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5-27 17:00 编辑

大家议论有两个难点,“生”分别作为名词和动词出现了两次,三生石这个网名带个数字,一致要求降低难度,改成三生石上长芳草,不然没法对。一了和青木都对了,微斋兄对得最好:一了山中伴海棠。一了隐居山中,长伴海棠,说明还未完全了啊,在还三生石上前生的债啊。但一了山人抗议,这个对得最不好,为了凑字数,硬是把他四个字的名字削掉一个字,削足适履啊。诗友们的笑语,让旁边的游人惊奇,飘飘说还有人把上联记下了,说对好后告诉她。  ----- 原文   
   
         其实,我并没有把"一了山人"的"人"削去呀!
      诸君试思:能在"山"中"伴"海棠者,非人而何?非山人而何?
      此种作法,前有古人:东坡<咏海棠>诗云:"犹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谁"恐花睡去"?谁"烧高烛"?谁在"照红妆"?
       ----"我"也,苏轼也,人也!
      无人而有人,即此之谓矣!孰曰无人?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本帖最后由 微斋先生 于 2012-5-27 17:16 编辑

此文乃
       "东方"之绝唱,
       无韵之"诗风"!

       叹为观止矣!
      
        已编入本期<东方诗风>杂志.
□■□■□■□■□■□■□■□■□■□■□■□■□■微斋先生    weizhai@ebaobao.cn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