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X君敏锐,丁元的这首作品形式是有些奇怪,归入复合式也比较勉强。但这恰是格律体新诗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成熟了,出于自觉,作者就会自然避免写这种建筑不美的诗。所以理论概括也有必要抓大放小,不能追求全面覆盖,这些极少的不成熟的有些格律的诗,就不必勉强归类它了。还有X君在以前文章提到的图象诗,那些作品我以为也类似,绝大多数是作者的游戏之作(本人也写过),偶然为之,没必要将之作为格律体的一种。

《澳门四面佛》 丁元

  四面佛以自我的博大宽容

  将每位祈求者的灵魂吸引

  

  千百万种变异的心态

  合成一种麻木的表情

  奉上三柱高香

  换取一度虔诚



  只有海风不屑一顾地荡来荡去

  默默地把四张佛面的慈悲抚弄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看X君写的章回体的格律体新诗作者传,是把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绘画、建筑)理论作为划分一首诗是否格律体的指导原则,所以把图象诗也纳入格律体而且予以关注了。
闻之三美,概念比较模糊,从他后文对诗的分析看,“音乐美”主要是“音尺”对称,音尺对称后建筑美就自然产生,所以“三美”中“建筑美”是由“音乐美”派生出来的。而“绘画美”根据闻自己所说,指“词藻”,说句对前贤不恭的话,“词藻”之美与格律没什么关系,或者说闻氏对“词藻”另有说法但没有来得及详细阐述,所以说“三美”中的“绘画美”暂不成立,与图象诗更没关系。
图像诗,虽然有个别人写了数十首甚至上百首,但不妨碍我的“绝大多数是游戏之作”的结论。图像诗与以音乐性为主要特点的格律体新诗存在交集,但交集很小,所以整体上看图象诗自成一类,不是格律体新诗,即使从闻氏的理论出发,这一点也是一析即知的。
关于图象诗,我的观点说完了,就不再多说了。

X君对格律体新诗的一种比较深藏的属性,”追求规范与秩序“,倒是深合吾心,深以为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深化课题。
手握灵珠,心开天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