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既然发到论坛里,就不能不发表评论。

黄淮先生以“自律共律”理论自诩,周仲器先生和赵青山先生对他的自律体创作也是推崇备至。

这些诗歌写的好不好,姑且不论,可黄淮先生自称“自律体”原名“自创体”,后来改称为“自律体”。

这就奇怪了,古人写作了一千多年的四言诗体、六言诗体和七言诗体,竟然是黄淮先生“自创”的体裁,如此荒谬不经的观点竟然被赵先生推崇备至,岂不是弥天笑话?

TOP

别把读者当阿斗!

TOP

本来已经失去了争论的兴趣,但是读了此文却不能保持缄默。
不想具谈具体问题,只提示作为论者应该秉持的原 ...
诗酒自娱 发表于 2012-10-4 21:01



    此文通篇谀词,夸大得简直令人肉麻。

  赵青山先生说:黄淮及其诗友周仲器认为:“自律体”与“共律体”创造、互动、交替、演变是中国格律诗发展的内在动力。“自律体”与“共律体”的互动演变已经造就了中国诗歌形式上两次伟大的变革,它的继续互动演变必将促进中国诗歌形式第三次伟大的变革。

  请问赵青山先生,黄淮先生究竟创造了哪一种“自律体”?它们是如何体现出”一诗一律”的特色,以至于足可“促进中国诗歌形式第三次伟大的变革”?能举出一种典型的的的确确是黄淮先生自创的优秀自律诗体来吗?

  抛开体式不说,黄淮先生可有一首脍炙人口、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足可以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戴望舒的《雨巷》相比肩?居然就“现代格律功当代”了?〔恕我直言,与这些新诗格律大师相比较,黄淮先生的诗作顶多算是三四流的作品而已。〕
   
  此外,所谓“中华诗园”难道已经奠基动土了不成?居然就“中华诗园利千秋”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