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下是引用晓曲在2005-9-18 22:46:50的发言: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

大众也是我长期不变的观点,不能集中起来,就以自己的方式努力吧

晓曲兄:我很感動于你「大众也是我长期不变的观点」這句話。其實現代新詩的「困境」呀,「危機」呀,我以為正源于未能大眾化。如果大家只集中於新詩如何更加提高,更加美,更加藝術化,而未能解决大眾化的問題,到頭來會否成為空中樓閣?

我倒是希望大家都來討論、議論這個論題﹝我在自己主持的【奇異網】未能就此問題討論起來,使我很是失望,因在詩酒自娛兄的引導下來此討論﹞。我想意見不同不要緊,大家各抒己見,总比廻避此論題要好。你以為對嗎?

TOP

『所以我说,诗歌的大众化已在默默前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绝对是需要而且很有可能从地底燎原!』

我很同意石琴这段论述。我觉,诗人们对我们这个大时代,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不只是「物欲横流」,这是一个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中华民族要在这个大时代中实现百年梦想–复兴!而且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石琴君提到民谣,提得好!我们不应只关心文人诗。不止是民谣,我们应当去关心一下大众的文化需求;我们应当去关心一下民歌;我们应当去关心一下城市流行歌曲。

尽管许多人还看不起民歌,以为那是「原始」状态的东西,不屑一顾。也有更多人不承认城市流行歌曲,以为那些东西「低俗」;但我以为致少我们应该去了解一下,关心一下这些大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新疆、青海、西藏的草原民歌历经千年而不衰,它们不屑一顾我们的新诗是因为他们是「物欲熏心」?是「空心人」?为甚么年轻人对卡拉OK,对张学友、周杰伦的歌那么喜爱?为甚么乔羽、庄奴的歌能打动民众的心而我们的新诗不能?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界放宽,我们把「定义」放宽,回到朱光潜教授所定义的「诗是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的最基本定义,那么,我觉得民歌与流行歌曲是真资格的诗歌成员;那么你说的『诗歌的大众化已在默默前行』就有了最好的验证。

我抄一首台湾民间很流行的歌词如下:

外婆的澎湖湾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缀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遍遍怀想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 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幕走向余辉 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 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 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 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这首流行歌曲,我们承认不承认它是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民间传唱了几十年而不衰。我相信200年或2000年后,在【中华民族20世纪诗经】中,它会是其中的一首。

我真诚呼吁「东方诗风」的诗友们分出一点精力,去关心一下,研究一下现代民歌,民谣和流行歌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4 1:51:34编辑过]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