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赞同浮云、秋水二兄所评。

如果用高一点的标准的来看,此诗似乎多泛泛的华丽辞藻,而少几分新鲜的感受与生动的形象。

对海棠依旧这样已经熟练掌握了格律的作者来说,必须在意境与审美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今天读《歌德谈话录》,觉得他如下的话对现在的海棠依旧很有启迪意义,特转录于此,以供参考。

1823年10月29日,歌德对一位向他请教的朋友说:

    

     “对你的那些诗,我只想说两句话。到你现在已经达到的地步,你就必须闯艺术的真正高大的难关了,这就是对个别事物的掌握。你必须费大力挣扎,使自己从观念中解脱出来。你有才能,已经走了这么远,现在你就必须做到这一点。”“我知道这个课题确实很难,但是艺术的真正生命正在于对个别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

 

读了这段话,海棠应该懂得:“对个别事物的把握”!"从观念中解脱出来"!

注意,艺术是以个别反映一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25 20:10:02编辑过]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王国维论做学问三阶段的第三阶段是——

  辛幼安《青玉案》有句云: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见“那人”,就到达你所要寻觅的境界了!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