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关于诗韵——艾青闹笑话

大诗人也闹大笑话

艾青在一次关于诗歌的讲话中录下了陈子昂的《登幽州台》一诗: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然后评论说:“这样的一首诗,既不整齐,也不押韵……却能响彻千古!”——他是以此作为诗歌“散文美”的论据提出的。

  熟悉古典诗歌的人都知道,在过去通用的诗韵中,“者”和“下”是押韵的(者读如ZHA);在节奏方面,这首诗不是用的五、七言句式,而是用的楚辞那种带虚词的句式(“顿”的划分如斜线所示),并非“不整齐”。这是一个常识性的硬伤,如余秋雨把“致仕”想当然地理解为“使其做官”,而不懂它的意思是指官员“退休”一样。

这一事实说明,古音与今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今音读古诗有时候就没有韵感;同样,用古韵写今诗,也往往造成实际上的“脱韵”。有的人读毛泽东诗词,就感到困惑:为什么他有的诗词“不压韵”?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他用的是古韵。

哈哈,还有称在世的父亲为“先父”,称自己的父亲为“令尊”的。

TOP

知道,难得。

TOP

别人造的苦酒咱们饮

你瞧这世道——不公平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