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前往新论坛
论坛
搜索
帮助
导航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应用通知 (0)
应用邀请 (0)
东方诗风旧坛
»
东方文苑
» 东方诗风松江年会侧记
返回列表
发帖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微斋先生
当前离线
UID
1421
帖子
2885
精华
65
积分
845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6
最后登录
2014-11-14
超级版主
1
#
跳转到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2-5-27 16:53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5-27 17:00 编辑
大家议论有两个难点,“生”分别作为名词和动词出现了两次,三生石这个网名带个数字,一致要求降低难度,改成三生石上长芳草,不然没法对。一了和青木都对了,微斋兄对得最好:一了山中伴海棠。一了隐居山中,长伴海棠,说明还未完全了啊,在还三生石上前生的债啊。但一了山人抗议,这个对得最不好,为了凑字数,硬是把他四个字的名字削掉一个字,削足适履啊。诗友们的笑语,让旁边的游人惊奇,飘飘说还有人把上联记下了,说对好后告诉她。 ----- 原文
其实,我并没有把"一了山人"的"人"削去呀!
诸君试思:能在"山"中"伴"海棠者,非人而何?非山人而何?
此种作法,前有古人:东坡<咏海棠>诗云:"犹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谁"恐花睡去"?谁"烧高烛"?谁在"照红妆"?
----"我"也,苏轼也,人也!
无人而有人,即此之谓矣!孰曰无人?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微斋先生
当前离线
UID
1421
帖子
2885
精华
65
积分
8456
阅读权限
150
在线时间
57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9-6
最后登录
2014-11-14
超级版主
2
#
微斋先生
发表于 2012-5-27 17:02
|
显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5-27 17:16 编辑
此文乃
"东方"之绝唱,
无韵之"诗风"!
叹为观止矣!
已编入本期<东方诗风>杂志.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返回列表
自由体新诗
诗歌翻译
国诗(诗词曲)
格律体新诗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