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以下是引用石琴在2005-8-21 17:33:57的发言:

“白话诗不足道,格律诗不足取。那该如何办呢?闯新路!……诗歌已经到了开创新体式、新风格的时候了。新的诗风应力求简短明快,广纳时代语言,继承古诗风骨,不受格律限制。新的诗风应像“四五”诗和民风诗那样,有诗味,有境界,有内涵,有深趣。另外,可以参考古代的词谱创写长短句的诗。但不要标明词牌曲牌,不受原来格式的束缚,句子长短,句数多少,按需而定,自由发挥,只要读起来节奏明快,带有古词风格就好。”——以上意见是可取的。习诗者不妨一试。孙先生主张现代诗格律化的,对此自会不以为然。难道道不同就不相为谋?多听听别人的议论,多自省自已的不足,随时服从良知,是坚守自已的理论永立不败之地的法宝。

赞赏四五先生,赞赏石琴之论.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以下是引用晓曲在2005-8-28 21:00:46的发言:

事实上新诗发展到今天已大体形成了以下几种体式:总体划分基本可归属两种替式,即“格律体新诗”和“自由体新诗”,再细分可以有以下形式:

1、有规律步韵(节奏)新诗,或称“格律体新诗”

2、仿古体诗词新诗,或称“古典新诗”,也可归类“格律体新诗”

3、无规律步韵(节奏)新诗,或称“自由体新诗”

4、完全无韵(节奏)新诗,也可归类“自由体新诗”

至于这些体式的新诗,在今天看来,个人认为都能写出值得称道的好诗,谁占上风,或谁最终成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方向,这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争论的话题。可以肯定的是,它必定会在相当长时期了共存,共同汇聚中国新诗的汪洋大海。新诗发展到今日,百年历史而无大师,这和新诗的体式的不统一不无相关。可以断言,大师的出现不会很快,谁让中国新诗走向统一,像唐诗宋词那样,就是大师的诞生之时。所以我们现在忙着称位、排位、定位,都毫无意义。

晓曲至理之论,同感,附议.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