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三生石在2007-4-19 22:09:26的发言:前一二节,你的语言用得太实太散文化了,意象之间没有跨度,就好像是你在紧针密线地织着一件不透风尼绒大衣,而诗却是一件镂空间格的,披上可以覆盖全身,脱下不盈一握的珍珠衫.例如你的第一节前两句,从面对...到迈....跨度极小.如果你把面对二字,改为陷入二字,第二句完全不用,直接过度到第三句,则跨度呈现了,省下第二行的空间来填充别的内空,就使全节字数少,而意思繁复了.这一点论坛的唐古做得最好. 另外,你折一二节没有使诗意递进和深化,第二节虽明不是由脚的动作铺展开了的,但你用的一个跨字,仍是指脚,和前一节的迈字,意思雷同,这是全诗最大的败笔. 一家之见,不当之处还请包容. 十分感谢兄的指正,开阔了我的视野,紧握! 一点创作思路供交流,拙作在题下加注"写在赴重庆格律新诗诗会前夕",个人是有用意的,总体来看格律新诗在当今还不入主流,对格律新诗存疑、不解、麻木、茫然,甚至对抗者大有人在。抑或宁愿沉迷于灯红酒绿,固步自封。一则是我们有朋友的确错过了重庆之旅机会,二则是有局外人对格律新诗的认识有过“错”。重庆之旅是格律新诗的盛会,拙作力图力所能及地回答或破解,甚至想发出呼唤或宣言,并呼唤不要错过格律新诗这优美的旋律。这便有了拙作的诗歌背景,所以用“迈不开”和“跨不出”等来强调,期待可感化一些旁观者呵。 暂说这吧,兄继续批正,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0 11:00: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