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也挺喜欢蓝路的诗(除个别看不太懂外),语言有深度,却不至于让人摸不着头脑. 觉得若写诗,这个深度的度,是最难掌握的. 要么浅了,要么深了, 只有真正的高手才可以驾驭得了诗的语言.

我喜欢的诗有2种:

1- 唐古式的. 用最平常的小词表达出最不平常的有深度的思想. 觉得这种了无饰痕的诗, 是作品的最上乘境界.

2-另一类 如蓝路的诗. 语言张驰有度. 如野马却驾驭自如. 不论运用意象还是语言,描述准确,意象贴切. 但语言的雕琢也很明显. 与唐古类的诗比较起来,读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 唐古类的诗一遍即懂即感觉到美,蓝路类的诗至少要读2遍,意味则在品味之间一深再深, 蓝路类的诗是推动读者去思考,而唐的诗则是自然呈给读者一种解读的状态.

以上是自己对两类诗的一点感受.

个人以为诗本身就是一种娱情. 若是追究过深的思想,读者不如去读哲学书罢,作者不如去写哲学书罢. 所以对于那些高深莫测的诗,一向是避之. 雨说得好,人活着本来就够累的了. 俺可不想无谓地为这种诗浪费脑细胞.呵呵..

东方诗风提倡的诗风就是我们大众能接受得了的诗风,所以喜欢呆在这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0 13:34:57编辑过]

TOP

以下是引用阿平在2006-3-16 22:00:22的发言: 说到书斋诗人,东方不胜枚举哎。唐古和桥自己就是典型(我个人以为),他们的诗只所以有一种观走钢丝的悬就得益于此吧,我是说他们对古诗词的偏爱过于浓郁,在他们的字里行间你不难找到唐诗的精致宋词的婉约元曲的妩媚,比之他们我更喜欢凤姑娘的作品一些,哪怕是浅和雨,因为读者更能认同一些,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属于自己的人。诗酒,秋水他们的作品又过于讲究平实,重形式,都不是完美的。呵,个人愚见。

萝卜青菜都是自有所爱呵. 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事情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