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并不意味方言的消失,它在一定地域内将长期存在;而诗词作为汉民族共同的文学形式,则不能以方言为准则。

-------------

方言具世界性.英语也有各地土话,是以剑桥为主流.加拿大美利坚英语就各有各的特色.交流用英语,但它不会统一世界语.一语为主百语共存是客观现实.

诗只是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戏曲,小品,曲艺,歌曲,用方言表演并不少.少数民族语言的诗歌,如刘三姐的短歌,如阿诗玛长诗,其价值并不低.

民国时的国语音到普通话,主流语是重要的,但方言依然共存.我每到一地,最起码是学会听懂方言.再伟大的规定,不能超越客观现实与不顾.诗规之怪就在于同古平水妥协,而不向方言让步.我这样说,是指有一部份人宁愿复古,也要架在普通百姓之上,其实,文化人有几个不是百姓的?

微斋先生也不以古平水为意,在这点上我们是两园相切的.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目前,诗在文化圈是成就最差,争轮最激的一块.新旧体不包容,各立王国,各立门规,是我上网两年多最深的感受.

  我写新诗必用韵,不听"用韵就限制意境发挥"那一套,把古典味带进现代诗里;我写仿古典,就不受那么多绳索局限,力争把新气息装进去.实践我初来古典新诗版时说过的新古融合.

  学写仿古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每到一个版,见了写古体的就觉亲.一些版主,以教平水为已任,我并不赞成.(顺便说邀我做古典版主地我都没应允,抠着平水韵表写我干过,我觉得太不值)对于愿学者,就是放宽尺度,让他自己去探索,把门规定的越严,进的人越少.不知我说的诸君以为然否.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发个自度曲:《自度曲;中西大餐》

将这盘西葫芦 切丝爆炒 再把那咖啡豆 药酒浸泡 炖一锅黄牛汤 做一只全洋烧 滴几滴古风葡萄 加上点中庸的佐料 染些个平水绿 孱进点民间谣 蒸一笼馒头媚 烤一格面包娇 铺桌布婚纱旗袍 伴舞用快子叉刀 二泉月黑管小号 交响曲古筝玉箫 干枝梅洁白销魂 郁金香火红妖娆 这一餐中西合璧 是让世界醉倒还是惹人耻笑 (初稿)2006-01-01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韵节不和谐处多承指教.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外省人唱京剧,能用他那一省的方言来唱吗?  广东人能用粤语唱粤剧,也可能用京调唱京剧,可他能用粤语唱京剧吗? 四川人用川腔唱川剧,他能说京剧四川人听不懂,所以需要突破京腔,改用川腔来唱京剧吗?  不会唱京剧,就唱地方戏好了;用方言唱的戏当然不能用京腔,其艺术价值肯定不会比京剧低;可它能像那些不讲平仄声律的诗也要标上"七律"那样,贴上"京剧"的标笺吗?  京剧就是京剧,改掉它的基本要素,用地方音演唱,京剧还存在吗? --------------------------------------------------------------

这话说得很对,反过来,地方戏曲也不能用京腔京韵,那也是四不象,谁也不能替代谁,是兄弟关系,但可相互借鉴,相互引进,移植.它的内含是相通的.调门无高下,唱工分优劣;剧种无高下,剧本分长短.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我还想说,格律诗词只是诗的一类,不能涵盖所有诗;平仄只是格律的"格"的一项要求,不能替代所有规定.以律绝为例,一.篇限句;二.句限字;三.联的对仗要求,四.押韵;五.四声在运用排列的和谐...

不能只拿平仄说事,好诗名篇,没出律的不占多数,这一点连登岗文.已讲过了,古诗洋洋洒洒合律的佳作也不算多.流传的更少

今天的双规,本就是乱,按新韵,平水出律;按平水新韵出律.也没有几篇是被社会承认的.

我的想法,就是为仿古典放裹脚,为新体诗扎笼头.一个别再当小脚女人,一个别再当脱缰野马.

中国人写中国人爱读的,今代人写今代爱看的,我说的你不赞成,你就按你的办,最终拿出了好东西,才是你的本事.不管是谁,只要是好东西出来了,我都捧场,我都喝采,我还可以帮代推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9 23:28:50编辑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青木之灵:为“创新的新产品”取名就这么难吗?

-----叹问强烈,现今诗坛如列国纷争,是难!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虞廷:

基本赞成微斋的观点.诗词格律是应该遵守的,其实对于诗词爱好者而言,格律只是最基本的东西,可以说是小菜一碟,把格律对写作者的束缚过分夸大是不切实际的,成熟的作者不讲格律反而不习惯,谈不上什么困难.当然,如果你又要想写律诗又怕花工夫去学习格律,那就没办法了,那就最好是不写,更不要去谈什么改革,因为改革是成熟诗人的责任,你连基本格律都害怕,还有什么资格谈改革.过多的纠缠于格律的开放是很无聊的,因为要写出好诗,最主要的不是格律,而是在掌握格律以后更重要的东西,如境界、气格、襟怀等,老是纠缠于小儿科的问题,对诗词的发展与提高毫无意义。为什么不去讨论更高层面的问题呢,朋友们。 

==============================

很高屋建翎的论调.很有教师爷味,请讲成熟的虞廷大作帖出让初学的又谈轮改革的一瞻.

不然更无聊.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以下是引用孙逐明在2006-2-12 21:26:19的发言:

词体是对近体的改革,元曲是对词体的改革,它们都不曾抛弃原有格律的精华。不掌握和理解原有格律的精华,根本谈不上什么改革的。

打游体可以聊备一格,说成是改革,就未免夸大其词了。

孙逐明先生是赞成改革的,但对格律的理解有误.

目前的新诗大量的是散文,不知算不算诗,算不算改革,算不算遵从你的格律观?

脱离现实,脱离自己的创作实践高谈阔论,不是认真态度.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注意到逐明先生微斋先生的基本意见,如

孙逐明: 其实大家的意见并无本质的分歧。

微斋先生:少数旧体诗人坚持用过时的平水韵,虽然显得不合时宜,然亦是他们的自由,未可厚非.

我再转个旗帜鲜明的

愿你的鼠标点出海霞升腾 绚烂成不褪色的一串珍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