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黄昏,怀旧的时刻》四节文字,是很美的不分行的诗。阿芥老师偶尔写的诗,语言过密,没留空白,不算老练,但写的散文,确实练达。我最欣赏的,除语言优美如诗外,还充满回首苦难岁月宽恕一切的人性光辉,那是我们和这个世界比激情甚至公正更需要的精神。如果不是这种很难达到的精神境界,很难相信如此优美的文字出自一个除了少年时期写了点东西大半生没写文章的高龄老人之手。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现在凝视这一张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一个妙龄女郎,一个青涩少年,一个纯真如花骨朵似的小女孩。女郎的眼神已透着忧郁,她已经尝试到人世间的冷暖。少年睁大好奇的眼睛正探索着这个广袤的世界,小女孩还是一派天真烂漫。
——这是张摄影家都会很喜欢的相片,因为它呈现了姐弟三人的性格。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常常赞叹齐云的评论,精辟老到,行文又充满感情和美感,简直超过了他的诗歌。说这话齐云有些伤心,其实不必 ...
三月 发表于 2012-6-9 15:03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现在有些理解坛子上以前大家一直鼓励我多评。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回复  齐云


    谢谢您的溢美之辞,认识诸位文友真的好高兴,朋友个个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相比之下, ...
阿芥 发表于 2012-6-9 14:17


——阿芥老师的忆旧散文,我看过后一直不忘,隔了年余还想找更多的文章来看,这种事情对现在这个年纪的我是很少见的。要知道网络上吸引人的其他东西太多。这文章的魅力在何处。在阿芥老师博客上看到小鱼的散文,小鱼的散文也很好,但就是少了点什么。思索两者之间的差异时,我有些明白了:语言风格的差异当然是个原因,深层的是阿芥老师通过文章流露的心境,宽容、平静。回忆青年时期的坎坷,特别是那个荒谬年代给个人造成的悲剧,多数人是耿耿不平的,这种不平当然也有很高价值,但阿芥老师回忆这些时的宽容平静特别感人。宽容的境界与文字之美互为表里。
宽容,有两种方法达到,一是通过宗教的悲悯达到,如佛陀和耶和华对待众生,二是通过审美。阿芥老师可能兼而有之。身为医生,容易对多病的众生产生怜悯,身为一个敏感的有艺术天赋的人,对苦难也好,幸福也好,都抱着审美的态度对之,就象对待那轮反复出现的落日。
所以根本上阿芥老师的文章凭境界动人。
再编辑补充一点:境界也有真假之分,伪装的境界,就是达不到而勉强去模仿的,那不是动人,是“冻”人。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