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堡堂记录(尤请响水兄切合堡堂人当时的感受指正,若把握有误再修正)

堡堂记录

题:重庆万盛青年镇堡堂村是当年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如今留下多处历史痕迹,唤起对往昔的记忆.

文/晓曲


把泥土背上那高高荒山
造起一层层入云的梯田
把决心埋在这薄薄土里
要多大的产有多大的产
把精神刻在干渴的坡上*
谁去管后来的人怎么看

汗水浸润的一方热土
种子并没发芽出温饱
就把几亩按一亩计数
一代人在为谁而高蹈
梯土叠成一串串脚印
链接上一段历史符号

堡堂的苦,看梯土
梯土怎么能肥五谷
堡堂的富,新思路
每一条都通黄金屋
堡堂人走向了致富
新农村比梯土瞩目

*指刻在山坡上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出万难,去争取更大的胜利”20个巨型大字.

2007-4-28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10:19:53编辑过]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谢谢诗兄指正!

这样看看:

堡堂人走向了致富
新农村莫成休止符(此处是想回应前面的"历史符号")

堡堂人走向了致富
新农村成时代音符(与前面回应不如上面鲜明)

堡堂人走向了致富
新农村比梯土瞩目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金谷在2007-4-29 10:46:30的发言:

堡堂人走上了致富
新农村又成时代符

晓曲兄还是原来句子好,保留“又”字,含义深。每句加一字,不伤音节。可否这样加:

堡堂人走上了致富
新农村又成时代

如要保持句子的对衬是否可在这两句前面的几句再加一字,甚至可谱曲歌唱。

仅供参考


谢金谷老师指点,结合了拙作不同时代的"政治化"本意,意在突出其复杂心境,待我结合修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17:16:53编辑过]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响水滩客在2007-4-29 15:03:06的发言:

另有一篇本地文史专家写的史料,可供参阅。但发不上来,说有敏感字符。

多谢响水兄的意见,费心了,待我修订得更客观些.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