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ice ffice" />
10月15日下午,《东方诗风》在渝编委、“东方”斑竹及部分“政委” (夫人之谑称)应芳草之邀,到成渝高速路青㭎服务区的路苑人家度假村校阅第三期《东方诗风》并度假,次日午后离开,度过了愉快的一整天。
说起此事的原委,就要介绍一下芳草这位主人了。20多年前我在字水中学教高中语文,她是我的“得意门生” 。她的作文《我的外婆》经我推荐,曾在甘肃的《少年文史报》发表。可是她没有考上大学,而是到永川的一所中专读书,后来就分配到永川工作。而我也于1982年离开了学校,转行到了江北区文化馆,后来就失去了联系。
前年夏天,她突然约同两个同学到我家来看望,并且捧着一束鲜花,使我格外惊喜。恢复联系以后,我介绍她加入“东方诗风”论坛,她便实际上成为我的诗友了。因为我的网名叫“诗酒自娱” ,论坛诗友对我大都以“师兄”相称,但她坚持叫我老师。
芳草现在在成渝高速邮亭收费站工作,其单位办的“路苑人家”每年发放福利券两张,可供8人免费吃住一天,于是她早就打主意请诗友们去那里度假。当然得领情,不能辜负她的一番美意。我还请她多找了一张票,借《东方诗风》第三期校稿的机会,组织了这次活动。
我们主城区一行7人:虞廷夫妇、青木夫妇、我们夫妇以及微斋于3点多钟到达,与来自璧山的天许夫妇以及自邮亭同来的芳草、海棠会合,进入度假村。这个度假村位于苍翠的缙云山麓,名字原来是取自老成渝公路一间小店,令人惊讶的是文化氛围营造得浓浓的,靠的是许多楹联、国画,特别是那些联语大都工而雅。一问方知,盖其前领导,一位秦姓主事者有此雅好也。
芳草想得很周到,特地买来了水果、花生、茶叶,使大家有喝的,有嚼的。安定下来后,微斋拿出样稿分摊,我们便开始认真校阅。到6时许,也就完工了。大家都觉得这期刊物质量不错,我感到欣慰。
晚餐很丰盛,喝的是虞廷带来的非常纯正的忠县乌杨老白干,我们称之为忠县五粮液呢。因为不是周末,就我们这拨客人,所以饭后趁酒酣耳热之际占领了卡拉OK厅,放肆狂歌。好久没有这样地嚣张了:我又吼了两曲:最爱的《三套车》和《星星索》。杭州诗人王翼奇改词的《二奶之歌》已成虞廷的拿手好戏,真真笑煞人也。
唱歌尽兴后,又分成两起:打牌、闲聊,午夜方罢。
次日上午,游“路苑”的后花园“金栗园”——此名符其实也有许多板栗树,有的树龄已老,树干已有空洞了。遇巧的是,树上还残留少许栗果,有的掉在树下草丛里,我们一路找寻拣拾,亦偶有所获,那个欢喜劲儿,仿佛恢复了童真。
下山回“家” ,已是10点多钟,我们的老朋友、儒商周厚勇闻讯来会,共进午餐后,这次活动圆满结束,大家依依作别,各自踏上归途。我们一行7人很顺利地回到重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