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当代新诗形式与当代民歌民谣小议 [打印本页]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1-8 13:34     标题: 当代新诗形式与当代民歌民谣小议

当代新诗形式与当代民歌民谣小议

古代诗歌节奏的形成,往往与协调劳动节奏有关。我国民歌民谣的节奏形式,基本上是大农业社会的产物,而古老的农业劳作多是单调的机械的重复,表现在诗歌里则是整齐的四言、五七言形式,是很少有质的变化的,所以它们的节奏形式仍然这样亘古不变。

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杂言宋词元曲的节奏形式,主要是受西域胡乐的影响,西域游牧民族的游牧生活,决定了它们活泼流动的节奏,化为歌舞,进而影响了长短句为主的宋词形式。

古代文人是不事劳作的,他们苦读书斋为的是进取功名,所以他们缺乏诗歌形式崭新创造的源泉,必须从民歌民谣歌舞里吸取灵感。

现代社会里,古老的农业劳动和游牧劳作已经根本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正在逐步被现代新的生产形式取代,比如,即使是仍然比较落后的农村,还有多少人会去打夯、车水?夯歌车水歌之类的民歌民谣不正在逐步彻底地丧失它们的现实基础吗?所以,当代的民歌民谣已经很难给新诗歌形式的提供多少新鲜血液了。六十年代形式单调陈旧的民歌集《红旗歌谣》,就是民歌民谣的一曲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挽歌。

现代社会里,劳动人民有了质的变化,知识分子成了劳动人民的主力军,他们的劳作更注重于心理节奏,所以如何探讨这种心理节奏在新诗形式中的恰当表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崭新的课题。

当今流行歌曲的创作者,也大多数是知识分子,他们创作的流行歌曲也可以看成是新民歌的代表了吧。他们的歌曲创作,当然可以作为新诗新诗创建的重要借鉴之一。不过,把这些音乐创作当成是新的新诗形式创造的源泉,恐怕期望值未免过高了。

综观文明史的发展,总是从综合发展到分立,再综合再分立,如此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比如数学发展史,最初是算术几何的综合形式,到后来分化为很多独立的分支。这些数学分支会逐渐根据自身的逻辑规范发展,以至于出现很多“纯数学”,如“数论”之类,它们已经不直接从现实生活实践求得启示和灵感,完全按自身的逻辑规范予以推导;正是这些纯思辨的、纯逻辑化推导出来的理论,时不时会有成果对科学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实。

诗歌音乐性的研究也是这样,因为音乐创作理论,语言学语音学理论,诗歌形式音乐性的理论已经有长久的历史积淀,现在已经变得比较成熟了。因此,脱离歌唱的纯诗的音乐性研究的基础理论已经初步具备,可以预见,这种纯诗的音乐性的思辨式、逻辑化的研究成为了必要和必然,它们的研究成果,肯定也会产生能够反过来指导诗歌形式的再创造,根据这种理论创作出来的新形式的优秀新诗,它们一定也可以通过作曲家配曲,成为崭新形式的“两位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8 15:54

我很希望我们的诗人,诗论者,包括我自己,能够化多一点时间来关注【当代民歌民谣】。相信我们的人民不会只停留在「打夯、车水」,只会哼「夯歌车水歌之类」;随便举几例如下:

大理民歌民谣:

民歌

在大理民间非常流行,有白族民歌、彝族民歌、汉族山歌等多种,唱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男女老幼都能歌唱,无论上山下海,或在田间劳动,只要有人开了头,就会此呼彼应。民歌是大理各族人民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最好方式,白族民歌可分为长歌;短歌两大类,用白语唱,统称白族调。长中已经普及,男女老幼都能歌唱,因此称为白曲。白族调内容极为丰富,有劳动歌、仪式歌、寓言歌、生活歌、情歌、苦歌、儿歌、咏物歌、反意歌、习俗歌、地名歌、一字歌(每句唱词里都有一个同音字词)、劝世歌等13种。格式有三七七五” (第一句3个字,二、三句7个字,四句5个字)七七七五两种。彝族山歌主要流行于彝族聚居的漾濞、巍山、南涧等县,用彝语唱,种类有打歌调、薅秧调、喜调、山歌、牛歌、哄娃娃调等,格式为7字一句,歌词内容丰富,调子优美。汉族山歌,汉、白、彝各个民族都能唱,以对唱为主,因此又称对口山歌,在全州普遍流行。男女对歌时,都是即兴随编随唱,句式多为74句,用汉语对唱。

民謠

有童谣、革命歌谣两种。童谣是流传在白族地区供儿童朗诵的一种韵文诗体,作为儿童们游戏时的唱词和启蒙教材,如《梨树开白花》、《打发小大姐》、《打水鸭》、《煎糍粑》、《诳大话》、《莫要小看人》、《橡筋歌》等。革命歌谣是大理各族人民群众用来反对剥削,歌颂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一种押韵的民歌体裁,如1936年红军二、六军团过大理地区时人民歌颂红军的歌谣:红军三万三,路过波罗庄,吃富不吃贫,穷人家莫搬等。还有歌唱中共地下党在滇西北建立的革命武装七支队的革命歌谣:翠茵因,参加红军打敌兵,解放这县攻那县,有革命雄心。打倒反动保安团,还要消灭土豪绅,建立人民新政权,不达不甘心等等。

儿歌

是流传在少年儿童中间的一种口语歌词,在大理地区极为普遍。儿歌独具特色,有长句、短句,有男女对唱等多种格式。已搜集整理的有《唱月》、《寻根底》、《月亮姐》、《阿姨姨》、《白月亮》、《千好笑》、《尼尼乃》、《一千岁》、《腌腌菜》、《独姑娘》、《吆雀》、《冬至节》、《新大嫂》等。––【摘自步客商旅网www.buke.com.cn

陕北民歌

大赛延安赛区决赛落幕 西部歌王展歌喉

文章来源:西安晚报

本报延安讯(记者魏建国)昨晚,陕北民歌大赛延安赛区最后决赛在延安大礼堂举行。经预赛、复赛两轮淘汰后,共有25名歌手进入决赛。最后,来自安塞的韩军、王磊磊和延川的王世清分获专业、少年、业余三个组别的一等奖。   本次陕北民歌大赛,引来延安群众的广泛参与,全市共有860名歌手报名参赛,分为9个赛点进行预赛,其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只有6岁。经过4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最后有112名歌手进入复赛。延安市委宣传部陕北民歌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提出明确要求,各代表队从节目选取、演唱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组织,充分展示了陕北民歌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独特魅力。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1-8 17:02

既然游子兄认为现代新民歌民谣能给新诗新诗带来借鉴,那么游子兄必须用事实说话,举出能作示范的样品实例出来。

从游子兄所举的民谣民歌实例来看,和我们已经熟悉得无以复加的老民歌形式没什么两样。新诗能从它们的形式中得到什么新的信息呢?

可否能够举一些的确与以往常见的民歌形式不同的、能够和现代口语接轨的、富于表现能力的、崭新的、能够值得新诗形式借鉴的具体民谣形式出来呢?

另外,汉语以外的少数民族语言唱出来的民歌和民谣,除了懂得该种语言的人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之外,至于翻译成汉语形式后的新民歌,它们与西洋诗歌的翻译作品的性质相近,能给汉语诗歌带来的新信息也不会太多〔不是完全没有〕。


作者: 凤舞九天    时间: 2006-1-8 17:58

游子兄所举例子似乎只是从内容上面的分类,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新的形式?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8 18:01

孙兄,关于中国的民歌民谣,游子还得多多学习,没有能耐满足你的要求。游子只是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民歌民谣。我长期生活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没有孙兄那样的良好条件可以直接接触中国的民歌民谣,实为憾事,今后在这方面或许得多向你请教。

然而大家把眼界放宽一点,把民歌民谣的关注,收集,研究做起来,甚至将民歌民谣以至城市流行歌曲一起包容进新诗诗坛的大家庭里,相信对新诗的发展,对中华诗歌的繁荣,一定有百利而无一害。你说是吗?


作者: 古典新诗苑    时间: 2006-1-8 18:10

关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8 18:12:08编辑过]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8 18:11

我又常常想起汉代的官方机构【乐府】,唐代的官方机构【教坊】,它们收集,研究,推广当时代的民歌民谣,不是为中国【汉乐府】,【唐诗】等古典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上不能磨灭的贡献吗?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1-8 18:14

关注民歌当然有利无害,我并不反对。只是我认为期望值不可太高。因为六十年代,在主席的提倡下,民歌民谣被抬得非常高,当时的诗歌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后搞出了一本《红旗歌谣》,在诗歌形式方面,借鉴作用不是完全没有,但实在太微弱,与毛以及诗歌界的期望值相去是十万八千里。

这也说明了在现代社会里,把民歌民谣当成新诗发展的源泉是不现实的。期望值越大,失望就越大。

历史并不是永远重演的。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8 18:23

从来就不存在真正的「历史重演」。历史是永远值得借鉴的;毛泽东的一些失误要借鉴,然而不能因为这样就“忘记”三千年的中华诗歌史,“忘记”传统。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8 18:50

以下是引用凤舞九天在2006-1-8 17:58:47的发言: 游子兄所举例子似乎只是从内容上面的分类,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新的形式?

凤舞九天君:游子对于中国民歌民谣的认识,一知半解耳,因不能回答你的要求。游子只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与大家一起来关注,了解,有可能的话,也研究一下中国的民歌民谣,包括中国的流行歌曲。我们任何一个人单干也许出不了什么成果,起不了什么作用,但是有一群人一批人来做就不同了。你说是吗?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作者: 晓曲    时间: 2006-1-8 21:48

学习了。
作者: 古典新诗苑    时间: 2006-1-9 06:54

关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9 8:46:55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1-9 08:47

我是继承学习传统的极力鼓吹者。但是,继承传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如向古代诗词学习等等都是。从当代民歌民谣里吸取养分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

我不过是想说明这一点:我们对于当代民歌民谣在新诗形式发展中起作用的位置,也应当有个正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把它们看成是新诗形式发展的最主要的源泉,这种期望值是过高了,六○年代诗歌界的大规模的采风运动和新诗创作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今后是实践是不是会继续做出证明,我们且拭目以待。

毛泽东主张向民歌学习的主张并不算失误,因为古代民歌民谣曾经对古代诗歌形式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甚至是举足轻重的影响,然而,在现代社会里是不是仍然如此呢?这是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予以探索和研究的。所以60年代广泛地搜集民歌民谣也功莫大焉,不通过这样大规模的现代采风运动,现代民歌民谣是不是仍然是诗歌发展的源泉,谁也无法下结论的,这只能靠实践来证实。

然而从那段时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从实践中证明了当代民歌和民谣〔特别是农村里的〕的形式已经很难给新诗带来多少新鲜血液了。究其原因是影响农村民歌和民谣的古老的大农业劳动结构正在逐步解体,新型的现代化的农业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那种因旧农业劳作节奏所影响而产生的五七言式的音乐诗歌节奏,自然会由更新的节奏形式所替代,这也是社会的进步。

从诗歌形式本身发展趋势来看,诗经四言诗是朗诵句型,而之后五七言吟诵句型曾经一度在诗坛占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接下去是宋词体和元曲体则改变了这种吟诵句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是朗诵句型和吟诵句型相辅相成了。新诗发展史里,朗诵句型又重新成为了诗歌形式的最主要句型,吟诵句型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形式了。从语言学的角度看,三字尾的五七言吟诵句与现代口语的语法结构矛盾比较大,这也是它只能成为辅助形式的根本原因。而当代的民歌和民谣仍然是那种五七言为主的原始形态,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再成为新诗借鉴的主要体裁了。

当然,吟诵句仍然是新诗句型的不可或缺的辅助句型,所以研究学习民歌民谣仍然是很有必要的。我也赞同和希望大家在这个工作中做出努力。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13 05:46

以下是引用凤舞九天在2006-1-8 17:58:47的发言: 游子兄所举例子似乎只是从内容上面的分类,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新的形式?

不是。我谈到民歌,更多的是关注它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就某些特定内容来说,我以为新诗比民歌,甚至比流行歌词,或许更胜一筹。我关注的是新诗的形式,或者说,更关注新诗的载体(它与形式有关联)。

更明白地说,我关注一个“歌” 字。现代的研究证明,唐代的诗歌包括近体律诗,全部都是歌诗;因此能借歌唱在民间广为流传;也因它的广为流传,大大激发了诗人的创作:唐诗的繁荣兴旺,跟他的广为流传有很大的关系。(见吴湘洲【唐代歌诗与诗歌-论歌诗传唱在唐诗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提倡关注和研究民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想法。

长期以来,中国诗坛流行「写诗是少数人的事」「是个人的事」「诗歌本来就是小众文学」「律诗是文人发明的」「不存在大众诗歌」等不正确观点。在这些观点的引领下,导致新诗严重脱离大众。我希望因此多少改变一下文人们的这种狭窄观念。

比如「律诗是谁创造的?」这个问题,至今仍有一些文人,教授认为那是文人发明创造的,就不符合历史事实。提倡白话文学的胡适先生就有一段很发人深思的论述。他是這樣論說的:

「一切新文學的來源都在民間。民間的小兒女,村夫農婦,痴男怨女,歌童舞妓,彈唱的,說書的,都是文學上的新形式與新風格的創造者。遠是文學史的通例,古今中外都逃不出這條通例。」「<國風>來自民間,<楚辭>里的<九歌>來自民間,漢魏六朝的樂府歌辭也來自民間。以後的詞起于歌妓舞女的,元曲也是起于歌妓舞女的,彈詞起于街上的唱鼓詞的,小說起于街上說書講史的。––中國三千年的文學史上,那一樣新文學不是從民間來的?」

我们的新诗呢? 它真是一个例外,由文人发明创造的新文学艺术形式吗?不管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沿着这条「由文人来到文人去」的路走去,新诗的前途堪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1:18:48编辑过]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1-14 04:40     标题: 什么是中国诗歌最重要的传统?

游子一点不怀疑孙兄说「我是继承学习传统的极力鼓吹者。」现在,中国新诗诗坛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及诗论家主张并鼓吹学习和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这是一件令人感到欣慰与鼓舞的事。不过这方面仍有一些问题,我愿意在此提出来与孙兄及其他诗友讨论。

那就是:那些是中华诗歌的优良传统?什么是中国诗歌的最重要传统?这里面的认识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有的人认为只要继承「五四」以来的传统就够,有的人主张继承古典律诗的格律传统,有的人仍然要“继承”西洋诗歌的“传统”,等等,不一而足。

游子则认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传统是与音乐的结合,而且是与民歌民谣的结合。但是我的观点也未必正确。

因此,我建议我们不妨就「什么是中国诗歌最重要的传统?」展开一场讨论。中国广州出版的、野曼先生主编的【华夏诗报】去年有过这方面的一些讨论,我将把其中的几篇陆续转贴上来,好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4 4:42:58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1-14 08:49

欢迎之至!


作者: 诗酒自娱    时间: 2006-2-2 14:41

我以为要学习民歌的主要是精神,即对生活的态度,表现手法,等等。

格律体新诗在形式上与民歌自成体系,只是吟诵式的三字尾有共同之处,与古诗也是如此。

当代诗人尽可写种种民歌体的作品,但是与格律体新诗是两码事。

我在最近的论文里这样区分当代的格律诗的类型:

格律体新诗;

民歌体诗;

诗词。

这样划分非常清晰。

顺便说一句,他们都可以是歌诗,只要谱上曲子。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2-4 11:14

顺便说一句,他们都可以是歌诗,只要谱上曲子。

這道理沒錯。然而我希望我們不只是製作純酒的「純酒坊」,而且是可以調制、出產受廣大民眾歡迎的各类名酒的酒廠!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2-19 12:09

轉貼【奇異網】玉海帖:

我们的新诗呢? 它真是一个例外,由文人发明创造的新文学艺术形式吗?不管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沿着这条「由文人来到文人去」的路走去,新诗的前途堪忧。

一月十四日游子君的这段话我举双手赞成;“文人”历来最显著的一亇毛病就是总觉得自己比“民间的男女”高明,豈不知他们就失败在这上面,这样下去新诗的前途怎能不堪忧?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2-19 12:18

孙逐明在此贴后的回帖为:

时代总是在变化的,“文人”、“劳动人民”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 新诗草创之际,创始者的确是传统意义的“文人”,而现代的文人大多数已经是“民间男女”了,已经是“劳动人民”了。 那种以文盲为主的“劳动人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将来的新文学艺术形式,恐怕全部将走“由文人来到文人去的道路”了,这也是无可如何的事情呢。 真正认识到现代知识分子也是劳动人民,经历了多么艰辛的历程哦!

游子回复:

孙先生好!

孙兄在这里似乎提出了一个对我来说很新的概念:全民化的文人?这确实与我所理解的「文人」相去甚远。我理解的文人,广义来说是泛指文化工作者,狭义地理解,则指包括诗人,作家在内的文学工作者。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愿在此请教。

不过,为了明确我们是在讨论现代新诗而不涉及其他,我愿意把我在本文中的「文人」,修改为「诗人」。会不会更加明确?或许更加令人迷糊?我一时也说不清,因为我想起2002年我在新西兰华文作家协会主持的一个座谈会上的讨论。我现在特把那次座谈会后写的一篇小记【人,诗人与写诗的人】贴在本栏向大家讨教。

【注】:【人,诗人与写诗的人】是一篇数年前不成熟的小记,我只贴在【奇异网】【文学社区】,不在这里张贴显丑了,也免浪费大家的精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9 12:25:14编辑过]


作者: 孙逐明    时间: 2006-2-24 08:42

怎么称谓,性质都一样。当代大部分的“文人”、“知识分子”或者“诗人”,与古代文人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他们当中很多本身就是工人、农民,其它职业的知识分子也同样是劳动者,他们同样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种把知识分子看成二等公民、臭老九的时代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一种多么可悲的偏见。

左的文学史最爱说的是“劳动创造一切”,“劳动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当代知识分子的劳动就应当排斥在外吗?

这个问题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下去,先说了这几句。


作者: 游子    时间: 2006-3-1 17:43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先生2006-02-28 在《文学社区》的发言:

主张学习民歌与忽视民歌,是追求两种不同流派风格的表现。我当然是主张二者相互学习交流的。

但是,不同的风格流派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忽视甚至蔑视对方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也不必太在意对方的不同意见,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壮大自己的阵容,拿出大量像样的作品来,努力作好自身的理论研究工作,逐步争取得到大部分读者的认同,才是根本之道。光是埋怨对方,不从自身找原因,是无济于事的。

这番话可以针对任何诗歌主张。例如我是新诗格律化的鼓吹者,我也同时主张自由体和格律体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我的一些同好曾经埋怨自己的主张得不到所谓主流诗派的认同,我就没有这种怨气;只要我们自己孜孜不倦地努力,拿出像样的作品来,多作理论宣传,慢慢壮大自己的理论队伍和创作队伍,我们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孙先生,我很赞同你这种治学的态度。实际上,你所说的“主流诗派”如果有先生的这种态度,中国的诗坛也许不致如此的脱离大众,当前的新诗也不致会陷入危机。

我与你只是思路有点不同。我也没有一定的学术主张,更加不属任何“诗派”“流派”,我是从宏观的角度,觉得诗坛特别是“主流诗坛”的诗观如此的狭窄,中国的新诗如何能走出目前这种低迷甚至危机?

我们能为危机中的新诗找到一条出路吗?我相信你和东方诗风的同好们也在想这个问题:我相信我们在这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才一而再地希望我们大家把眼光放宽,把对民歌,流行歌曲的研究或者哪怕只是关注,包括在我们的视野内。这方面,台湾的余光中做的比较好,他在《余光中谈诗歌》的一书中,已经能够把民歌以及流行歌曲,放在他的视野里面。香港中文大学也有学者对香港的流行歌词作了专题研究,他的结论是“现代歌曲与宋词如出一撤”。不过只是一两人的关注不能为诗坛找出脱离的危机秘方,所以我才一再呼吁孙兄及东方诗风的同好们一起来关注和研究。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17:47:42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东方诗风旧坛 (http://df.xlwx.cn/old/)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