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先生老把自己对于诗句的理解同于语法分析,这是错误的方法,要知道语法分析是要对每一个词的语法成分都作出合理的解释的。(不是把诗句的理解等同于语法分析,老淡是根本不赞同在诗句中进行语法分析。)
  
例如“成熟杨梅的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一句,先生把“杨梅”看成是主语,那么“的勾引”作什么语法成分就没有着落,要知道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词语只可能是状语,而不能是其它成分,“的勾引”不可能是状语是显而易见的。唯有把“勾引”当成主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前面“成熟杨梅的”作定语,就顺理成章。(如果改为“成熟的杨梅勾引还不能让你动心”,字数未变,“杨梅”作主语、“勾引”为谓语、“你”就是宾语了。这样虽然合乎语法,但诗味就减少了很多。还是马上原作“熟了杨梅的勾引”更引人入胜。)

TOP

我几时否定了马上先生的这首诗?我对于马上老师的创作一直是给予高度赞许的,我还开了一个《与马德荣君讨论 ...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7-8 14:46


接受先生的意见,看来是我失语而且言重了。孙先生对这首诗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先致歉意!:handshake

我们的分歧在“诗歌中是否有必要进行语法分析”这点问题上,本人支持马上诗歌的第一行原作,认为没有必要改动,而孙先生则认为这一行语法不通顺需修改。两人都对《十四行情叙》持肯定态度。——我这样说,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在诗歌首行上,孙先生有没有意见呢?

TOP

诗意的理解不能等同于原来文本的语法结构,诗意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而同一个句子的语法成分却只能有一个〔除非这个句子本身就是歧义句,而歧义句也只可能有两种解释〕,而且是要对每一个词的语法成分作出合理的解释的,前面我已有论述。
---------------------------
读诗读的是诗意和诗味。若要研究语法,党政军企各部门的公文才是最好的范例,它们肯定要比诗词严谨得多。

对于歧义句,吕进先生是不把它归在诗歌语言的弹性——并含与复合之中的。

TOP

 请问:“杨梅”是主语,“勾引”是谓语,“你”是是宾语,那么“还不能让”又是什么语?“动心”又是什么语?
  术业有专攻,写诗先生可能是高手,语法分析就未必很内行。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7-8 15:08


“谓前为状谓后补”,“还不能让”在谓语“勾引”之后,自然是补语了。

老淡对语法分析向来不怎么重视,所以在这方面全凭中学学到的几句口诀 ——马上老师诗作的首行,我是看作一个复句的。孙先生也说了,“你”是“兼语”,兼作前半行的宾语和后半行的主语,所以“动”是谓语,“心”是宾语。   

勉力为之,也不知是否正确,还望孙先生指教!

TOP

先生能消除误会是最好。坦率地说,我对于老朋友的批评往往比对任何新朋友都要直率,因为是老朋友 ...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7-8 15:16



    孙先生雅量!坦诚和直率是做人最可贵的品质。网络论诗因少了现实社会的许多羁绊,不论新老朋友,理应更加坦诚直率。

同意先生意见,马上君这句诗,由他自己作取舍吧。与先生讨论受益良多,握好问安!:handshake

TOP

先生对于语法似乎缺少研究,所以先生这里的语法分析是不正确的。要说清楚原因,得大费周章,既然 ...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7-8 15:51



    老淡本不是文坛中人,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这几年得暇混迹于诗坛,胡言乱语很多的,能混到今天还未遭版主们踢踹,可见文化人的雅量都是很大的。:P 致谢!

孙先生不谈语法问题,这太好了!老淡确实无意于此,学这种枯燥的东西,还不如多读几首轻松的小诗呢!:lol 溜之大矣吉哉也……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