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喜欢第二首,但第六行堆彻了,可择其一。“芦苇叶上的露珠久久不肯落下”何其简洁!诗嘛该罗嗦的时候要工笔细描,但形式上又不能拖泥带水。你不喜欢读外国诗能写得这样真是难为你了,可中国的新诗比之优秀的外国诗三流都算不上呢,艾青是最好的,他的代表作也有限,郭沫若徐志摩也只有区区几首能流传,他们还都是西方诗歌的学生呢。艾青之所以出众,不是他文笔出类拨萃,是他融入了中国几千年来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的乡土气息。北岛,海子名盛却不符实,无根的浮萍罢了。打这么多是希望你转变观念。

TOP

昨天时间来不及没有说完就走了,冷月是不喜欢我这种大言不惭的口吻吧?中国和西方的确有差别,他们不可能有《红楼梦》(宏大又事无巨细,象一部百科全书),不可能有唐诗宋词在微处那种登峰造极的诗歌,但他们有《神曲》,有《堂璜》,有莎士比亚,有狄更斯,有普希金有巴尔扎克歌德,不胜枚举哇,中国人重伦理和道德,西方人重科学和法制,以个人为基础的人文主义思想,中国人仅仅在近代才猛然觉醒,才有拿来主义,西为中用,全盘西化,做一个世界公民等等思潮此起彼伏呀,怎么能闭着眼睛扎在故字堆里呢?文学亦然。不如人也是事实。一个当代诗人,有志于此就必须视野开阔。千年了,旧诗可说是穷途末路了,凤姑娘不是也感叹难耳目一新?可见她早已失去了社会诚恳的一面,不可为。这就是为什么我对唐古和桥某些作品心存质疑的原因,旧诗的痕迹过重。古人推敲的典故在他们身上可是维妙维肖哦。求细求精求奇求意境,唐古此诗可为佐证哎,细处浓笔重墨。西方诗却情为先,人为先,在表现手法上往往是不可同一而语的。说到诗的语言我对孙明兄的见解也大不以为然呢,这儿不说。我总想一位论坛的版主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好大家亦好,他偏安一隅,大家也跟着孤陋寡闻。愚见。

TOP

桥呀,也许是我们的立脚点天壤地别吧。我到处都不讨好,为什么呢?对古典文学熏陶出来的俊男才女我极力推荐西方文艺,对崇洋的美媚洋痴我又苦口婆心地说要继承传统,总之我到处都反对,但到处都有我喜欢的一面。难为呀。但愿你的百分之二十留给我的诗篇。

回凤,优秀的文艺作品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她的土壤和群落。我们只有沿着前人的路走才有明天。艾青,郭,徐,他们无疑是对的,一个完全摒弃了旧文学,用一个孩子的眼睛,一个孩子的语言奠定了新诗的基础,把传统的内涵扩展到一个更广泛的层面,其他从西方入手,(我今天好累哎,班都没加了,又觉得我们截然不同,还是打住吧。有些人把诗当梦想,有些人并不是,在一个以人气为先的论坛,你们是对的。凤呀,我一直喜欢你一句诗“你的寂寞飘着雪”,我也不过是寂寞!我写了那么年的诗,却发觉我并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能强求哎。

TOP

响水给我砌了个台阶呢,真是说不出的过意不去,(居然跟凤丫头较真啦,东方我最喜欢她的作品,自然在意她才忿忿不平哩),你的观点中庸些,大家或许能接受。其实我反对的也只有那古思维一节呀。我重读了唐古这首诗,我的观点依旧,只是多了些由衷的抱歉。在现实生活中我一向谦逊谨慎,在一个兴之所致的论坛我为什么会失态呢?是台风珍珠来了?希望大家注意防台风!我们这儿已经警备了。

TOP

这个旧贴蛮温馨的,尽管那么多人对我"不友好".呵呵,凤姑娘,看来我和唐古比,孰轻孰重一望便知呀.诗第一个说欣赏的是我,不知何故后来矛头就对着我了.也提.气量怎么能输于红颜呢,很想后面说个知已,又怕有些人恼.也问候青衣,今晚我要跟着你喽,我心情好呀.响水有句话不知你读过没有?他说来东方不看阿平的诗是个遗憾呢.等会我也翻出来,你们也要捧场呀,别让我干晾着.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