最美丽的。太阳把树和墙的影子都拉得老长,如果是夏天,天边的晚霞红得象是要烧起来了。那些人家露台上的花被照得发光,踏着夕阳回家的归人一脸满足。远远地,厦门岛已经华灯初上,你喝一碗鱼丸汤后回旅店吧。
回到旅舍,休息一下,再出门看海上升月亮,去倾听海涛。“支嘎”推开旅舍院门,仍然是满眼的献花和绿色的枝枝蔓蔓,你无端地对这个夜晚充满期许。晚上出来,你真看见了海上的月亮,也听见了浪涛的声音,可是还很早,你还没有睡意。这时候你开始怀念城市的灯红酒绿,回市区的念头突然就冒出来了。
在回程的轮渡上你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好歹也见识了。就是不知道海子来过厦门没有?他想象中的房子不见得适合自己吧,还要劈柴喂马,说明既没有天然气也没有出租车,那花开得再多,生活还是不方便啊。
哈哈!
好一篇厦门游记.这下来厦门旅游的人又得多不少了.呵呵
不过确是如万晓所说,人们想往的地方未必适合生活. 我们享受城市带来的方便已经习惯了,在岛上是挺不方便的.
虽然住在厦门,我去岛上很少,即便去了,除了看看景致, 我通常不会去探求那些建筑的来源及故事. 所以万晓的游记充实了鼓浪屿以众多的人文渊源. 这是真正的游记所不能缺少的. 一个地方, 能够吸引游人成为景致, 要么以自然优美胜出, 要么以历史久远,文化深蕴胜出. 鼓浪屿, 相对来说,是人文方面更多一些.
最喜岛上的 那份宁静,沿着高低错落的石板路,迂回在小巷里,总有意想不到的风景等着你!~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