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在饱含诗情的眷恋中落向家乡 [打印本页]
作者: 任真 时间: 2005-1-23 06:53 标题: 在饱含诗情的眷恋中落向家乡
——丁庆友诗歌浅读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丁ersonName>老师从家乡调入油建不久,我就闻讯去请教了。现在,一想,有十几年了。所以,老师来到油田后文学创作的每一次变化都成为我学习和解读诗歌写作奥秘的机会。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丁ersonName>老师的诗歌从诗集《家乡呵家乡》之后,为之质变,纯美的乡土抒情变为内心的反思和不断向家乡的深情降落。《荒沙。荒原》是家乡和油田的交错,而《酸枣那棵树》则又因为作者创作的自觉向乡土诗歌的土壤里深挖了下去,种出了一园子好诗。。
在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丁ersonName>老师的笔下,娘背上的巢、鞋窝里的泥、雨中的野篦麻。。。都在小巧、清纯中蕴藏了深沉的内含。清纯是《家乡呵家乡》中承继下来的,而深沉和丰富的内含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却是丁">却是丁ersonName>老师打开了诗歌新的天地,让中国的乡土诗坛为之一振,终于,也获得了《诗刊》的年度诗歌评比第一名。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丁">丁ersonName>老师把看似平淡的农村生活与强烈的内心情感对接,让你突然感到自己的心底也跟着作者一样,渗出针扎下去的血花花来。
记得丁老师说过,离开家乡来到油田,家乡远了,娘远了,思念便浓烈起来了,心向家乡贴近了下去。这种距离产生美的艺术逻辑无疑是正确的。我却认为,多年的创作阅历和修养与远离的时机对口了,诗歌的涌流就顺着这个趋势喷放了出来。如果没有创作的磨炼和储备,这一切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作者没有远离乡土,就写不出好的诗歌作品了吗?回答是否定的,但也是无法预知的。究竟丁老师的诗歌在猜想的环境中呈现出多么灿烂的艺术霞光现在却必须否定,因为这样了就已经不是那样。
诗,包含情感,是情感的形式和语言结合体。丁老师的诗歌语言既来自生活话语,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来自生活口语的如:“人挪活,树挪死\可庄稼人不挪”中“挪”字,就是对生活语言的提炼。而“鞋窝子里的泥土不封冻”这样的句子,既来自生活,又具有较大的涵盖力和隐喻意义。他把娘背负孩子的高度称为“海拔”,说“孩子一入世就有了高度”。用“海拔”一词来言说娘对孩子的爱,非常形象。像“再无需举杯邀那钩冷月”、“油油绿绿肥肥阔阔”等句子更是显出丁老师对古典文学营养的活学活用。
丁老师写诗有起头一针见血之说,也就是写诗时要直接进入主题,像针一样扎进作者情感的皮肉中,第进和烘托要简洁有力,让情感和诗意在起伏中前进,最后爆发。而且,许多诗句都在生活描述和话外之音中跃动,诱导着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读丁老师的诗歌《望一片玉米眼睛里就有泪》,仿佛看见作者正站在玉米地旁,不是很近,能看见玉米地的样子。作者像打量自己的乡亲,邻居家的孩子,在深情叙述歌咏中,慢慢地飞翔起来,向前靠近着,向下降落着,突然,深情地扑了上去。
下面附丁庆友老师诗歌一首:
望一片玉米眼睛里就有泪
望一片玉米眼睛里就有泪
在崖畔在沟沟坎坎
红缨缨绿叶叶
玉米们全都长成一个模样
需要黄土的生命太多
一棵玉米只能配给些许的黄土
玉米们的根弯曲着,深深
能消化石头
玉米们没有年轮
或者年轮早已退化
年轻或者古老无据可考
玉米们相互授粉一辈传一辈
不显山也不露水
玉米们活得心平气和
风摩擦玉米们的叶子
声音沙哑
说一口乡土话叹息或者微笑
走向秋天
望一片玉米
泪眼里
一棵是爹
一棵是娘
我的诗歌一首:
那些日子
——海潮记忆之一
一个人看井的日子
是跟床和枕头、锅和碗
路边的野花和小草
成为亲人的日子
出门绊一下腿
就跟歪倒的凳子
绊一句嘴
进门锁头咣当一声
就回头轻轻拍它一下
那次大海潮
你被围在一个油井台上
锅和碗漂来找你
床和枕头漂去叫人
野花和小草淹在了水底
凳子压在塌了的板房里
锁头沉进泥里
钥匙还挂在腰里
你守着一口不再说话的油井
它已被抽走了电流
你坐在抽油机架子上
一天过去了
裂着嘴的碗坐在身旁
一个阴天的夜就过去了
很多年后
天和地也都变了
那只裂着嘴不吭声的碗
坐在壁橱的玻璃后面
没有月光的夜里
你的目光是月光
作者: 齐云 时间: 2005-1-23 12:34
台湾人能回大陆探亲后,乡愁诗就变成探亲诗了,不仅主题变化了,诗的品质也下降了。丁老师不离开家乡,乡土诗即使还有,也会是另一种面目的。
不喜欢《望一片玉米眼里就有泪》,诗歌的语言应该比其他文体更能体现民族语言的精华,总觉得汉诗的语言不应该是这样散漫的。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