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我很喜欢的。

若有若无的凉风在中年徐徐地飘来, 似幻似真的阳光在雨后缓缓地漾开。——真是好句子。

TOP

看到飘飘的这句话,吃了一小惊,倒让我想起了我是怎么闯到古典新诗来的这段往事。 好象是在2002年,那时的榕树下枝繁叶茂,是全国颇有影响的文学网站,我潜水看了一段日子,知道了当时如日中天的XX等人,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我,同时对一个人也有印象,那就是唐古拉山风语者,他的诗功底深厚,情深义重,更重要的是在那么多艰深晦涩的所谓诗歌中,晓畅好懂,风格清新,别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 后大树飘零,各种诗歌论坛如雨后春笋,大家各有去处,我东瞅瞅西看看,越来越觉得郁闷,诗歌带给人的已不是美的享受。就这样在西窗月滞留了一段日子。 有一天,发现了一个拜山贴,署名正是唐古拉山风语者,同来的还有吟香。其时,吟香正在大力宣传古典派新诗,一则因为吟香的引见,另一方面因为唐古拉山风语者这个名字,我来到了古风,来到了古典派新诗。这大约已是2003年的下半年了。 然最初我并不常来,以为“古典”二字有复古的倾向,直到我发的第二篇贴子《异乡的叶子》,第一次见识了菜花的刀法,他评析如此精准到位,富于文采,让我惊异不已,才知此处确实藏龙卧虎。 然后翻阅了当时古风里的绝大多数陈贴,其诗文与点评之妙,让人叹为观止,并认为水平已超过了新诗的有些名篇,这对当时的我来说,真是前所未有的惊喜。从此,从古风到紫竹,再到如今的诗苑,一路追随。

但是我一直认为“古典”二字有待商榷,可能对多数人来说,就象我当初一样,乍看之下,认为这两个字复古的倾向,而避而远之。其实,我们的古典新诗不论从内容题材、思想意识、表现方式都是非常宽泛广博的,并不是狭隘的流派。 我们只是在晦涩、玄乎、不明所以、自由化过度之风盛行的当今诗坛,写一写明白干净的诗歌,并在明白的基础上,力求诗艺,精益求精,能够写出一些比较好的,有机缘或许能流传下去的诗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3 14:26:24编辑过]

TOP

飘飘,我只自顾自地回忆去了,未有念及其它,还请不要见怪才是!我到重庆已有多年,应算半个老乡吧:)另,风语的诗能得我们二位喜欢,他该感到荣幸的,呵呵.......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