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要让这对情侣「破镜重圆」,是不容易! 在此顺手贴一篇99年的小文如下: 藝術家的心靈碰撞 ﹝游子﹞ 早先,我曾向中國詩壇的朋友建議:在李白的故鄉四川,舉辦一屆「影、音、詩」三結合的國際「中華影音詩歌節」。想不到今天就在網上得悉:一個「國際民歌藝術節」就在本月十二日,在中華大地的南寧市召開了。我很高興又興奮。 我們現在還未能看到該民歌藝術節的詳情報導,但有一則花絮新聞則很使我們回味無窮: 今年5月,南寧市誠邀國內名作詞家鄭南、名作曲家徐沛東,到南寧市實地創作該「國際民歌藝術節」的主題歌。南寧的綠色喚起了藝術家的激情,鄭南一口氣作歌﹝歌詞也即是詩﹞16首,這些歌﹝歌詞也即是詩﹞引起作曲家徐沛東的強烈共嗚,而使他眼睛一亮的就是其中一首”大地飛歌”,兩個大手筆的心靈碰撞,使這首歌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強烈的時代感。徐沛東發自內心地說,這是他近年來譜寫得最好的一首歌。經名歌手宋祖英演唱,這首”大地飛歌”成了本屆「國際民歌藝術節」傳唱最廣的歌曲。 我之所以對這則新聞回味無窮,是覺得它不單是藝術家們「心靈碰撞」的藝壇雅事而己,而應也是詩歌創作的一條富啟示性的道路。當然,中國現代詩有幾個分支﹝例如有”現代詩”、現代民歌、現代流行歌詞、現代自由體詩,等等﹞,各分支間又有眾多流派,因此創作的道路、方法自然「五花八門」;但無疑鄭南、徐沛東、宋祖英這種在大時代中「心靈碰撞」式的創作,最具藝術的火花;這對當前中國詩壇,亦最具啟示性。這比之個人關在窗內桌子上的所謂「文本寫作」「閱讀寫作」,要高明得多。可惜我們還沒能從報導上看到這首歌的歌詞或曲譜,不過我相信會是首較好歌詞﹝詩﹞。 或者有人會質疑:有甚麼理由還沒有看到詞、曲就讚好?對這歌詞有多麼好,我倒也不敢擔保,但我只是相信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劇本有擺在案上和演在舞台上的兩種,究以演在舞台上的為好;詩歌有眼看的和口上吟唱的兩種,究以口上吟唱的為好。」 我還想舉另一個例子,詩人光未然與音樂家冼星海的另一次「心靈碰撞」,而這次「心靈碰撞」創造了偉大史詩「黃河大合唱」:當冼星海看到光未然的「黃河大合唱」詩稿時,音樂家深受感動,以致於他幾乎於一夜之間,一口气完成了譜曲;偉大史詩「黃河大合唱」就這樣誕生了! ﹝寫於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 近十年了,我一直在奔走呼吁诗回归歌,可惜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悲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