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前往新论坛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东方诗风旧坛
»
理论争鸣
» [原创]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思考
 
1
2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孙逐明
当前离线
UID
13
帖子
2131
精华
18
积分
1022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9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23-12-20
管理员
11
#
跳转到
»
孙逐明
发表于 2007-7-11 07:22
|
显示全部帖子
QUOTE:
以下是引用
金谷
在2007-7-10 21:28:51的发言:
孙先生的上述解说,仍然无法解释在格律诗体内的词曲里面的长短句中的参差不齐的问题。有很多词曲,除了句子、音步不对称之外,各句的平仄,因句式不同而不对称,根本不能把它们纳入你的对称说的框架内。敬请三思。
先生不能对“长短句中的参差不齐的问题”泛泛而谈什么“无法解释”,要作具体分析。先生可以引用具体的实例。我们再讨论如何?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孙逐明
当前离线
UID
13
帖子
2131
精华
18
积分
1022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9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23-12-20
管理员
12
#
孙逐明
发表于 2007-7-12 13:13
|
显示全部帖子
祝先生旅游快乐。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孙逐明
当前离线
UID
13
帖子
2131
精华
18
积分
10227
阅读权限
200
在线时间
9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0
最后登录
2023-12-20
管理员
13
#
孙逐明
发表于 2007-7-14 06:19
|
显示全部帖子
转贴:
金谷
版主
UID 76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7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4-23
来自 重庆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07-7-10 21: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孙先生在上述文中云:
“我主张对称是诗歌格律的基本原则的,但是从来没有把它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多次提到,对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无对称则无和谐,对称过度则缺乏生机。美总是在对称和对称破缺之间寻求平衡点。”我国古代诗词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应当不断从它们身上汲取营养。”
而本人认为:
“对称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与对称(或曰匀称)美相对的还有错综美。说对称是诗歌格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对的。但孙先生云:“对称说”是“最根本最完备的诗歌格律法度”,就是含有“至高无上”的意味。因为两个最字之后是根本与完备,其它就不能再有什么了吧!
至于将以长短句为主的词曲,也要把它们纳入“对称”的框架之内,恐有“削足适履”之嫌。如李珣的《河传》,在同一阙内及上下阙的句子及音步就是不对称的。这又作何解释?难道它们不是格律诗?”
金谷
引用
报告
回复
孙逐明
一般用户
UID 121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9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20
状态
在线
#11
发表于 2007-7-14 05: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先生所说的音步不对称而平仄入律且押韵的诗体〔如李珣的《河传》〕就是“旋律格律体”“韵式格律体”和“节奏自由体”的交叉。
[
本帖最后由 孙逐明 于 2007-7-14 05:59 编辑
]
编辑
引用
报告
回复
孙逐明
一般用户
UID 121
精华 0
积分 0
帖子 19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20
状态
在线
#12
发表于 2007-7-14 06: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的确与对称(或曰匀称)美相对的还有错综美。
但是错综美的诗歌是自由诗,而不是格律诗。
李珣的《河传》在节奏上是自由体。它仅仅在韵式和旋律〔平仄〕上是格律体,而它的韵式和旋律却是受对称原理制约了的。
先生对于“对称原理”的“最根本最完备“两个定语反感,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首先,因为大至宇宙,小至夸克,万事万物都受对称原理的制约,几乎所有科学理论都受”对称原理“的制约,”对称原理“是宇宙和一切科学理论的根本原理之一,这可不是我的一己之见,先生可以参阅美国阿·热的《可怕的对称》和威尔的《对称》。
诗歌格律偏重于形式,所以对称原理当然是它最根本的原理之一。
我说“对称原理”“最根本最完备“,是有”对称性自发破缺“作为补充的,没有后者作为补充,就不可能”完备“。先生可以参阅哥德尔不完备定律,可能有新的看法。
另外,所谓根本和完备,只是针对”格律“而言,不是针对所有的诗歌美学。
TOP
 
1
2
返回列表
格律体新诗
东方文苑
自由体新诗
诗歌翻译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