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老研究的很细致,指出了格律体新诗的核心问题和本质问题,尤其是格格律体新诗创作与研究定个上限和下限,在当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事实上格律体新诗有了自己的形式,也就有了自己的下限,就有了审美尺度。这是自由诗所不具备的。审美,需要有尺度,没有尺度无从谈美。自由新诗即使现阶段仍占上锋,但其命运并不比格律体新诗好多少。今天写格律体新诗的诗人不能靠它吃饭,同样地,写自由新诗的诗人也不能靠写诗吃饭。只是写自由诗的人数更多而已。因为自由体没有明确的审美规范,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理所当然地写的人多。因为自由诗“太好写了”,或许也混得个诗人的名分。尤其在网络时代,你写我写大家写,你炒我炒大家炒,不亦乐乎。因此,我认为任何时候,格律体新诗不是向自由新诗分一杯羹的问题,二而是共同发展,共同构成中国诗学洪流。每个诗人创作什么样的诗体交由各自的审美取向来定。但我更愿意相信,格律体新诗因为其审美规范的基本确立,因为其对中国诗学和中华文化的深刻继承性,必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4 17:21: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