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改成“成熟杨梅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也是另一种通顺的说法。

TOP

诗歌语言的确常常突破故有语法规则,形成特异的诗家语,即所谓”诗有别裁“,但这些诗家语全都“似是而非”,即很像是通顺的句子,仔细分析,又与常轨语法不符。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主谓宾定状补的关系一应俱全,很像一个通顺的句子:

“香稻〔主语〕啄〔谓语〕余〔补语〕鹦鹉〔定语〕粒〔宾语〕,碧梧〔主语〕栖〔谓语〕老〔补语〕凤凰〔定语〕枝〔宾语〕”。

仔细一分析,才发觉有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香稻不能啄,碧梧也不能栖〔按:实际上语法没有错误,错的是违背了逻辑〕。

按:它绝不会违背主谓宾定状补通常的语序,写成“啄香稻余粒鹦鹉”之类的句式。总之,其语序要“似是而非”。

由于人类天生有对于“病句”纠错的能力,大家自然知道这是为了照顾格律而进行了“倒装”,自然会按照正确的逻辑关系去理解诗句: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咱们不能拿“诗有别裁”当借口,而不顾语法规范,让明显的病句满天飞的。

TOP

回复 29# 老淡


     先生老把自己对于诗句的理解同于语法分析,这是错误的方法,要知道语法分析是要对每一个词的语法成分都作出合理的解释的。

  例如“成熟杨梅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一句,先生把“杨梅”看成是主语,那么“的勾引”作什么语法成分就没有着落,要知道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词语只可能是状语,而不能是其它成分,“的勾引”不可能是状语是显而易见的。唯有把“勾引”当成主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前面“成熟杨梅的”作定语,就顺理成章。

  “成熟杨梅”本身就是一个定中结构,意思是“成熟的杨梅”,而定中结构的结构助词“的”是可有可无的。例如“伟大的祖国”可以说“伟大祖国”,“美丽的鲜花”可以说成“美丽鲜花”。余可类推。

  当然,“成熟杨梅”写成“成熟的杨梅”更加顺口,但受格律的约束,就只能去掉“的”字。

  相对而言,“成熟杨梅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和“杨梅熟了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相比,后者更顺畅一下,所以我建议修改成后者。

  

  

TOP

  俗话说“诗无达诂”,老谈先生说:

  马上老师“杨梅熟了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一行,孙先生感受到的是“勾引你,你不动心”,老淡感受到的却是“杨梅勾引你,你不动心”,当然也有人会重点感受到“熟了的杨梅”,也有人的感受偏重于“动心”……不一而足。

  作为对于诗句诗意的理解,先生的理解和我的理解都不算错,其它的理解都不算错。但是,诗意的理解不能等同于原来文本的语法结构,诗意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而同一个句子的语法成分却只能有一个〔除非这个句子本身就是歧义句,而歧义句也只可能有两种解释〕,而且是要对每一个词的语法成分作出合理的解释的,前面我已有论述。


  总之,语法分析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理论,有他自身严谨的语法规则,是不能随意发挥的。

  我想,这个问题我已经说得够多了,我无意继续争论下去。咱们各自存疑吧。

TOP

我几时否定了马上先生的这首诗?我对于马上老师的创作一直是给予高度赞许的,我还开了一个《与马德荣君讨论音节诗体集锦》的专帖,这是众所周知的,对于这一首诗也是这样,我首先就评论说:可喜的探索。这首诗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两句一转韵的七言朗诵体的变体。大家比较一下,很有意味的形式。

一句诗因考虑不周而有可能不通顺,这应当很正常。论坛本来就是相互切磋的场地,到底我的意见是不是正确,正在讨论之中,怎么能说是我否定他的创作呢?

希望老谈先生不要把正常的切磋琢磨,扣上“否定”的大帽子。这不利于诗友之间的切磋琢磨。

TOP

这些年来,咱们论坛从来都有直言不讳,相互切磋琢磨的良好风气。本人的论文和诗作,多次受到朋友们的批评和建议,连我的《汉语新诗格律概论》通篇得到万龙生先生的大幅度修改和删削。

所谓爱之祢深,责之祢切。马上君是老知青,我也是老知青,所以我对马上君的知青系列最欣赏,提的意见也最多。希望朋友们不要对咱们论坛的这种优良风气产生误解。

TOP

先生老把自己对于诗句的理解同于语法分析,这是错误的方法,要知道语法分析是要对每一个词的语法成分都作出 ...
老淡 发表于 2012-7-8 14:56



     恕我直言,本帖先生的语法分析一直很成问题。

  先生说:如果改为“成熟的杨梅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字数未变,“杨梅”作主语、“勾引”为谓语、“你”就是宾语了。

  请问:“杨梅”是主语,“勾引”是谓语,“你”是是宾语,那么“还不能让”又是什么语?“动心”又是什么语?

  术业有专攻,写诗先生可能是高手,语法分析就未必很内行。

  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

TOP

接受先生的意见,看来是我失语而且言重了。孙先生对这首诗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先致歉意!
...
老淡 发表于 2012-7-8 15:12



    先生能消除误会是最好。坦率地说,我对于老朋友的批评往往比对任何新朋友都要直率,因为是老朋友,相互了解,所以更多的是单刀直入。对于新朋友的诗作,我是很少直接进行批评的。

  马上君的这句诗,究竟如何才好,见仁见智是很正常的。最后由马上君作取舍吧。

  问好先生。

TOP

“谓前为状谓后补”,“还不能让”在谓语“勾引”之后,自然是补语了。

老淡对语法分析向来不怎么重 ...
老淡 发表于 2012-7-8 15:33



    先生对于语法似乎缺少研究,所以先生这里的语法分析是不正确的。要说清楚原因,得大费周章,既然先生无意研究语法,咱们就不谈这个问题了。如何?

 祝先生多创作脍炙人口的好作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