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金谷:两岸诗情更炽热,诗文映月耀彩虹



                                         

     “诗文合璧,象悬霄汉/情景化作月下彩虹”。

      在秋高气爽、桂蕊飘香的时刻,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由重庆师范大学、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09海峡两岸‘中秋月圆’诗歌朗诵会暨作品研讨会”,于10月3日(中秋节),在重庆师范大学校园圈内南侧岷山饭店(四星级)隆重召开并获得圆满成功。

      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新西兰、香港、台湾、南京、上海、福建及重庆市的诗人、高校教授及市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来宾共120余人、其中由台北著名诗人绿蒂率领的台湾诗歌界11人的代表团、与由新西兰著名诗人游子(黄乃强)率领的香港国际诗歌音乐协会的6人代表团,受到参会代表的共同瞩目。

      出席大会的还有重庆市台办唐林主任、市委宣传部樊伟副部长、市委统战部丁祥龙副部长。会上,由重庆师范大学校校长周泽扬,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台盟重庆市委主委李钺锋,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毛洪勋等代表主办单位分别向大会致欢迎辞和开幕辞。台湾诗歌代表团团长、中国文艺协会秘书长诗人绿蒂、香港国际诗歌音乐协会会长黄乃强、重庆新诗学会会长杨山等分别代表出席会议的诗歌界人士作了大会发言,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康纲有作了热情讲话,对本次会议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次会议的特点和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是学术性强――诗人与高校文科的诗评专家同台论诗

      由于台湾新诗在现代化与中国化相结合方面,很多诗人已经取得了成果,因此大会选择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两位台湾著名诗人――绿蒂与雪飞及其作品,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大会共收到论文四十篇。大会学术讨论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黄中模教授主持。

      在会上发言的,台湾方面主要有:中国诗歌艺术学会会长林静助、葡萄园诗刊社社长金筑、中国新诗学会副秘书长杨启宗;大陆方面主要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珂教授、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敖依昌教授、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教授陶德宗、重庆工商大学文学院教授傅正义、重庆师范大学台湾文化研究院鲜于煌教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诗词学会会长尹国民、重庆文学副主编、诗人兼诗评家万龙生、重庆市政协常委、台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许沛、以及西南大学、重庆师大的研究生等多人登台发言,对他们二人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一致高度评价并赞扬了他们作品中的思乡及乡愁中的热爱祖国的思想与反映现实的内容;对他们在艺术创作上走个性化创作道路、注意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并有娴熟的创作技巧以及在理论上重视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审美理念,从而取得了丰富而杰出的成果等,作了积极的推荐和肯定;认为他们的作品,为大陆诗人,在现代化与中国化相结合的创作道路上,提供了可喜的借鉴。通过讨论,出席会议的代表,增加了对他们作品的热爱和认识,扩大了他们作品的影响。未见其作品的代表,纷纷主动要求赠阅,以便能尽快地读到他们的作品。

      他们二人也在会上作了热情的答谢发言,对主办单位及在会上发言者对他们作品的肯定与评论,表示衷心的感谢,表示要进一步推动渝台诗界的双向交流和相互学习与了解。

      二、其次是以海峡两岸和中秋月圆为主题,成功地举办了一次格调高雅而又新颖多样的诗歌朗诵会。

      本次会议还在晚上举行了诗歌朗诵会,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于飞教授主持。大会在收到的500余首诗篇中,选了30首,由海峡两岸的诗人、歌唱家及青年学生、联翩在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三春湖演出厅(有多媒体设备、字幕与音乐伴奏),登台朗诵或演唱,更有观看演出的数百名师生挤满了大厅。

      朗诵会先由20多位青年学生组成的朗诵团、以群体的恢宏气势,朗诵了重庆诗人黄中模(金谷)的《月下彩虹》与老诗人杨山的《重庆月》开始之后,两岸诗人纷纷先后登台朗诵或演唱。

      台湾有七位诗人上台朗诵了他们的作品。绿蒂朗诵了自己的《海上升明月》、雪飞朗诵了自己的《嫦娥仙子的歌声》,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台湾著名诗人和朗诵家金筑的朗诵最为突出。他在朗诵他自己的作品《月光、故乡》之后,又朗诵台湾诗人马鹤凌1943年在重庆写的《中秋泛月为祿存彤熙口号》,其情其诗其声、悠扬婉转,起伏跌宕,尤为动人。金筑朗诵之后,学生还朗诵了鲜于煌的《南泉月光下的马鹤凌》,为大会增添了回首渝台相连的韵味。

      在会上,有成都歌唱家杨爽、演唱了由新西兰诗人游子创作的《那年的秋天》,声调玉润珠圆,音质柔美婉约,获得了观众热烈的喝彩。诗人晓曲配乐朗诵自己的《今夜站在长江边上》,将观众引向了广阔的长江夜空。

      重庆诗人裴玉玲朗诵了尹国民(紫光)的《月明歌乐山》,其声哀切,其情真挚,达到了感人的效果。南京著名诗人蔡克霖的《今夜的月光》、上海著名诗人王明胜《天之上映照着长安的月光》,也获得了观众的热爱与掌声。老诗人董味甘,不用稿子,上台放声吟唱了他的三十句古风诗《中秋月圆同一歌》,尤为动人。因病不能与会的老诗人梁上泉也委托诗人万龙生代他朗诵了为大会新创作的《月满中秋》。最后由万龙生朗诵了他新创作的《为中秋月圆诗会作》,“相约来年本阿里山头哟!我们在月下再度聚首”的歌声,在缙云山上空迴荡。

      朗诵会的尾声,是由大会的策划者之一的黄中模上台,代表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的老师们,向青年学生热情朗他们的作品,表示感谢,同时向大家介绍了台湾诗人绿蒂受邀、但未去北京观礼,而是来渝与大家共度中秋、吟诗过节的动人细节,增加了大家对他的敬意。最后绿蒂上台讲话,在他对朗诵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和感谢之后,会议在“同一诗魂同一归,同一传统同一辙”的两岸浓情的热烈气氛中闭幕。

      整个会议呈现出诗文合璧,映月增辉的绚丽景象。

      10月4日台湾诗界代表团与外地诗人,大会还送他们去游了朝天门广场、参观了南岸黄山抗战遗址博物舘。南岸区作家协会、重庆诗词学会为他们举行了欢迎午宴。宴会上宾主热烈致词,频频举杯,畅饮桂花酒,杯中盛满了两岸诗魂同一家的依恋之情。

     下午客人们参欢了抗战期中的小泉政大遗址,游览了南温泉。  

      下午五点,台湾与外地代表到了重庆大学文学院观光,適逢重庆大学建校80周年校庆。经校方批准,为来校观光祝贺的台湾与其他诗友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赠送了光闪闪的“重庆大学校友”徽章。稍后重庆大学中文系主任敖依昌教授及有关师生,还在古镇磁器口的望江楼上,为客人举行了露天欢迎晚宴。黄中模、鲜于煌、易小松老师及闻讯赶来的诗人师运山、萧敏等出席了宴会。当圆月在嘉凌江上空冉冉升起,张灯夜饮,飞觞醉月,吟诗歌唱,笑语歌声在古镇夜空与倒影在江中的月光一起流淌。台湾诗友在人潮涌动的古镇夜游,为他们的巴渝之行,增添了无限的怀念与浓郁的诗情画意……。

      三、最后是由渝台双方的有关代表协商,达成了建立渝台诗歌交流平台的共识。相约明年在日月潭或阿里山,由以绿蒂为代表台方诗界,主办诗歌朗诵会与研讨会,相互交流,推动渝台诗歌的向前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7 6:34:37编辑过]

内容符合的旧作也可以应征。

TOP

一了的两首都很好。

第二首页压上韵吧。

TOP

是两岸互相传递信函

 

——调整一下节奏。

TOP

为“中秋月圆”诗会作

 

歌乐山头月,同照阿里山

嘉陵江上月,也映日月潭

海峡纵使能   把两岸隔断

大陆与宝岛   仍紧紧相连

 

我们使用着   同样的汉字

月字的笔画   也毫无二致

窗前明月光   直照到今日

对月的酒杯   还盛满相思

 

今年有一个   团圆的中秋

月光下聚会   渝台的诗友

纵然到明天   又天各一方

美好的时刻   将永驻心头

 

歌乐山上月    清光盈怀袖

来年阿里山    月下再聚首

TOP

告金谷兄:本人的论文题为《绿蒂诗漫议》。

TOP

朗诵的作品昨已初步选定,本论坛多篇入选。

外地拟邀秋水、一了来渝与会。

TOP

期待中秋月圆时fficeffice" />

重庆师大黄中模教授是一位热心人,也有很强的活动能力。经他多方联系,2009年“中秋月圆”诗歌朗诵会暨作品研讨会将于10月3日在重庆师大召开,届时来自台湾和国内以及重庆本土诗人近百人将出席盛会。这次活动由重庆师大、市社科联、台盟市委联合举办。我们“东方诗风”论坛积极参加了征诗活动。前天,我和黄中模、董味甘二位教授共同选出40件朗诵作品,本论坛有近10首作品入选。秋水潋滟、一了山人还将应邀自河北、上海来渝赴会。《东方诗风》将作为礼品赠送给与会诗人。

今天一早,我就开始撰写朗诵作品的连接词。这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因为再次细读了入选作品,进一步领略了一些作品之美。

活动结束后,作为成果,还将出版论文与诗歌合集,留下纪念。

这次活动也搭建起渝台诗歌交流的平台。我的 诗已定为终场之作。正如我诗中所言,明年可能会在台湾举行这样的盛会:

    今夕歌乐山上的明月哟

    盈盈的清光注满了怀袖

    相约来年哟在阿里山头

    我们在月下会再度聚首

TOP

遗憾!秋水因公务不能前来赴会了!

我们已经初步商量了会后接待一了的事宜。

重庆诗友们非常欢迎一了的到来!

TOP

活动已于昨晚成功举行。在31个朗诵节目中,本论坛诗友共有8篇,分别为金谷、暁曲、青木、紫光、海棠、微斋、一了、诗酒所作。后三人自己登台朗诵。诗酒还未《东方诗风》顾问梁上泉先生代诵。蓝色畅想为紫光代诵。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