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漕上——过河石——虎溪大学城之旅”的由来

      2007年2月及2008年1月,我在本论坛“诗歌之外”栏目先后发表过三篇文章,题目是:《迷失的家园(一)》、《迷失的家园(二)》、《过河石,我心底的永恒》。

      《迷失的家园(一)》首段是:“渝州故地,古道雄关。沙区北,璧城南;都市界,缙云巅。登青木关之南岭,望虎溪镇之北沿。祖茔顶灌木幽深,近有香烛炮仗明灭;漕上展长空高远,或引郁云淡雾盘桓。清明一祭,思潮八百;触景三啸,心路五千。”

      《过河石,我心底的永恒》首句是“过河石是一墩扁球形的巨大的石头,过河石也是一座山”。还说了,过河石(石)已不复存在,过河石(山)已面目全非。

      2007年2月,我到本家“漕上”祭奠后,雇人指引,独自重步过河石故道,重续了半世纪前的情缘。


      那“沙区北,璧城南;都市界,缙云巅”的“漕上”,细分则有黄家漕、罗家漕、龙家漕、史家漕、赖家漕之类,均为各家在“湖广填四川”时所建的祖籍之地。天池、龙桂寺亦属“漕上”。本家的漕上,我是每年都要去的。而天池、龙桂寺、凉亭关,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过河石(山)是我本家“漕上”到虎溪(大学城)的必经之地。

      此时的过河石(山)已不是一年前的模样:一条公路自垭口盘山而下,原下山故道已渺不可寻。沿公路下山后,顺田间小路终于回归故道,那去年曾经相见的黄桷树仍然巍然屹立,给我那失落的心以些许安慰。


      经诗酒自娱提议,在年初便有了组织“漕上—过河石踏青之旅”的构想。是日,此旅终于得以实现。

以上便是2008年8月10日“漕上——过河石——虎溪大学城之旅”的原由和感触。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偕诸诗友游金剑山天池

满目葱茏云亦凉,蝉声缓急述苍黄。

寺名龙桂澄禅意,峰入天池漾绿光。

两代萍踪寻已渺,一塘荷影看犹香。

回眸来路知空远,共挽清风向翠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9 22:59:39编辑过]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偕诸诗友同访过河石

重返过河石,仙踪已杳然。

断崖撕绿被,弃土掩甘泉。

古道唯余梦,遐思尚有缘。

情牵黄桷树,相顾两无言。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顺便说一下,我祖籍在“漕上”,老家在虎溪(大学城),少年时代在两个故地的轶事已在9楼所列的三篇文章中有所表述。

      感谢天许以及诗酒、微斋、虞庭为我“重返”所作的努力甚至是所吃的苦。

      在漕上至大学城的途中,天许说:“你们越走越近,我是越走越远。”呵呵!信哉斯言!

      不过,大学城到璧山、到主城区,乘公共汽车都很方便哟!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别急嘛!相关照片我还会陆续贴出的!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再过大学城

千亩膏腴地,荒芜又几年?

减肥牛有怨,何日可耕田?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酒自娱在2008-8-12 18:55:17的发言:

减肥牛有怨?

___呵呵,如我们所见,饱食终日,优游自在,怎么会减肥呀?

 

 

 

牛要减肥,非只为美。亦是为免刀俎之灾啊!

宁可耕田,也不愿遭灾呀!呵呵!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蓬荜留辉

无须倚话桑麻,城到山前自有家。

待客依然长板凳,一瓶纯水代清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9 23:03:18编辑过]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开始贴照片了,先来认识一下吧!

左起:天许、罗昭培、虞庭、诗酒自娱、青木之灵、微斋先生

 

璧山县诗友罗昭培没有参加“漕上——过河石——虎溪大学城之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3 2:06:13编辑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微斋先生:深山寻古寺,泥径踏新痕


 

 

 

微斋先生:禅机心会处,一片水天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3 1:21:36编辑过]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人生悟透了无尘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