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目前关于新诗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已逐步归结为“音乐性”问题,甚至有认为自由体也有节奏,也有音乐性,其实往往抛开了“规律”二字。究竟诗和歌能不能分离,事实上已经分离,分离后的利弊今天也演化的很清晰了,就是传统诗学美学思想的缺失。即今天同时具有意蕴美、音乐美和画感美的作品几乎是凤毛麟角。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游子先生说得对,其实这里提倡的格律新诗就是诗与音乐结合的发展方向,不过它不是什么新诗体,这里几位老师的研究中都有介绍,目前只是在细化和完善,尤其需要大批的创作者来践行。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游子先生的提议和金谷先生所论很有道理,个人以为格律新诗的创作应该涵盖先生所提歌诗了,或者说真要另立歌诗一类也应是格律新诗的一个方面,我以为孙逐明先生的格律新诗理论能够充分说明的。如果先生成立歌诗创作社,我涉及这类作品时,很愿意参加讨论学习。

个人以为,目前诗歌远离大众的根本原因,仍是诗歌语言的晦涩、诗歌意蕴的玄虚所致。的确,这直接的原因出自文人,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诗人都像游子先生、金谷先生等提倡这样坚持从民间吸收营养,我们的诗歌想必更贴近大众,并受众欢迎的。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游子先生好,孙逐明先生认为,“诗歌格律的真实目的是加强诗歌的音乐性。而音乐有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调式;诗歌音乐美也有相应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韵式。据此可以分别构筑出节奏格律体、旋律格律体和韵式格律体以及它们的半格律体和自由体,相互交叉则可以构建出更多种亚类的诗体。构筑诗歌音乐美的基本法度就是‘律动’,即‘同一形式规则的递推变化’。具体说就是原样重复和变化重复两种手法。这两种手法可以一以贯之地运用到新诗的各种格律之中去。对称原则是‘律动’背后的基本原理,‘重复’就是对称原理的具体应用方式之一。” (孙逐明《新诗格律简明手册》)。我也比较认同这样的观点。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另,游子先生提及金谷先生所论,即,“金谷兄指出「从民间兴起的词曲又搭乘音乐的翅膀」,我很贊成。我們是不是可以順此方向考慮,即一方面關注與研究一下「从民间兴起的词曲」,另一方面考慮如何讓我們富音樂性的文人律詩「搭乘音乐的翅膀」﹝如唐代宋代的詩人們那樣”。这里,我想我们应该先明确今天“从民间兴起的词曲”的特定指向,尤其今天贯以民间诗歌的,在关注音乐性方面已和文人写作没有质的差别。自己浅薄,除了已形成的民歌流派,不知今天是否有新的产生和发现,而从民歌中借鉴,一些前辈也一直在探索,今天也有诗人或多或少地关注。我想正如我已有过的回复,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集中到“音乐性”问题了。如游子先生所言,“如何讓我們富音樂性的文人律詩「搭乘音乐的翅膀」”,解决新诗创作的音乐性是关键。到目前为止,我还是比较认同孙逐明先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当然也希望同大家的交流中获取更完善的认识。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学习并问好二位老师!
欢迎光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http://www.gltxs.com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