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蔡克霖兄转来游子兄的信息,要我对这一问题发表点意见。愚意以为诗的音乐性很重要。当今新诗不受人们欢迎的原因,除了内容赶不上时代需要之外,还有就是有很多诗人的诗的形式有问题。当前诗坛上乱云飞渡,有些反理性、反韵律、反语言的非文化的英雄们,写的诗很散乱,故意将一行诗句拉成几行,没有韵律,没有音节,更不合汉语的平仄音韵规律,彻底抛弃了诗的音乐性,违背了诗的语言艺术规律,以致不能朗诵,不能谱曲歌唱,把新诗拖向非现实需要的边缘化的地带。形成出版社不愿出版诗集,书店不愿卖诗集(诗人出诗集还得自己掏腰包,或找香港的出版社买贱价书号,而内地书店又不愿意卖),群众更不愿买。.这与那些走红的歌星、超女们的演唱比较起来,与电视剧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这都说明新诗正在走向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边缘化地带。这是新诗的悲剧。

富有音乐性,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优良传统。“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是诗歌搭载音乐的翅膀,展翅高翔的典范。诗只有向音乐性靠拢,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向电视剧学习,克服脱离现实、加强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争取人民大众的关注之外,在形式上必须还诗的具有音乐性的本来面目,新诗才有出路,否则是作茧自缚。不知各位高人以为如何?

TOP

中国诗歌从诗三百开始,经过乐府,到唐代的近体诗,将诗歌的音乐功能发展到高潮.宋代的诗脱离了音乐,然而从民间兴起的词曲又搭乘音乐的翅膀,使宋词元曲----小令,蔚然成风,将诗与音乐结合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五四以来,从外国引进新诗.诗与歌又脱钩,走到一个狭小的胡同里.

怎么办?当前歌星超女唱的流行歌曲,其中不乏好诗,我认为诗人应当向民间音乐家及歌手学习,像宋词那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到人民的生活主流中去,使新诗与音乐传统结合,而成为诗的新品种.

只要游子兄牵头,我等当随其后也.

TOP

游子兄,我在你的文学社区注了册,发了帖子后,第二次就再登不上了.不知何故.请查看看.奇异网与东方诗风共同展开讨论,触及到新诗发展的许多根本问题,讨论只要能前进一步就是很好,是你们为新诗发展立了大功.我是新进入东方诗风的,你那边有的帖子说东方诗风有圈子气.说真的,我还没有感觉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8 13:37:26编辑过]

TOP

晓曲兄:我非常赞同你的论点,向“音乐性靠拢”是双向选择,即文人诗要向民间流行歌手的乐曲学习,将自己的诗写得有音乐性;另一方面是民间歌曲也要提高诗的艺术性。前年在重庆由杨山老召集的一次诗歌研讨会上,我就提出新诗要向流行歌曲学习,说流行歌曲中不乏好诗?有位著名诗人要我举例,我举了几首之后,他不开腔了。

东方诗风在提倡格律诗,很好。今年我与诗酒自娱兄同游时,曾商量过为他的活动与诗,召开一次诗歌讨论会。他说要等他的格律诗集编辑出版之后,再开。前不久他编辑完成后,电传给我,我看了很高兴,其中有很多好诗,可以入曲,但其中也有不少诗,意境不好,韵律也有问题,说明即使是格律诗,也未必能演唱。我相信,经过你们的努力,双方的结合,一定能开花、结果,直至丰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