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这时

不用去翻日历
了解到了什么节气
天 一天天在冷——几处闲笔,使读者的心随作者冷下来,静下来。
 
宽恕一只飞鸟
放过一只舟子——此语使读者的心,到了图上。
水 还是从前的水——纯净的没有任何技巧,水因为“从前”二字,出了新,出了情,出了味。
 
斜阳里
最不该问去与回
看看这些芦苇
满头霜发 何曾有悔——以物喻人,精巧准确,借物抒情,自然而然。
我觉得小桥虽久未动笔,然而功力并未稍减。
全诗有背景,有细节,有美感,有新意,层次分明,画面清晰,而且语言朴素清丽,写得非常不错。
推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这时】

一切白天的喧都远去了
只剩下我
安静的坐在电脑前

一首摇篮曲
代替你
在我身前身后的绕

不用关心
斜阳里
那树那水有多美

前两段写自己事,抒自己情,最后一句才写图。
这叫出奇制胜,但也有些弄险,如果遇到老师的心情不好,水平又低,那么,这篇看图作诗,极有可能不得分。

诗歌,在我看来,比较难做到的是亲切和自然,要做到这两点,作者就必须写真话,抒真情。这首诗中,这两点都做得不错。这在命题作品中犹其难得。

推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抱在2006-11-23 18:24:02的发言:

就这种诗歌水平,还和我来谈论诗歌。晕。

我来凑个热闹吧:

《这时》


夕阳,桔黄
散着迷醉的光芒
隐约的堤岸,却无人徜徉

我掩住一段心事
看一只飞鸟归宿
而水面下的糜烂,却是别一种感伤

我憎恶那些芦苇
憎恶这貌似空旷的无边余晖
毕竟,夕阳太遥远,我又太疲惫

这首作品,语言也比较流畅,而且有许多新奇的陌生的组合,让人耳目一新,但过于追求语言的新奇与陌生化了,就好象,一棵树的枝叶太繁盛了,使得读者很难看清主干。而诗歌中,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才是最主要的。个人认为,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感情,才是诗歌的正途。尽力使语言复杂化,是一种本末倒置的作法。

这首诗和小桥的作品,雨的作品,一对比,就知道,两位女士的作品中,语言要简单得多,但要表达的感情一点也不少于这首诗。可是读起来,两位女士的作品给人的感觉要轻松得多,愉悦得多,让人感觉到读诗是一种享受。

新一代的诗和沧海的同题诗,我没有读完。
不仅是因为,我要读懂他们的作品,可能要花他们创作的时候几倍都还不止,更重要的是,我在读的过程中无法获得读者应该获得的愉悦,隐隐,有一种被愚弄的感觉。

这也是东方诗风为什么一直主张诗歌要好读易懂的原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3 23:28:58编辑过]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抱在2006-11-24 12:02:48的发言:

好读易懂,不能算作什么独特的标准。所有的好诗歌,都是这样的。

呵呵,云先生原来是同道之人,握手!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在2006-11-27 11:22:54的发言:
也喜欢桥和雨的这时,自然、从容。

为桥雨的诗歌加精华。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achunquye

TOP

返回列表