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黄河,到长城,过青海,有驼铃。 追黄昏,等黎明,寻旧梦,问前程。
叶萧萧,风阵阵,山重重,水沉沉。 生铁剑,焦尾琴,一条路,一个人。
屋檐下,有风尘,古渡头,斜阳深。 多少痛,多少苦,多少泪,多少恨?
目送着自己象白云一样渐渐地去远, 感觉着日子象绿茶一样渐渐地冷淡。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
我看到了五月的桃花在不时地飘落, 树上挂着寻找了多年的青春的结果。
05-5-1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1 11:08:06编辑过]
好久不写长句了。
再写一写试试。
渡黄河,是长城,过青海,有驼铃。 追黄昏,等黎明,寻旧梦,问前程。
叶萧萧,风阵阵,山重重,水沉沉。 生铁剑,焦尾琴,一条路,一个人。
屋檐下,有风尘,古渡头,斜阳深。 多少痛,多少苦,多少泪,多少恨?
目送着自己象白云一样渐渐地去远, 感觉着日子象绿茶一样渐渐地冷淡。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
我看到了五月的桃花在不时地飘落, 树上挂着寻找了多年的青春的结果。
05-5-10
两部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节奏,形成差异,这样很好。谁说格律体新诗千篇一律啊?是他们不懂。咱们就是要那作品说话。
我看到了五月的桃花不时地飘落
——这一行节奏不鲜明,散文化了。改一改吧,“我”可以不出现。
我很喜欢的。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真是好句子。
梦飘飘和三月态度截然对立,这对于一首诗来说,很正常。
诗酒兄提的意见有道理,只是才力有限,不知如何修改,还望提示一二。
骨子头里仿佛在颤动,这不同节奏,不同感悟是生活,是一场醒来的深梦。
个人很是赞叹诗里的灵魂,就是所谓的白鸟噙禾欲飞的感觉吧。
梦飘飘和三月态度截然对立,这对于一首诗来说,很正常。
诗酒兄提的意见有道理,只是才力有限,不知如何修改,还望提示一二。
两部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节奏,形成差异,这样很好。谁说格律体新诗千篇一律啊?是他们不懂。咱们就是要那作品说话。 ~~~~~~~~~~~~~~~~~~~ 唱唱反调,我觉不好。前后太突兀。好似断了线眯着眼硬连上似的。
影响阅读兴趣。
如能长短间隔最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1 23:21:14编辑过]
看到飘飘的这句话,吃了一小惊,倒让我想起了我是怎么闯到古典新诗来的这段往事。 好象是在2002年,那时的榕树下枝繁叶茂,是全国颇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我潜水看了一段日子,知道了当时如日中天的XX等人,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我,同时对一个人也有印象,那就是唐古拉山风语者,他的诗功底深厚,情深义重,更重要的是在那么多艰深晦涩的所谓诗歌中,晓畅好懂,风格清新,别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 后大树飘零,各种诗歌论坛如雨后春笋,大家各有去处,我东瞅瞅西看看,越来越觉得郁闷,诗歌带给人的已不是美的享受。就这样在西窗月滞留了一段日子。 有一天,发现了一个拜山贴,署名正是唐古拉山风语者,同来的还有吟香。其时,吟香正在大力宣传古典派新诗,一则因为吟香的引见,另一方面因为唐古拉山风语者这个名字,我来到了古风,来到了古典派新诗。这大约已是2003年的下半年了。 然最初我并不常来,以为“古典”二字有复古的倾向,直到我发的第二篇贴子《异乡的叶子》,第一次见识了菜花的刀法,他评析如此精准到位,富于文采,让我惊异不已,才知此处确实藏龙卧虎。 然后翻阅了当时古风里的绝大多数陈贴,其诗文与点评之妙,让人叹为观止,并认为水平已超过了新诗的有些名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是前所未有的惊喜。从此,从古风到紫竹,再到如今的诗苑,一路追随。
但是我一直认为“古典”二字有待商榷,可能对多数人来说,就象我当初一样,乍看之下,认为这两个字复古的倾向,而避而远之。其实,我们的古典新诗不论从内容题材、思想意识、表现方式都是非常宽泛广博的,并不是狭隘的流派。 我们只是在晦涩、玄乎、不明所以、自由化过度之风盛行的当今诗坛,写一写明白干净的诗歌,并在明白的基础上,力求诗艺,精益求精,能够写出一些比较好的,有机缘或许能流传下去的诗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3 14:26:24编辑过]
谢谢三月的支持。
在古典新诗的道路上,希望我们一起走得更远更久。
看过三月评述,深为赞同。进来此坛是看着古典新诗名才闯入的,因为自心深慕古典诗歌风范,写作路子也朝着这方向去,并不是古文底子深厚缘故。在版主招聘时曾与唐兄解释过。当然诗歌百花齐放好,简单明了又不失诗歌本性应是我们共同方向。
诗意广大,诗心广大,与你们共勉:)
另碎语几句,唐兄看后删掉。
版面新贴甚多,一一看完和回复耗费很多精力,这边网速很慢。所以上线得来回贴不多,见谅。又有私心,想临新作。这一来一回心意,就耽搁了回贴,甚为抱歉。等身体再好些,会把版面搞好,也想过每月细心评评一位诗人之诗作。一切都是乱语,不说了。
两部分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节奏,形成差异,这样很好。谁说格律体新诗千篇一律啊?是他们不懂。咱们就是要那作品说话。
这是我一贯的主张。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4 14:00:55编辑过]
尝试修改两个字:
渡黄河,到长城,过青海,有驼铃。 追黄昏,等黎明,寻旧梦,问前程。
叶萧萧,风阵阵,山重重,水沉沉。 生铁剑,焦尾琴,一条路,一个人。
屋檐下,有风尘,古渡头,斜阳深。 多少痛,多少苦,多少泪,多少恨?
目送着/自己/象白云/一样/渐渐地/去远, 感觉着/日子/象绿茶/一样/渐渐地/冷淡。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
你看那/五月的/桃花/纷纷/扬扬地/飘落, 树梢头/挂满了/寻觅/多年的/青春/之果。
唐时新嫁娘所言很直诚,我想诗友们都会理解的。 希望君早日康复。 另,君所言速度问题的,虽然不是致命的,但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十四桥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速度慢,以至于她时间不够。
希望大家能帮忙想想办法,让我们的速度快起来。
孙兄所改,很好。我将采用之。 非常感谢。
节奏的对比若能与诗情的对比相结合,方为上品。下面是我以前写的一段文章,可供参考:
除了段落之内的节奏变化之外,还有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有的双叠体的词牌,段落之间节奏有明显的。这种结构能通过节奏对比而加强内容的色彩对比。如:
《清平乐·蒋桂战争》毛泽东
风云突变, 军阀重开战。 洒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梁再现。 〔仄韵,跌宕起伏的节奏〕
红旗跃过汀江, 〔换平韵,转轻快流畅整齐的节奏〕 直下龙岩上杭。 收拾金瓯一片, 分田分地真忙。
有的新诗作者深得此法的神韵,如:
回忆: 我坐在 一尺高的小凳上面 紧抿着嘴 叠着一只小船 年轻的阿姨 走过来俯下了脸 我奶声奶气 真心地喊: 我要把船儿 送给小班
思考: 开始的美德在世界上确实最美 虽然你给人们的只有一只纸船 然而天真不会使世界达到完美 美德总收获在洒下血汗的心田
——孙武军《回忆与思考》〔全诗八节,下皆仿此〕
轻松美好的回忆用的是轻快活泼的自由节奏,深沉严峻的思考配上沉实稳健严谨的节奏,构成鲜明的对比。
飘飘,我只自顾自地回忆去了,未有念及其它,还请不要见怪才是!我到重庆已有多年,应算半个老乡吧:)另,风语的诗能得我们二位喜欢,他该感到荣幸的,呵呵.......
葡萄酒。淡了些吧。
哦,忘了,两位~~~~~。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