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理解新诗确实不能望文生义,而尊重约定俗成的原则。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一词多义”:“新诗改罢自长吟”中的“新诗”,其意义也是十分明确的

TOP

回复 8# 孙逐明

——理解为一个偏正式构成的词也可以的。不过在现代语境中,“这是我的一首新诗”,其意义只是强调它不是“旧体诗”,而不会被理解为“我新写的一首诗”。这样看来,“新诗”已经成为专用名词了。

TOP

定义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对事物的认识随着事物本身的发展而深化。
所以现在看来,“形式上采用与口语接近的白话,并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的说法就不够妥帖了。应该强调语言载体为白话;而只提“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就是实际上认同废名“新诗是自由诗”的观点。所以在“突破了旧体诗格律的束缚”后面,应该加上“新的适合现代汉语的格律在建设中”的意思。

TOP

小结很准确。
赞成不单独考虑“诗”——这是一个“哥德巴赫猜想”,不能穷尽、只能接近的真理。

TOP

回复 20# 孙逐明

——是的。

TOP

齐云是提出了宝贵的新思路。
的确白话与白话诗古已有之。
但是,现代汉语是不是就只是书面语言呢?包括现代的口语吗?好像也有点儿夹缠不清。
真有些莫衷一是了。

TOP

新诗:用现代汉语写作的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的诗歌。
——真是哥德巴赫猜想啊!诗又是什么呢?
戏仿之:
小说:用现代汉语写作的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的小说。
——这样又有上么意思呢?

TOP

我们不难忽略了现代汉语对于文言的继承关系,也不能忘记现代白话中有许多文言的存留(文言成分)。
所以孙兄所举拙作我以为还是属于现代汉语。

TOP

我们要注意现代汉语有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别。
而书面语言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成分(如成语即是),不能认为是“残余”,而已经是有机组成部分了。

TOP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的古诗——
以及王梵志的作品,我以为可以视为古代的“白话诗”。口语入诗古已有之也,佳例多多。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