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里的诗友们对于诗歌理论似乎感兴趣的不多,楼主勿须介意。识者只会取舍。 理论总是滯后的。是大量写作实践总结归纳基础上的一种概括和萃取,并用以引导创作。所以,写研究文章最好勿离开作品空乏去说教,诗论则更应文字活泼,富于文学性和诗味,才会吸引读者。楼主及孙先生的大作,都已拜读,立论及观点颇有意义,惜行文板结了些,似本人下决心硬读的不会有几个吧? 以上为闲言。下面讲点读后感。

(诗歌是独特的文体。/诗歌这种独特的文体,主要是来于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语言才筑造成独特的文体。/ ) -----立论正确,这正是现代诗症结之所在,大量伪劣制造者之所以乱整且自我陶醉,就因为不懂装懂,没搞清诗歌的本质特征。梅女土抓住普遍的误识而论之,欣赏了。

(诗歌的语言独特在哪里呢?/ 独特在:/ 诗歌……理性语言必须精炼化、艺术化。/ ……诗歌语言的艺术性,好大程度在非理性语言的创造。/ 诗歌更需要理性语言同非理性语言的合理结合与巧用;用得好,从语言角度讲,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这种分类概括没有真正道出诗语言的独特性。 诗歌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艺术性:首先,它富于音乐节奏,这种节奏不完全是一般意义上的抑扬顿挫,它韵律强烈、充沛,有一种震人心扉的力度,沁人肺腑的魅力,诗语一出,别有光景,完全不同于其它文字;其次,诗歌的语言具有非凡的想象力和跨越时空的思维,勿论理性或非理性的词汇,在情诸的驱动下,都变得自然而亲切……;第三,唯诗语可阶梯排列。伪劣诗一排便之其假。第四………让理论爱好者去更多挖掘吧。梅梅子这样去论诗语特征,我以为不妥。

寡人之言。我,习诗者。未必有理。

知音少,弦断谁听?……

TOP

“诗歌语言走向诗歌化”——无疑是对的。但什么才是诗歌化呢?理性与非理性语言艺术化精练化吗?——太浮泛。不如先提倡:回归传统。传承可歌可吟,拒绝散文化、欧化、胡言乱语神秘化、以及莫明其妙意象印象先锋实验标语口号化,等等。
知音少,弦断谁听?……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