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看唐版的回忆文章很令人感慨。我来到东方诗风纯属偶然,在中北网看见古典新诗的名字觉得好奇顺便溜达过来的。在这里看到了我喜欢类型的诗歌,所以来得多了一点。在这里认识了一些值得我敬重也让我感动的人,所以留了下来。另外东方的氛围的确是家一样的温暖,我常在论坛的管理者们身上不仅感受到他们的才学,还感到宽容大度和尽职尽责,他们直言不讳的批评和热情的鼓励是我进步的原因。也常在一些老作者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东方的热忱。这些都令我感动。

之前我不懂什么是格律体新诗,了解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去探索去追求的方向。东方很多师长都花了大半生的精力在追求在摸索在研究在创作,他们的执着令我感佩,他们的作品和理论也都令我受益匪浅。例如诗酒兄,秋水兄,唐古等等,他们以东方诗风作为自己的阵地,对诗歌本身的热爱、对东方的感情不是一般泡网写诗的人所能相比的。他们是东方的核心。

东方诗风有自己的诗观,我想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诗坛固然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东方,我觉得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是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也该兼收并蓄,但是要坚持自己的原则。

论坛本来是个各取所需的地方,我不反对有些人只是来玩玩。并且我想我们也会尽力给所有人创造一个宽松的愉快的交流的氛围。

“东方诗风的宗旨,是为诗歌爱好者提供一个平台,以利于交流,进步和发展。每一个东方诗风版主的责任,就是让诗友们在这里,有家的感觉。大家知道,在家里,没有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没有在商场上的尔我诈,没有职场上的争名逐利,有的只是温暖,真诚,关心。 但是,为了保持网站鲜明的个性。我们还是延续古典派新诗提出的“诗歌要回归大众,回归现实,回归传统”的三回归的理论,和合肥聚会时商议的“东方、协和、真情”的风格。最近“好读,好懂,有情,有境”的口号,是我和凤版商议的,还没得到大家认可,明年重庆聚会时,大家再讨论。反正这样的指导思想是不会变的。这很重要,在我看来,这是东方诗风存在的理由。”——很欣赏唐版的这句话,并表示赞同。

东方的老朋友除了唐版提到的那些,还有韩石、阿平、三月、行客、唐时新嫁娘、小茶、小汝等等的作品以及为人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离开,但我知道他们是东方永远的朋友。

祝愿东方诗风明天会更好。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以下是引用沧海曾经在2006-11-4 13:16:20的发言:

我觉得大家有时间该把自己作品搜集整理一下了,存在什么地方。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去学习和揣摩。对人也有个全面的认识。

沧海提议很好,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往首页投一投。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呵呵。 虽然为了这些无聊的事打扰到齐云兄感觉很不好意思,不过看到齐云兄来真的很高兴。

所有权当然是繁星的,菜花我们用来远远地欣赏。

[em07]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em01][em01][em01]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诗草在2007-4-26 19:42:40的发言:

朋友介绍东方诗风,诗草初来乍到,感觉这里的气氛很好,俗话说不欺生,好感吸引了我往返的脚步!在此祝论坛兴旺!好诗多多,朋友多多!

问好大家!

也问好诗草,希望你在这里过得开心。:)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子曰在2007-6-29 22:08:04的发言:
    经诗酒老师指路和妹妹子夫带路,来此拜过各位朋友了。东方诗风确是个以诗会友的所在,感受到良好的交流氛围,也借此谢过尊敬的诗酒自娱老师了。[em10][em10]

表示欢迎,多来交流。 :)

[em10]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吴永强在2007-10-13 14:07:09的发言:

我是写现代诗的,古诗写不来

但我一直想追求这样的效果:新诗向古代学习,而不是一味的学习西方。

“好读,好懂,有情,有境”这几句其实道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精髓,中国的是原本就是这样的,但新诗的很大一个毛病就是让人不懂,还故作高深。

让诗歌走进生活

嗯。 共同努力。:)[em27]
容淡华伫,材不材间。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