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就这种诗歌水平,还和我来谈论诗歌。晕。

我来凑个热闹吧:

《这时》


夕阳,桔黄
散着迷醉的光芒
隐约的堤岸,却无人徜徉

我掩住一段心事
看一只飞鸟归宿
而水面下的糜烂,却是别一种感伤

我憎恶那些芦苇
憎恶这貌似空旷的无边余晖
毕竟,夕阳太遥远,我又太疲惫

TOP

15分钟写好的。纯属娱乐的文字游戏。

TOP

你天才啊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二十四桥在2006-11-24 10:08:55的发言:

我看云抱先生是神经错乱!

这里是正常人呆的地方,神经病请走开!!

[em01][em01]

你的话和你的头像很不相称。

我一直以为,在神经病者和性压抑者的眼里,谁都是神经病,都是神经错乱。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唐古拉山风语者在2006-11-23 23:27:31的发言:

这首作品,语言也比较流畅,而且有许多新奇的陌生的组合,让人耳目一新,但过于追求语言的新奇与陌生化了,就好象,一棵树的枝叶太繁盛了,使得读者很难看清主干。而诗歌中,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才是最主要的。个人认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感情,才是诗歌的正途。尽力使语言复杂化,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作法。

这首诗和小桥的作品,雨的作品,一对比,就知道,两位女士的作品中,语言要简单得多,但要表达的感情一点也不少于这首诗。可是读起来,两位女士的作品给人的感觉要轻松得多,愉悦得多,让人感觉到读诗是一种享受。

新一代的诗和沧海的同题诗,我没有读完。
不仅是因为,我要读懂他们的作品,可能要花他们创作的时候几倍都还不止,更重要的是,我在读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读者应该获得的愉悦,隐隐,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这也是东方诗风为什么一直主张诗歌要好读易懂的原因。





好读易懂,不能算作什么独特的标准。所有的好诗歌,都是这样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