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终极回复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3-7-29 10:23 编辑

终极回复
                                           ——关于新诗格律历史的几点新认识
                                                    死水吧

====================================================================


     层层迷宫重重雾,
   道是无心却有心。
     
    一载剥茧抽丝,
    今朝初现端倪。

    几句闲话吟罢,向孙先生郑重交代,过去确实没有认真读过此文就随便发表议论,确实显得有点草率。今天在孙先生的启发引导下,认认真真地阅读,确实很有收获。
    一、知道了经孙先生过目后的新格律诗是这样沿着这么一条清晰的脉络发展。“朱自清先生——何其芳先生——常熟理工学院——东方诗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现代格律诗坛复刊。”
    二、 知道了经孙先生过目后,早在2009年就已经自豪地宣称:格律体新诗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一个崭新的诗歌流派已经在中国诗坛以清晰的面貌诞生了!这就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二个格律流派”。
    三、知道了经孙先生过目后,这个诗派不独包括东方诗风,还包括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所有诗友,都是新诗格律派的成员。
    四、知道了这个崭新的诗歌流派始自常熟理工学院。
    五、知道了经孙先生过目把在常熟理工学院召开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研讨会,说成是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破天荒的第一次全国性的盛会”,不是当面说谎。
    六、知道了经过孙先生筛子似的目光最后过目,可以在若有若无、私隐似现之间可以从容地把雅园诗会漏到万丈深渊。
    七、知道了不必耗心费神来考察那个时期的诗人,尽可以用“新时期以来”五个字就可以把雅园诗会前后二十年的新格律历史轻松地一带而过。孙先生也可以不用脸红。
     八、知道了明修栈道,可以暗度陈仓,将来的移花接木,李代桃僵自然而然就可以水到渠成。


    面对孙先生的白纸黑字,面对孙先生“有”与“无”之间的智慧,俺自愧不如,俺应该感到脸红。俺只是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求孙先生大人大量,网开一面,同意把经过孙先生最后过目,扔掉的二十年,俺捡回来;也同意把经过孙先生最后过目,扔掉的雅园诗会,俺也捡回来。您已经不要了,俺们捡回来擦擦,一不要新时期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新格律诗的盛会名号,二不要雅园诗派的称号,三不拿出来示人,放在柜子里。行不行?
    俺保证以后再也不敢和您论争了,行不?


    自去年夏天开始关注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前后这段历史,经过一年多的抽丝剥茧,有关雅园诗派的是是非非已经心知肚明,所以郑重宣布:正式退出关于雅园诗派的论争。



  附录:
                    《举起“新诗格律派”的旗帜——09新春寄语》
  本刊编委会
  
  从朱自清先生1935年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新诗集》撰写《导言》,指出新诗的第一个10年中格律诗派与自由诗派、象征诗派三分天下,到如今已经70多年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自由诗一直在新诗的形式上处于绝对优势,以至造成了“新诗就是自由诗”的误解。
  但是,建立新诗格律的努力却一直不绝如缕,成为了一些诗人、学者为之奋斗的理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世纪50年代前期,何其芳发表论文《关于现代格律诗》,引发全国性的诗歌形式问题大讨论,何氏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占据了优势,对当时的创作发生了显著的影响。当时好景不长,因为何氏理论中有“民歌局限性”的提法,便横遭批判,遂使现代格律诗也受到牵连,从此打入冷宫,一蹶不振。
  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作为新诗散文化日益盛行这一现象的反动,格律体新诗的兴起成为中国诗歌文化中,一个与诗词复兴相关的不可忽略的事实,新诗格律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更深的层次,创作实践也出现了花团锦簇的景观。2008年10月,金秋时节,破天荒第一次全国性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研讨会在常熟理工学院召开,把新诗格律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网络载体的普及,又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提供了便捷的路径。近年来,以建设格律体新诗为己任的诗歌论坛“东方诗风”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都团结了一批诗人和理论家,并且各自创办了同名纸刊,不断向认定的目标前进。与此同时,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主办的《现代格律诗坛》也复刊了。有这支兴盛的队伍,有这些丰饶的园地,有趋于成熟的理论,有丰富多彩的作品,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宣称:格律体新诗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一个崭新的诗歌流派已经在中国诗坛以清晰的面貌诞生了!这就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二个格律流派!那么,我们就正大光明地举起“新诗格律派”的旗帜吧!

  新诗格律派的朋友们,让我们以最大的热情,坚持中国新诗的格律之路,亦即民族化之路,继续努力探索、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格律体新诗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以期对于中国新诗的 健康发展产生应有的影响,为后世留下一笔不可忽视的诗歌文化财富!
死水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